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守村人 第674节(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msp; 咱把这篮子樱桃给你们吧!不晓得谁是晋王殿下,给你们,你们拿去,家院子树上还有。”

      老妪说着话要把一篮子樱桃送人,看她神色,不似作假。

      “不,我,你,这……”朱棣双手放在身前,接也不是、推也不是。

      “这正好,说是要做樱桃糕,比山楂糕好吃。”铃儿要,能吃。

      “好!”朱棣放心了,看着篮子,接到手上:“篮子一起买,大娘你回家再编,给……”

      要给钱时,朱棣又愁上,他不知道有多少。

      “给,五文钱,大娘不拿就是要害晋王殿下,晋王殿下爱民如子,不会白要百姓东西。”

      旁边一个下丘村的少女过来递钱,五文钱,包括买挎篮和里面樱桃的。

      挎篮能装个二十多斤,都买,给两文钱对方也答应,挎篮编得细,用细筐柳编制,并非荆条,荆条编土篮比较好,就是挑土的那种,如此得耽误一天的工夫,给三文。

      当地人工不值钱,老妪一個人一天编一个篮子,三文钱能卖的话,她会加快速度,努努力,一天编俩儿。

      “那……咱拿着了,咱……不让跪,晋王殿下你长命百岁。”老妪对着朱棣说。

      “我是燕王,晋王是咱兄长,钱……”朱棣手上拿着篮子,边解释边左右看。

      “都长命百岁。”老妪不好意思地笑笑。

      “大娘我给你零钱,五十张一角的宝钞,你好拿出去花用。”

      少女从挎包里往外掏钱,她知道对方需要什么钱,五文一张的宝钞给了不好花。

      “大娘回去要记得阴干果干,什么果干咱们都收,樱桃不好阴干,做果脯你没那么多东西,你还是采来卖我们。

      村子里有其他人家的樱桃树,跟他们说一声,一起采,咱们赶车过去拿,河边的话有船。

      家中有铜钱、银子、金子,想换宝钞,咱们给换,到村的军士们带的少。”

      铃儿接过钱帮着又数一遍,塞给老妪。“哎~~知道了,有,樱桃树上还有没红的,我挑红的撸下来。”

      老妪高兴地接过钱,脸笑成一朵花,显然现金比换其他东西更好。

      说完话她站在那里不动,看着队伍中的人。

      朱棣不可能自己拎着挎篮,旁边的人帮忙拿走,回去等着做樱桃糕。

      然后一路走一路买,只要有卖东西的就买,包括人家编的簸箕。

      “铃儿姐,咱队伍里有工匠,怎还买别人编的东西?”

      谢巧儿心疼钱,她认为工匠比百姓编筐熟练,应该用上。

      “工匠有其他事情忙,不干活的时候要休息,好钢要用在刀刃上。

      别人一天编一个大篮子,咱的好工匠一天编五个,并不能体现他们的价值,属于赔本买卖。

      他们要设计施工图、当监工、制造机械零件。

      除非咱现在需要用编织的东西当机械连接处的垫子,这个寻常百姓干不了,工匠才出手。”

      铃儿说道理,能叫王艺千去给推沙子吗?哪怕人家歇着,都不能干粗活儿,歇着的时候可能会琢磨其他技术。

      来的工匠大部分属于学徒,技术已经很高了,却达不到之前那批工匠的水平。

      同时由于年轻,学到的技术比较单一,还得学其他的,努力学成多面手。

      ……

      “逛街累呀!心里不舒服,唉!”

      中午的时候队伍回来,朱棡犹豫着要不要冲个凉,自己擦着汗感慨。

      朱樉四下看,估计同样是想要冲凉:“所见皆穷,小孩子的手脚指甲长,穿着用谷子秸秆、芦苇编的草鞋,坏了也没人管,手脚全黑,容易生病。”

      “那没办法。”老五朱橚摊手:“不能总拿南京下丘村一条街的繁华来对比,咱也想叫哪里都跟那边一样。”

      “冲个凉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