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守村人 第171节(2/3)
我们去前面空地,离帐篷亦远。”里长表示他不傻,知道在哪放安全。
朱标颔首,他带来的人在快速吃饭,今天早上再带回去一次,中午就不在这拿了,还有晚饭也是。
“咦?水泥地上怎么铺了木头条?一格一格的。”朱标发现地上多了东西。
“殿下不知,咱下丘村的人越来越懒,说做饭的地方离朝阳门远,水路把菜送到岸边,还得带过来。”
里长一脸无奈的样子,好像村民真懒惰一般。
朱标用怀疑的目光看里长:“你们不是有推车么,用车推。”
“推车装的东西少,咱们人多,一顿饭要消耗大量食材,何况那里有青石铺的,颠簸。
把水泥路修过去显然不合适,会盖住青石路,不美观,只好想个辙。
把木条铺地上,这就方便了,车往上一架,比原来那个轱辘车更容易推和牵。”
里长继续解释原因,都是被逼的,谁让大家懒呢!
“车呢?本宫看看,怎么能比原来的好!”朱标纳闷,下丘村玩什么呢?
“在那边,马上就好,好了,看,他们推着到前面,前头有个小坡,轱辘卡在这木条上。”
随着里长的话,那边果然推出来一辆车,四个轱辘,却不是万向轮,而且跟正常的轮子不一样。
憨憨当主力,一直把车挪到木头轨道上,往前一推,车就顺着轨道前进。
朱标上前,跟着车走,又帮着推一推:“能省那么一些力气,却不多,何况轮子无法随意转,似乎……”
“殿下有所不知,万向轮是好,放在咱下丘村的铜矿中,如何推?
把这个车和轨道送进矿井里,加个马车的刹车装置,装一车,由牲口或人拉出来,比背着省力。
矿井无法铺水泥路,木条若怕断了,粗一点,上面包层铁,轱辘也包层铁。”
里长终于说出这个东西的真正作用,万向轮的车,怕颠簸,可以加老竹片的减震。
村子正在调整研究,相信很快能做成,宝宝的婴儿车与轮椅会更舒适。
朱标:“……”
他盯着里长看了几息:“好,好一个懒惰。用来运矿石,当真方便,凡有轨道处,必可车易行。
修一条适合沉重车走的路费劲,修轨道则相对容易,这轨道本宫看了,拼接而成,哪段坏了可换哪一段。
两条木条为轨,中间连接用来固定。若那个大的露天铁矿用上此轨、此车,可源源不断把矿石送至江边。”
朱标给予高度评价,这心思,简直巧绝天工,挖矿千百年,竟无人想过。
“殿下,若说把矿石运到江边,草民这里有个图,你帮着指正一番?”
里长见对方提到大铁矿,顺手从怀中把他临摹的图献上。
太子接到手,眼睛眯起来,似乎在想这个画的线和周围的山峦勾勒的位置对不对,他也没有印象。
图里画的最后到长江边的位置,是朱闻天时候的花山区,此地东高西低,南山铁矿往这里运,铺轨道最方便。
不是朱闻天自己想的,乃曾经就是如此做的,为什么不往别处走?当然是不如这条线好。朱标看一看,把图折上收起来:“朱里长,眼见着过年,旁人考虑如何过这个年,你们却在为大明的事情费心思。
并且把东西做出来,再准备图纸,你当知晓,此轨道车可提高多少倍矿石运输。
莫提古时,即便北元在此,也不曾有人想出火药炸矿、轨道车送石的办法。
二法齐用,比之已往,当快不止十倍。大明缺铜亦缺铁,百姓往后家中铁器更多。”
“既然如此,殿下可给矿工多一倍工钱?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里长自然比朱标知道得更多,他为矿工要好处。
“自是当给,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十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朱标答应,也说一首诗。
&em
朱标颔首,他带来的人在快速吃饭,今天早上再带回去一次,中午就不在这拿了,还有晚饭也是。
“咦?水泥地上怎么铺了木头条?一格一格的。”朱标发现地上多了东西。
“殿下不知,咱下丘村的人越来越懒,说做饭的地方离朝阳门远,水路把菜送到岸边,还得带过来。”
里长一脸无奈的样子,好像村民真懒惰一般。
朱标用怀疑的目光看里长:“你们不是有推车么,用车推。”
“推车装的东西少,咱们人多,一顿饭要消耗大量食材,何况那里有青石铺的,颠簸。
把水泥路修过去显然不合适,会盖住青石路,不美观,只好想个辙。
把木条铺地上,这就方便了,车往上一架,比原来那个轱辘车更容易推和牵。”
里长继续解释原因,都是被逼的,谁让大家懒呢!
“车呢?本宫看看,怎么能比原来的好!”朱标纳闷,下丘村玩什么呢?
“在那边,马上就好,好了,看,他们推着到前面,前头有个小坡,轱辘卡在这木条上。”
随着里长的话,那边果然推出来一辆车,四个轱辘,却不是万向轮,而且跟正常的轮子不一样。
憨憨当主力,一直把车挪到木头轨道上,往前一推,车就顺着轨道前进。
朱标上前,跟着车走,又帮着推一推:“能省那么一些力气,却不多,何况轮子无法随意转,似乎……”
“殿下有所不知,万向轮是好,放在咱下丘村的铜矿中,如何推?
把这个车和轨道送进矿井里,加个马车的刹车装置,装一车,由牲口或人拉出来,比背着省力。
矿井无法铺水泥路,木条若怕断了,粗一点,上面包层铁,轱辘也包层铁。”
里长终于说出这个东西的真正作用,万向轮的车,怕颠簸,可以加老竹片的减震。
村子正在调整研究,相信很快能做成,宝宝的婴儿车与轮椅会更舒适。
朱标:“……”
他盯着里长看了几息:“好,好一个懒惰。用来运矿石,当真方便,凡有轨道处,必可车易行。
修一条适合沉重车走的路费劲,修轨道则相对容易,这轨道本宫看了,拼接而成,哪段坏了可换哪一段。
两条木条为轨,中间连接用来固定。若那个大的露天铁矿用上此轨、此车,可源源不断把矿石送至江边。”
朱标给予高度评价,这心思,简直巧绝天工,挖矿千百年,竟无人想过。
“殿下,若说把矿石运到江边,草民这里有个图,你帮着指正一番?”
里长见对方提到大铁矿,顺手从怀中把他临摹的图献上。
太子接到手,眼睛眯起来,似乎在想这个画的线和周围的山峦勾勒的位置对不对,他也没有印象。
图里画的最后到长江边的位置,是朱闻天时候的花山区,此地东高西低,南山铁矿往这里运,铺轨道最方便。
不是朱闻天自己想的,乃曾经就是如此做的,为什么不往别处走?当然是不如这条线好。朱标看一看,把图折上收起来:“朱里长,眼见着过年,旁人考虑如何过这个年,你们却在为大明的事情费心思。
并且把东西做出来,再准备图纸,你当知晓,此轨道车可提高多少倍矿石运输。
莫提古时,即便北元在此,也不曾有人想出火药炸矿、轨道车送石的办法。
二法齐用,比之已往,当快不止十倍。大明缺铜亦缺铁,百姓往后家中铁器更多。”
“既然如此,殿下可给矿工多一倍工钱?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里长自然比朱标知道得更多,他为矿工要好处。
“自是当给,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十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朱标答应,也说一首诗。
&em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