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守村人 第571节(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是监督体制建立,不管是预备仓还是常平仓,不能由地方管理,得单独部门单独的办公场所。

      朝廷如今不缺钱粮,宫里更多,那么就把应该收上来的田赋和税放在地方上,由朝廷单独派人,这叫垂直管辖,绕开地方衙门。

      那么在不缺少钱和粮的情况下,直接设立地方国库,地方国库如单独以金钱为目的建立,则叫地方金库。

      咱大明有地方的税收金,亦有田赋的粮食,还有不服劳役缴纳的东西。

      包括不种棉花多交棉布,不种桑树多交绢帛,不种麻多交麻的惩罚措施得到的财物。

      由地方衙门管辖,交上来的则给地方国库,衙门需要调用,得跟朝廷申请,朝廷允许,地方国库支出。

      由于地方国库只负责管理仓库和账目,他们不需要理会其他的事情,故此一年就调动一次,不影响地方发展。

      同时每季度去查账一次,每次去都是不同的人,按照现在的记账法,他们躲不过去。”

      里长又把另一套体系拿出来,高薪养廉体系和地方国库与地方分管体系。

      再加上互相举报的激励方式,要说完全杜绝腐败,或许有点难,但保证让大部分官员没办法,有办法的官员也会被查到。

      官员拿的好处多,自然犯错后的惩罚就大,比如……灭门!

      贪吧!捞吧!除了自己享受,还会给家人享受,一旦被抓,一家人整整齐齐。

      朱元璋又揉揉老五的脑袋:“看,老天爷都怕咱村子,垂直管辖、地方国库、频繁调动、审计。”

      朱橚笑了:“空印的册子就不应该有了?”“凭什么还有?又不是由地方衙门来送,他们只要把东西放到地方国库就可以了,其他的事情与他们无关。喝酒!”

      朱元璋心中畅快,空印对不对?程序上不合规矩,如何处理?不让印官负责远途运输了。

      到时候地方国库收入与记账,再与朝廷对账,朝廷不缺钱和粮的时候,东西就放在地方国库。

      缺钱那不是宝钞嘛!运个宝钞需要多少损耗?几个箱子就够了。

      再加上三联票、四联票,得冒着非常大的风险才能从中捞到一点钱,那点钱不够一个月俸禄的,更不用说退休后的奖励了,一次奖励可以是这些年工作的赚的钱的总和。

      一个月三贯俸禄,三十年后致仕,就是没升过官,那也是一次给一千多贯。

      干得好,必然涨俸禄,再升官,按照大明现在的发展,说不定到时候一次能有上万贯的养廉金。

      别人必须给你这个风险损失金,包括你被抓了一家人全死的风险,绝对不是一万贯就可以的。

      给一百万贯?位高权重倒是行,但其他人呢?人家不举报吗?连行贿带受贿的一起抓,举报的人一次就够用了,花不完,根本花不完。

      而给一个位高权重的官员最后一千万文,其实不多,否则他没有节制地贪下去、受贿下去,绝对不是一千万,零头都不是。

      大明经济以后越发展,那么官员捞得越多,到三十年后,一个正六品的官员捞起来,九位数的存款不是梦,九位数不一定是一亿文,也可以是九亿文。

      还有从五品下、从五品上、正五品下、正五品上……

      胡惟庸在刚开始那么穷的时候,就能拿出来二百两黄金贿赂李善长……

      这种廉政激励就是杜绝官员第一次伸手,他一次可能仅仅拿到一百贯,考虑被抓住后什么都没了,一万贯消失,他就得好好想清楚。

      官员不贪,其他人就没有机会行贿,慢慢的,这种意识就培养起来了。

      “宜长,当时你们如何行贿来着的?那么多的官员帮你们村子说话。”

      朱元璋想着反腐的事情是由下丘村提出的,感觉有些讽刺。

      里长:“……”

      “没,我没有,不是我,咱村子如今不行贿。”

      里长坚决否认,那时害怕,又要过好日子,又担心别人害村子。

      若当时就有现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