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守村人 第612节(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同时都是药,不能全指望从别的地方送。

      你们收入低,养家难,没关系,俸禄归俸禄,还有额外赏赐呢!

      正好,咱太原府需要官府领头做一些事情,给咱学宁国府,人家那里官员富得流油,父皇默许。

      他们自己赚钱的时候,是示范区,百姓过去看和学,百姓回头做的时候他们再指导。”

      朱棡不在乎官员们借机给捞好处,黄鳝能养殖的,下丘村养那么多,教。

      六个人露出欣喜的神色,不追究啊?早说呀!好吓人。

      “殿下,你为何懂得这许多本事?”

      推官马皛羽边捧边问,他确实好奇。

      “本事?这叫什么本事?这是常识,咱整天跟下丘村在一起,人家做事咱就看就问,会了,很简单的。那边好了,看他们做啊!”

      朱棡摆摆手,发现高压锅开了。

      “殿下请看,高压锅可以把骨头压出油来,油在上面,再多压一会儿更好,下面的汤含胶原蛋白。

      油压出来,其实骨髓油药用也不错,咱拿来炒肉,肉用淀粉和黄酒腌制后一过油就膨胀,小粒的变大粒。

      咱再拿这油炸丸子,炸好的丸子放在一边,每天卖的时候现切成小块,热当天用的臊子的时候加进去。

      另外那个汤,放淀粉做成闷子,冻儿不行,冻一遇热就化了,闷子不怕,都能油炸呢!

      如此节省了肥肉的钱,丸子和闷子增加总量,吃着的口感适应了就没问题。

      另外小麦做淀粉,咱们现在方法最后会剩下面筋,面筋切成小块,也能放臊子里,更好吃呢!

      高压锅压完的骨头已经酥了,碾成骨粉喂牲畜和家禽,咱可以弄个臊子作坊,专门提供臊子,保证比他们自己做得好吃,并且便宜。”

      里长用实际行动告诉当地官员,骨头里榨油是怎么做到的,榨完油的汤还能做个闷子。

      包括肉先腌制一下再炒,体积比不腌制的大一圈。

      “能省多少?”郭知府咽了下口水,声音颤抖地问。

      “大批量制作,咱们的成本能节省三分之二,卖出去后,店里买了,比他们自己做省一半。”里长给出大概数据。

      第908章 专业交流味熟络

      “朱里长是说有人专门做臊子,然后卖给刀削面的面馆,别人不用自己做了?”

      照磨吕煜头一次听说这种模式,面馆的臊子不都是其本身做么?而且千馆千味,谁的臊子好,别人都要想尽办法弄到方子。

      朱棣接过话:“在南京下又便宜又好吃的是卤煮,猪肠、猪费、猪血等不值钱的东西制作而成。

      下丘村负责采购、制作、批发,其他人只管准备火烧或米粉、米线,有口锅,能够热着卤煮便成。

      他们如果自己做,成本要高于从下丘村买,若下丘村在太原府开个刀削面店,然后加分店,别的面馆就不用活了。

      本地可以拿着配方做了臊子卖,百姓自己买了回去做面也不错,就当是居必七的搬面酱和下饭酱。”

      他用另一个实例来说,南京卖卤煮的摊子全从下丘村进货,又干净有便宜,自己洗干净的肠子都很费劲。

      六个人对着朱棣点头笑,口中应着,又看向朱棡,这才是正主。

      “咱们慢慢喝,麻烦里长安排人做臊子,鸭肉的咱也要,到时候给大家尝尝。”

      朱棡觉得还是等臊子炒出来再说,现在别人不信,至少本地人没吃过闷子,闷子这东西挺特殊的。

      有十个下丘村的人离开,去旁边的地方做臊子,他们做的臊子必然比现在的好吃。

      现在还没有香叶、草果、丁香等调料,五香粉与十三香都没有,八角用的也少,那些东西属于药材。

      受物流条件影响,不同药材的产地也不一样,好不容易弄到一点,都是拿来治病的,谁能考虑搭配着做菜?

      元朝时候没有的,明朝初期战乱刚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