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守村人 第324节(1/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房子坐北朝南必然是正房,没有大的动静说明家庭和睦,不吵架。

      所以别人会说,这家人家好,有燕子、麻雀做窝,有福气。

      另外麻雀做窝的地方人家前面会有一块菜地,种黄瓜、茄子等蔬菜,生虫子的时候就有了食物。”

      里长从另一个角度来分析,以麻雀的生活习性来讲。

      “确实,有正房,又不吵架,还有块菜地,这样的人家日子不会太差。”

      朱标认可里长的说法,有正房必然有厢房,证明家里的经济条件可以。

      “再有三天,咱就能抵达宝丰县,那里都有什么?”朱樉也想先备下课。

      “铁、煤、盐、黏土,宋朝的时候那里烧瓷器,土壤分为几种,有的非常好,适合种大量农作物,有的土质差,需要专门分类种植。

      针对不同的土壤状况,朝廷不能按照以前收田赋的方式来收取租子,不然百姓家中的地里依旧种小麦,减产严重。

      有的土地肥力不好提取,要种紫花地丁类的多年生植物。

      有的地方旱,每年只有那么一段时间能种东西,一般用来种小麦。

      不过更应该种油料作物的大豆与芝麻,或者在有条件浇水的情况下,种植棉花。”此行去宝丰,要看煤矿与苦盐矿,还有正常的盐矿,里长最为重视,背下来许多东西。

      “去那之后看看,应该要种冬小麦了,里长到时辛苦些,多跑几处地方。”

      朱标知道田赋收取改变不容易,朝廷不清楚地方上的每块土地情况,该收粮的地收粮,还要收麻、棉,有的地方得种桑树养蚕。

      哪一样百姓不种,就罚哪一种,必须交上来。

      下丘村就不种桑树了,嫌养蚕麻烦,不过棉花种,因为需要棉花织布做衣服。

      专门的麻田改成了棉花田,用稻田轮种两种麻。

      先等到地方瞧瞧,若真那般,将来得安排人到其他地方专门记录土壤情况。

      雨水多,适合种水稻的地方,非要让百姓种棉花,岂非坑人?

      ……

      三天时间一晃而过,队伍终于赶到汝州,没去汝州县,故此汝州知州等官员从汝州县跑到宝丰县。

      今日八月十四,明天中秋节。

      队伍安营扎寨,得停留几日,百姓家中有什么蔬菜、水果、皮毛可以拿过来卖。

      如一路走来时的样子,队伍张开一张张粘鸟网捕捉麻雀。

      不需要赶尽杀绝,只要减少一批就能让百姓轻松一些。

      鸟窝不掏,也不会不停地吆喝敲锣打鼓吓唬麻雀飞,飞着不敢落下就累死。

      更不可能放烟熏、下毒。

      种豆子和水稻的百姓领着捕麻雀的队伍去自己家田边,说着麻雀如何祸害粮食等伤心的话。

      孩子们则过来洗手洗脸,得到爆米花棒和油炸麻雀。

      炸的次数多了,一锅油能剩半锅,换掉,不继续添油,因为需要拿来做肥皂。

      另外也有铁板麻雀,这个还出油呢!就不做菜了,一起做肥皂。

      汝州知州、同知、判官,三人过来,汝州县的官员不来,宝丰县的知县、县丞、主簿、典史必须来。

      另外赵礼带着他赵家村的百姓全跑过来,他就是当初胆子最大的那个卖苦盐的里长。

      他贿赂县里的官员,买一个盐引,把村子里的苦盐送到当涂县市场上卖。

      之后他又卖了三次,赚不少钱,产苦盐的井被朝廷征收,他们帮忙煮卤水。

      同时他也用卖了苦盐的钱拉了不少牲口回村,大家努力耕作,饲养猪和家禽。

      如今日子过得好,村里的人都穿上漂亮的新衣服过来看恩人。

      “快给太子殿下和秦王殿下磕头。”赵礼招呼着七百多的村民下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