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守村人 第417节(1/3)
或者他们少休息一天,这样就能赶上收小麦了。
先去北平的属于轻装,蒸汽机不带,只带食物和工具,有马匹借力。
他们在北平收完小麦,立即用马匹翻耕,把麦茬打下去,然后放水、施肥、扒地、起垄。
种植高粱和大豆,到时候高粱生长速度快,帮着大豆遮荫,大豆不需要太多的日光照射,同时大豆为高粱固氮。
论单独种植,那一种都比不上只种一种作物产量高,两个加起来,亩产要超出单独种一种一大截。
镇守在大同路的军队知道情况,他们过来拜见,朱标给他们分了一些熏鱼干,让他们继续回各自的地方呆着。
大同路受太原府管辖,其实叫山西行中书省,主要官员在阳曲县,他们没得到消息。
太原距离大同,直线就超过五百里,哪有时间跟那边的官员扯皮,赶紧帮着收完东西种下粮食,大家好转移到北平。
大同路是常遇春打下来的,现在有军队镇守,百姓在此耕作。
朝代换了,百姓看看,发现没危险,继续种自己的地,谁来都那样,交租子呗!
结果现在看到那么多的牲口和军士,发现不一样了,和镇守在此地的兵都不同。
原来的兵只是不欺负人,却与百姓泾渭分明,如黄河的河水一般。
如今一支支队伍扎营完毕,就把熏鱼干摆出来,有人负责叫卖。
“称重,一斤干的熏鱼,换一斤麦子或高粱,一斤豆子换两斤熏鱼干。
看看这个鱼干,梆梆硬,干得不能再干了,一换一,换回去能吃好几天。
没有多少了,要换的赶紧换,小娃娃别走,来,给你吃爆米花棒。”
士兵们一个个吆喝着,他们想吃主食,碳水化合物,不想吃熏鱼干了。
主食少,舍不得,又不能抢百姓的,花钱买都不行,人家不卖粮。
有看热闹的小孩子被人一喊,站在那里想走还不敢动,嘴瘪瘪着,一副随时哭出来的样子。
直到士兵拿过来爆米花棒,自己先吃一口,又递到孩子的嘴边,孩子好奇地咬一口,一切就全变了。
“你们哪个卫的?”有窑洞群落中的里长出来,驼个背,打听情况。
“旗帜上那么大个字看不到?”
士兵又递给旁边过来的小孩子一根爆米花棒,指指旗。
“不识字啊!你们是来收租子的?常将军说好了的,先不收,这才几年啊!”里长露出愁苦的神色。
打完仗,算上今年才四年。“大伯,不收租子,太子和秦王殿下不管收租子的事情,咱们是来帮忙收麦子,收完了都给你们,咱不要。
你们愿意换,跟咱换熏鱼干,从和林那里冬天捕的,咱吃腻味了,想吃正经的饭。
哎呀!这边有河的,回头就去捕鱼,对,有御河段、合河段、十里河、桑干河,桑干河大,是吧?”
下丘村的孩子们上前,帮忙说明情况。
“是太子殿下、秦王殿下的队伍?哎!太子来了,大家把家里的好东西拿出来,给太子和秦王送去。”
驼背的里长一听是太子的队伍,腰都直了许多,回身招呼其他人拿东西。
百姓们跑回窑洞,有的挎个篮子出来,有的顺手把窑洞外面的鸡抓一只。
“娃儿,太子在哪?咱去给磕头、上贡,太子不下令让催苗,咱地里的麦子就全完了。”驼背里长看着下丘村的孩子说。
这孩子瞅一瞅鸡,母的,挽起袖子伸手摸一摸,摇头:“不行的,下蛋的母鸡,而且连蛋了,开春有虫子吃,太子和秦王不会要。
那鸡蛋我们要,大家有鸡蛋的全拿出来,鸡拿回家,继续下蛋,呀!快下了,咋这么软?跟水似的,不对。
懂了,放心,回头等咱捕了鱼就给解决软壳蛋的问题,这里没有石膏和石灰石吗?”
