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守村人 第584节(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把偏远山区的人带出来,到有矿的地方务工,干个半年,攒一笔钱就回家,等过段日子再出来。

      自己赚钱,又解决了大明的基础建设问题,否则想铺铁轨太难了,铁轨很沉很沉的,一根铁轨要用很多钢铁。

      “诸卿以为如何?”听完吴琳一番话,朱元璋看群臣,要不要学着应天府的办法来操作?

      大家面面相觑,有什么可说的?现在不是挺好的嘛!没问题。

      于是众人点头,一副咱支持的样子。

      “宜长呢?”朱元璋见问不出什么,只好看向里长。

      “陛下,吴尚书,此事有个问题,是强制让他们回去?若人家出来干活,赚的钱多了,再回去,他们不会老实在家呆着,必然得往外跑。

      甚至有的出来了就不想回去了,一个在山里长到十四五岁的孩子,到了外面的州府县城,那是不一样的。见过了繁华的人又怎会甘愿回到贫瘠?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啊!

      如果他们不回去了,谁来建设当地,本就穷的地方会更穷,那么到时候要不要把人迁徙出来?

      还有干活的话,出来的人是成亲的,还是未成亲的?前者的话,妻子跟出来不?有孩子的怎么办?”

      里长提出来问题,憨憨早就说过的,叫留守妇女与留守儿童。

      这个事情涉及到的方方面面可是很多的,男人出来了,会不会少生孩子?女人和孩子留在家,会不会被欺负?

      出来的人赚了钱,是带钱回家,还是带着东西回家?那山区所在,有钱买不到东西。

      带东西回去的话,要买什么?对贫困地区有何影响?

      “朱里长,先吃饭,容咱们想一想。”曾鲁出声了,这次是认真的。

      关乎的东西太多,最关键的在于组织能力,务工者到应天府,有专门的地方安排,负责人能力强。

      换一个州府,如何保证他们会跟应天府一样管理制度完善?

      真出了问题,本来百姓还没什么,结果逼得造反了,哪怕把州府的官员全杀了,也挽回不了损失。

      “得之所言不错,吃饭。”朱元璋一时间也茫然了,决定给大家时间。

      官员们开始边吃边跟身边的同僚们说话,分析情况,他们很努力的,想要参与,如果总是随遇而安的话,会被调整职务的。

      这两年调整特别频繁,有的人之前还一起吃着饭,然后就把手表送回来了,人离开,又有新的人戴上手表。

      并不是说不犯错就行,那样随便一个文吏就够用,何必要你?

      故此在大的方面上,朝廷看着没有任何需要官员做的事情,实际上各部都在调整,新的措施和好办法必须拿出来用上。

      哪怕是有一点小问题,都得立即琢磨为什么会出这个问题,如何解决?

      等一顿饭吃得差不多的时候,朱元璋放下筷子,群臣跟着坐直,吃好了。

      宫女上来撤桌子,又有人把茶水、点心、干果摆上。

      整个地方安静下来,朱元璋不说话,其他人也不出声。

      朱元璋一扭头,看向胡惟庸。

      不等他开口,胡惟庸先站起来:“陛下,臣有一言。”

      “嗯!”朱元璋颔首。

      “臣以为最重要的乃是监管问题,无论用哪个行政部门来组织外出务工者,都会让少部分人拥有权力,权力是可以弄到钱的,还有色。

      只有监管制度稳妥,组织方才会不出问题。臣觉得应从监管开始着手,之后地方衙门便好处理。

      由都察院出台,吏部也要参与进去,刑部同样不可或缺。”

      胡惟庸说话的时候没看朱元璋,而是看那三个部门的所在。

      在旁边一直没出声的朱闻天眼睛一亮,这胡惟庸还是有两下子的哦!

      第861章 牲口中转到河北

      “甚好!”朱元璋满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