被休,但成为女帝 第83节(3/4)
议,潘忠不假思索地脱口而出:“潘可若是从军,我怎能去当她的上级?这岂非——这岂非?”
“为何不可?”郗归看着潘忠,一字一句地反问道,“史籍之中,上阵父子兵的例子,难道还少吗?为何父女便不能一道上阵杀敌呢?”
潘忠连连摆手,认真作答:“北府军向来军纪森严,父女同营,难免会有私心偏向,其余人也会怀疑是否公正。如此一来,卑职怕坏了您的规矩。”
“只是暂代而已。”郗归坚定地与潘忠对视,直看得他眼中浮现出不确定的神色,“无论什么东西,在草创阶段,都难免会有摸着石头过河的时候,我们绝不能因此而因噎废食。等新的女将成长起来,你便可以继续去做自己想做的事了。”
她勉励地说道:“既然怕坏了规矩,那便好生约束自己。我相信,你一定会做得很好。如潘可这般的女孩,根本不输男儿,潘忠,我很期待女军上阵杀敌的那一天。”
第128章 公主
潘忠答应下来, 恍惚着离开了书房。
南烛早已等候多时,此时一看到潘忠出门,当即快步进屋,从袖中取出一封书信, 双手呈给郗归。
“女郎, 宋和来信, 说在吴兴休养的庆阳公主找到了他,主动提出支持咱们在吴兴分田入籍的计划。条件是, 请您帮她与王家七郎和离。”
“哦?庆阳公主竟一直都在吴兴?先前孙志作乱之时, 她去了哪家避祸?”郗归眉头轻挑, 打开书信,一行行读了下去。
南烛轻声作答道:“朱家。叛军攻进城市之前,公主便得到消息, 带着部曲住进了朱家的坞堡, 是以并未在叛乱中受伤。”
说到这里, 她略微停顿了下,然后才接着说道:“庆阳公主说, 她想要与宋和成亲。”
庆阳公主司马恒, 乃是废帝一母同胞的妹妹, 从前在荆州时,郗归曾与她见过几面,还曾一道打过马球。
印象里,这是一个极明艳张扬的女子,在桓氏诸多女眷中, 显得很是醒目。
那时郗岑已是桓阳谋主, 在荆州地位颇高。
是以无论是大司马府上,还是荆州其余官员, 都难免会嘱托自家家眷几句,让她们在社交场上与郗归处好关系。
郗归素来不爱这种满是套话的人情往来,等意识到官眷们有意识的奉承与拉拢后,便很少会去参与荆州女眷的聚会,与庆阳公主也并不相熟。
后来桓阳与郗岑密谋废立,一步步赶了废帝下台,拥立先帝践祚,郗归也随郗岑回了建康。
自那以后,她便许久未曾听闻过有关庆阳公主的消息。
只知道废帝下台之后,整日里借酒消愁,不消半年,便形销骨立,抑郁而死。
直到去年元旦那日,郗归才在东府梅林之外,重新听到了庆阳公主这个称呼。
那是一则有关王贻之尚主的讯息。
庆阳公主是老来女,与前面几位兄长年岁相差太多,是以并不亲近。
唯一比较熟识的,只有一母同胞的亲兄长废帝。
就连与先帝之间,都只是感情平平罢了,更遑论当今圣人这个又隔了一层辈分的侄儿。
或许正是因为这个缘故,她才会在桓阳败死、桓氏势力也被逐出京口之后,以极快的速度,果断与桓氏绝婚,又让谢瑾帮她找一个建康城中的世家子弟做夫婿。
司马恒一直都很清楚,公主的身份是她最大的优势,最方便的武器——尤其是在面对那些迫切需要与司马氏恢复关系的家族时。
她习惯了利用这一点,所以便很少再去琢磨别的办法。
然而,这优势并不是一直都好用的。
王贻之虽不得不娶了她,可却是个不大顾惜自己前途的窝里横,成日里在家与她吵嚷,闹得司马恒根本无法安心度日。
司马恒心中十分清楚,当今圣人与她关系平平,压根就懒得为她出头。
而即便是愿意帮她些许的褚太后,也不过是训斥王贻之几句罢了,根本起不到任何作用。
&emsp
“为何不可?”郗归看着潘忠,一字一句地反问道,“史籍之中,上阵父子兵的例子,难道还少吗?为何父女便不能一道上阵杀敌呢?”
