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3/14)
依我看,便是这城外的地面一次排开个三四万人便是极限了。剩下的人马再多却是拥挤不动。 而且宋军已然出城守壕,夏军若要攻城必先夺壕,此乃阵战,夏军焉有不布阵之道理?夏军多骑,骑兵野战更是需要广阔回旋空间,若是城内马军出城,夏军必以骑兵迎战,到时候步兵便要让出场地,混乱在所难免。城内宋军阵型严整,士气旺盛,显然是百战之余的精兵,郭成更是善于用兵的名将,他必然早有准备。 昔日夏军号称八十万围攻兰州而不能克,宋军善守岂是浪得虚名?”“八十万?”韩月倒吸一口冷气。“自是虚张声势,但是十余万总是有的。 兰州小城,尚可坚守难下,何况平夏大城?”“看来,你我兄弟只有和这城池共命运了。想不到一个夏人,一个辽人,却要为宋朝做一回忠臣。”两人正低声交头接耳,却见数十名武官大声吆喝着,众乡兵数百人黑压压一片,正推着十余辆巨大的炮车,缓慢移动往预设的阵地。 那炮车都是大木搭建,坚固沉重,高高的炮架和木杆约有两丈多高,唐云和韩月刚歇了口气,就被拉去搬运炮弹。有宋一代,中原军队最善于军事机械,各种巨型炮弩多不胜数。 但凡攻守城池,必有各种大型战械登场,这各种大炮便是攻守必备利器之一。炮至城内,城头上安排旗手观察,以旗号指挥发炮,此乃宋军惯用的招数,唐云早就见识过。 但是韩月却没见过如此巨大的炮车,不由得目瞪口呆。“直娘贼的愣什么!快点!”旁边的武官破口大骂,韩月才回过神来。 赶紧和唐云一起抬着大筐子前行。这大筐子里装的都是四五十斤的大石头,甚至还有上百斤的大石头。 韩月心中暗凛,这大石头要是从天而降,不论穿何等的重甲铁铠,无论武艺多高,只要挨上一下只怕也要非死既残,这等武器绝非人力所能抗衡。除了石块,还有燃烧弹,霹雳火炮等火器,那火炮仿佛个大瓦罐模样,但是并非瓦罐而是厚纸石蜡棉花沥青等东西制成的一种硬壳,里面是硫磺黄磷加上砒霜等毒物,或者干脆灌满火油,临用之时在外层浇上一层猛火油,明火点着了用大炮抛出去,连烧带炸,还有毒烟,成片覆盖,威力非凡。 除此之外,还有各种奇形怪状的夜叉擂、狼牙拍、铁火床、燕尾炬等皆是守城专用武器,成批的运上城头。韩月此时心中才算服气,其实他虽是汉人,却在塞外长大,更曾是辽国精锐部队的成员,见惯了契丹千军万马驰骋天下的壮观,对于南朝心中不免轻视,更认为战争就是简单的两军对垒,列阵野战。 就算是入宋这几年,对于宋朝军队的了解也不深。毕竟曾是契丹的手下败将,不值一提而已。 但是今天见识到了宋军守城的战术,当真是叫他大开眼界。那各种连名字都叫不上来武器,被逐渐安置在城头,仔细想想,却又能想得出它的威力何在。 至少让他自己来想,他是想不出如何破解这些武器。他这才明白了能和大辽并列为当世强国的宋朝能延续百年纵横不倒的原因何在。 大辽铁骑固然天下无敌,但是宋人也绝不是吃素的。他们的军队,或者说他们军队装备的各种武器,也是经过无数战火千锤百炼出来的,绝非那些不开化的蛮夷可比。 当年大辽数十万大军倾国南下,虽然得到了想要的盟约,但是一路征战损兵折将,没有攻下一座城池,现在自己总算明白原因何在。大辽或许保持住了野战的优势,但是宋人的能力也没有退步。 也许,这场战斗并没有自己想象的那样悲观……城头之上,面对着城外无边无际的兵马海洋,大多数宋兵都是面如死灰,眼神中透着绝望。但是,没有任何一人后退,所有人都如同钉子般站在自己的岗位之上。 不止是禁军士卒如此,就是那些厢军节级、藩军土兵,乡兵弓手们,虽然面青唇白,但是全都坚守在自己的位置上。泾原路久历战火,自元昊起就是对党项战争最激烈的地区,长期的战火磨练出了骁勇的壮士,城内绝大多数男人都不是第一次上战场的雏儿,甚至连女人们很多都有战斗经验。 他们有自己的信念,就是保卫家乡。自己脚下的土地,就是自己的家园。 自己的身家性命、妻儿老小全在城中,他们愿意为此拼死战斗。郭成站在北门门楼之上,冷眼看着对面的无边夏军。 他乃是老将了,当年熙宁南征、元丰西征等大战他都参加过,但是没有一次比的上如今的场面,西夏当真是倾国而来!几十万大军集中在一个战场之上,如此疯狂的举动大概自永乐城之后就再也没有过。而自己,将面对从军以来最大的洪水!自己若能顶过这一劫,大概国史馆能给自己立传吧。 从前,宋军中只是传颂洪德寨的英雄折可适,但是之后,将会出现新的英雄,那就是平夏城的郭成!而且,他自己反复计算过,选兵派将没有问题。寇士元乃是著名勇将,是可以信任的。 有他率四千禁军守西北两面外壕,况且自己亲自坐镇北城,当可放心。东南两面空地不多,西贼当不会派遣主力,各以禁军厢军一指挥千人兵力把守,两员领军大将分别是后起之秀刘仲武和种建中,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