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守村人 第839节(2/3)
,都被旱灾和蝗灾给赶走。
东北的人正适合去河北种地,几十万人扔过去,能解决一部分粮食种植问题。
青壮在前面修路,后面的人慢慢走,他们要带着家里的东西,包括牲畜,一边赶路一边吃家禽,住提前杀,做成熏肉干。
这些东西属于朝廷买下,百姓自己吃,尽量减少百姓的损失。
有人着急赶路,怕到地方来不及安置就下雪了,那可是会死人的。
负责组织的人在劝,到地方一切好办,眼下怕没到地方人就死在路上。
“此番迁徙,想是耗费许多钱吧!”
呐哈出带着重要的一些人跟队伍来到互市的地方,他以前总想亲自到这边看看,偏偏不敢,怕被认出来。
如今能够看到当地的建设情况,比听到的更具体。
他考虑组织一次大迁徙需要付出多少人力物力,最后全是钱的问题。
老五朱橚手上拿个铲子:“初步估算,用在一個人身上的钱有三贯,包括盖房子、工具、种子、煤炭、布匹、医药。
等现在咱们的人过去,费用还得增加,朝廷要花二百万贯,按照正常情况,至少五年才能回本。
你们过去先免五年的田赋与劳役,这五年从你们身上赚到的钱少。
五年后就好了,交田赋,每年拿出来一个月听朝廷安排干活,不额外工钱。
现在种黄瓜,等下雪后能吃,你们一走,还不好卖呢!”
“去年冬天的时候吃过大棚黄瓜,就是不怎么新鲜,离得远,路不好走,多亏有爬犁。
朝廷能拿出那么多的钱?二百万贯可不是小数目,大家还以为靠自己过去呢!
没想到朝廷会给那么多的东西,还有人帮着烧砖盖房子,咱们在这边都没有多少砖瓦房。
现在地里的黄瓜、茄子,再有一个月就罢园了吧!
五年不收田赋,如何能赚钱?粮食归咱们自己。”
呐哈出所在的地方是蔬菜大棚,他跟着松松土,这里一部分地方在集中育苗,不是刨坑直接下种。大棚要求成活率,万一不出苗,发现后再补种,要耽误七八天的工夫。
他在为大明朝廷担心,怕朝廷没有钱了自己的日子不好过。
按照他的认知,二百万贯,即二百万两银子不是个小数目,以前的北元可拿不出来,跟一年的总体收入没关系,在于有多少结余。
结余不到二百万贯,上哪里去拿?只能让百姓自己想办法迁徙,比如免田赋,再给点种子,其他的不管了。
更不用说路上让人修路,旁边搭棚子煮绿豆水,属于用钱在支撑,大明真的有足够的钱?
同时他想不通,不让服劳役,也不收租子,咋还能回本?谁给朝廷钱?
“还有一个半月,霜降之前陆续罢园,霜降一到,地就空了,什么都不长了。
钱的事情你不用担心,父皇有钱,有下丘村在,一切都安排妥当。
现在就是钱多,正在努力花,等年底的时候要把今年赚的钱全花掉。
至于五年怎么回本,你得想啊!百姓种了粮食,除了吃的一部分,其他的必须卖,才能换到钱买东西。
百姓卖粮不收钱,百姓买东西要交税,货物的价钱包含了税。
朝廷会安排大家收集和加工东西,由百货商店收购,百货商店运到别处卖有利润。
只要有人口在做事情,对于社会来说,就有剩余价值出现。
朝廷不会叫百姓闲着,百姓每一次买卖,朝廷便赚一份钱,赚多赚少看怎样运作。
而百姓在买卖过程中,财富也在逐渐积累,到时候会生活安定,有恒产者有恒心嘛!
钱要像水一样流动起来,死水会发臭,活水长流不息,社会的整体财富越来越多……”
老五的声音很大,周围还有齐齐力等人在听,教他们政治经济方面的知识,
东北的人正适合去河北种地,几十万人扔过去,能解决一部分粮食种植问题。
青壮在前面修路,后面的人慢慢走,他们要带着家里的东西,包括牲畜,一边赶路一边吃家禽,住提前杀,做成熏肉干。
这些东西属于朝廷买下,百姓自己吃,尽量减少百姓的损失。
有人着急赶路,怕到地方来不及安置就下雪了,那可是会死人的。
负责组织的人在劝,到地方一切好办,眼下怕没到地方人就死在路上。
“此番迁徙,想是耗费许多钱吧!”
呐哈出带着重要的一些人跟队伍来到互市的地方,他以前总想亲自到这边看看,偏偏不敢,怕被认出来。
如今能够看到当地的建设情况,比听到的更具体。
他考虑组织一次大迁徙需要付出多少人力物力,最后全是钱的问题。
老五朱橚手上拿个铲子:“初步估算,用在一個人身上的钱有三贯,包括盖房子、工具、种子、煤炭、布匹、医药。
等现在咱们的人过去,费用还得增加,朝廷要花二百万贯,按照正常情况,至少五年才能回本。
你们过去先免五年的田赋与劳役,这五年从你们身上赚到的钱少。
五年后就好了,交田赋,每年拿出来一个月听朝廷安排干活,不额外工钱。
现在种黄瓜,等下雪后能吃,你们一走,还不好卖呢!”
“去年冬天的时候吃过大棚黄瓜,就是不怎么新鲜,离得远,路不好走,多亏有爬犁。
朝廷能拿出那么多的钱?二百万贯可不是小数目,大家还以为靠自己过去呢!
没想到朝廷会给那么多的东西,还有人帮着烧砖盖房子,咱们在这边都没有多少砖瓦房。
现在地里的黄瓜、茄子,再有一个月就罢园了吧!
五年不收田赋,如何能赚钱?粮食归咱们自己。”
呐哈出所在的地方是蔬菜大棚,他跟着松松土,这里一部分地方在集中育苗,不是刨坑直接下种。大棚要求成活率,万一不出苗,发现后再补种,要耽误七八天的工夫。
他在为大明朝廷担心,怕朝廷没有钱了自己的日子不好过。
按照他的认知,二百万贯,即二百万两银子不是个小数目,以前的北元可拿不出来,跟一年的总体收入没关系,在于有多少结余。
结余不到二百万贯,上哪里去拿?只能让百姓自己想办法迁徙,比如免田赋,再给点种子,其他的不管了。
更不用说路上让人修路,旁边搭棚子煮绿豆水,属于用钱在支撑,大明真的有足够的钱?
同时他想不通,不让服劳役,也不收租子,咋还能回本?谁给朝廷钱?
“还有一个半月,霜降之前陆续罢园,霜降一到,地就空了,什么都不长了。
钱的事情你不用担心,父皇有钱,有下丘村在,一切都安排妥当。
现在就是钱多,正在努力花,等年底的时候要把今年赚的钱全花掉。
至于五年怎么回本,你得想啊!百姓种了粮食,除了吃的一部分,其他的必须卖,才能换到钱买东西。
百姓卖粮不收钱,百姓买东西要交税,货物的价钱包含了税。
朝廷会安排大家收集和加工东西,由百货商店收购,百货商店运到别处卖有利润。
只要有人口在做事情,对于社会来说,就有剩余价值出现。
朝廷不会叫百姓闲着,百姓每一次买卖,朝廷便赚一份钱,赚多赚少看怎样运作。
而百姓在买卖过程中,财富也在逐渐积累,到时候会生活安定,有恒产者有恒心嘛!
钱要像水一样流动起来,死水会发臭,活水长流不息,社会的整体财富越来越多……”
老五的声音很大,周围还有齐齐力等人在听,教他们政治经济方面的知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