潘忠连连摆手,认真作答:“北府军向来军纪森严,父女同营,难免会有私心偏向,其余人也会怀疑是否公正。如此一来,卑职怕坏了您的规矩。”
“只是暂代而已。”郗归坚定地与潘忠对视,直看得他眼中浮现出不确定的神色,“无论什么东西,在草创阶段,都难免会有摸着石头过河的时候,我们绝不能因此而因噎废食。等新的女将成长起来,你便可以继续去做自己想做的事了。”
她勉励地说道:“既然怕坏了规矩,那便好生约束自己。我相信,你一定会做得很好。如潘可这般的女孩,根本不输男儿,潘忠,我很期待女军上阵杀敌的那一天。”
第128章 公主
潘忠答应下来, 恍惚着离开了书房。
南烛早已等候多时,此时一看到潘忠出门,当即快步进屋,从袖中取出一封书信, 双手呈给郗归。
“女郎, 宋和来信, 说在吴兴休养的庆阳公主找到了他,主动提出支持咱们在吴兴分田入籍的计划。条件是, 请您帮她与王家七郎和离。”
“哦?庆阳公主竟一直都在吴兴?先前孙志作乱之时, 她去了哪家避祸?”郗归眉头轻挑, 打开书信,一行行读了下去。
南烛轻声作答道:“朱家。叛军攻进城市之前,公主便得到消息, 带着部曲住进了朱家的坞堡, 是以并未在叛乱中受伤。”
说到这里, 她略微停顿了下,然后才接着说道:“庆阳公主说, 她想要与宋和成亲。”
庆阳公主司马恒, 乃是废帝一母同胞的妹妹, 从前在荆州时,郗归曾与她见过几面,还曾一道打过马球。
印象里,这是一个极明艳张扬的女子,在桓氏诸多女眷中, 显得很是醒目。
那时郗岑已是桓阳谋主, 在荆州地位颇高。
是以无论是大司马府上,还是荆州其余官员, 都难免会嘱托自家家眷几句,让她们在社交场上与郗归处好关系。
郗归素来不爱这种满是套话的人情往来,等意识到官眷们有意识的奉承与拉拢后,便很少会去参与荆州女眷的聚会,与庆阳公主也并不相熟。
后来桓阳与郗岑密谋废立,一步步赶了废帝下台,拥立先帝践祚,郗归也随郗岑回了建康。
自那以后,她便许久未曾听闻过有关庆阳公主的消息。
只知道废帝下台之后,整日里借酒消愁,不消半年,便形销骨立,抑郁而死。
直到去年元旦那日,郗归才在东府梅林之外,重新听到了庆阳公主这个称呼。
那是一则有关王贻之尚主的讯息。
庆阳公主是老来女,与前面几位兄长年岁相差太多,是以并不亲近。
唯一比较熟识的,只有一母同胞的亲兄长废帝。
就连与先帝之间,都只是感情平平罢了,更遑论当今圣人这个又隔了一层辈分的侄儿。
或许正是因为这个缘故,她才会在桓阳败死、桓氏势力也被逐出京口之后,以极快的速度,果断与桓氏绝婚,又让谢瑾帮她找一个建康城中的世家子弟做夫婿。
司马恒一直都很清楚,公主的身份是她最大的优势,最方便的武器——尤其是在面对那些迫切需要与司马氏恢复关系的家族时。
她习惯了利用这一点,所以便很少再去琢磨别的办法。
然而,这优势并不是一直都好用的。
王贻之虽不得不娶了她,可却是个不大顾惜自己前途的窝里横,成日里在家与她吵嚷,闹得司马恒根本无法安心度日。
司马恒心中十分清楚,当今圣人与她关系平平,压根就懒得为她出头。
而即便是愿意帮她些许的褚太后,也不过是训斥王贻之几句罢了,根本起不到任何作用。
&ems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