孩子说着
先去北平的属于轻装,蒸汽机不带,只带食物和工具,有马匹借力。
他们在北平收完小麦,立即用马匹翻耕,把麦茬打下去,然后放水、施肥、扒地、起垄。
种植高粱和大豆,到时候高粱生长速度快,帮着大豆遮荫,大豆不需要太多的日光照射,同时大豆为高粱固氮。
论单独种植,那一种都比不上只种一种作物产量高,两个加起来,亩产要超出单独种一种一大截。
镇守在大同路的军队知道情况,他们过来拜见,朱标给他们分了一些熏鱼干,让他们继续回各自的地方呆着。
大同路受太原府管辖,其实叫山西行中书省,主要官员在阳曲县,他们没得到消息。
太原距离大同,直线就超过五百里,哪有时间跟那边的官员扯皮,赶紧帮着收完东西种下粮食,大家好转移到北平。
大同路是常遇春打下来的,现在有军队镇守,百姓在此耕作。
朝代换了,百姓看看,发现没危险,继续种自己的地,谁来都那样,交租子呗!
结果现在看到那么多的牲口和军士,发现不一样了,和镇守在此地的兵都不同。
原来的兵只是不欺负人,却与百姓泾渭分明,如黄河的河水一般。
如今一支支队伍扎营完毕,就把熏鱼干摆出来,有人负责叫卖。
“称重,一斤干的熏鱼,换一斤麦子或高粱,一斤豆子换两斤熏鱼干。
看看这个鱼干,梆梆硬,干得不能再干了,一换一,换回去能吃好几天。
没有多少了,要换的赶紧换,小娃娃别走,来,给你吃爆米花棒。”
士兵们一个个吆喝着,他们想吃主食,碳水化合物,不想吃熏鱼干了。
主食少,舍不得,又不能抢百姓的,花钱买都不行,人家不卖粮。
有看热闹的小孩子被人一喊,站在那里想走还不敢动,嘴瘪瘪着,一副随时哭出来的样子。
直到士兵拿过来爆米花棒,自己先吃一口,又递到孩子的嘴边,孩子好奇地咬一口,一切就全变了。
“你们哪个卫的?”有窑洞群落中的里长出来,驼个背,打听情况。
“旗帜上那么大个字看不到?”
士兵又递给旁边过来的小孩子一根爆米花棒,指指旗。
“不识字啊!你们是来收租子的?常将军说好了的,先不收,这才几年啊!”里长露出愁苦的神色。
打完仗,算上今年才四年。“大伯,不收租子,太子和秦王殿下不管收租子的事情,咱们是来帮忙收麦子,收完了都给你们,咱不要。
你们愿意换,跟咱换熏鱼干,从和林那里冬天捕的,咱吃腻味了,想吃正经的饭。
哎呀!这边有河的,回头就去捕鱼,对,有御河段、合河段、十里河、桑干河,桑干河大,是吧?”
下丘村的孩子们上前,帮忙说明情况。
“是太子殿下、秦王殿下的队伍?哎!太子来了,大家把家里的好东西拿出来,给太子和秦王送去。”
驼背的里长一听是太子的队伍,腰都直了许多,回身招呼其他人拿东西。
百姓们跑回窑洞,有的挎个篮子出来,有的顺手把窑洞外面的鸡抓一只。
“娃儿,太子在哪?咱去给磕头、上贡,太子不下令让催苗,咱地里的麦子就全完了。”驼背里长看着下丘村的孩子说。
这孩子瞅一瞅鸡,母的,挽起袖子伸手摸一摸,摇头:“不行的,下蛋的母鸡,而且连蛋了,开春有虫子吃,太子和秦王不会要。
那鸡蛋我们要,大家有鸡蛋的全拿出来,鸡拿回家,继续下蛋,呀!快下了,咋这么软?跟水似的,不对。
懂了,放心,回头等咱捕了鱼就给解决软壳蛋的问题,这里没有石膏和石灰石吗?”
孩子说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