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难攻略 第5节(2/3)
成为了朱高煦手下的头号打手。
原本朱高煦以为李英能跟他回北平,但现在看来恐怕不行了。
“你们都走?”
瞧着李英他们几人的模样,朱高煦不免有些不舍。
“我们都是陕西出来的,这次考校通过,自然都回去了。”
李英笑着解释,但他也连忙补充道:“不过请殿下放心,我们是万万不会忘记殿下对我们的教导,日后殿下若是有机会去西北领兵,我们一定跟着殿下征战!”
李英的话一经说出,他身后的八名子弟也纷纷作揖躬身。
只是他们的这一举动,着实让朱高煦看着无奈。
“你们日后别来打我就行……”朱高煦在心底哭笑不得,心里想到了历史上的靖难之役。
他如果记的没错,甘凉边骑好像配合御前精骑把燕军精骑正面凿穿了,而自己的这几个兄弟……
朱高煦目光在李英几人脸上打量了一下,瞧着众人的笑脸,他只能期望日后几人不会在战场碰面。
“走吧走吧,回去之后别让我听说你们对驻地的军民不好,不然等我有了时间,迟早得去收拾你们。”
朱高煦侧开身子,让出了半边门,同时不忘提醒众人。
他可是记得清楚,李英等人对普通兵卒和百姓的态度十分桀骜,直到自己狠揍了众人一次,他们才老实了起来。
眼下分别,不知道他们回去之后还会不会继续欺负老百姓。
“殿下您就放心吧……”李英一听朱高煦这话,不免觉得身上有些肉痛,无奈道:
“您那句话我们都记得,强者向更强者出刀,弱者向更弱者出刀。”
“我们的刀,保证留给西北的鞑子,绝不面向兵卒百姓。”
“行,都走吧,让我一个人静静。”朱高煦见状也不多说,挥手示意他们快些走。
“那我们走了。”李英和其余八人瞧着朱高煦,恋恋不舍的上前与朱高煦一一拥抱,随后才提着行李走出了营房。
不过即便如此,九人也是三步一回头,心里对朱高煦这个人十分不舍。
直到朱高煦关上了营房的门,李英他们才叹气离开了大教场……
第7章 便宜舅舅
“为什么不召见我?”“难不成,是我没表现好,老朱的要求这么高吗……”
李英等人走后,朱高煦躺在大通铺上,翘着二郎腿在纠结朱元璋没有召见自己的事情。
望着屋顶的砖瓦,朱高煦有些牙疼的揣测着老朱的心思,但怎么也想不通朱元璋没安排自己的事情。
最后,他只能把朱元璋对自己的“冷漠”怪罪到了前身身上。
“你说你以前怎么不做个乖孩子,讨你爷爷欢心欢心呢!”
朱高煦张口骂完,侧过身去就想翻身起来。
“笃笃……”
“殿下,饭菜送来了!”
恰好,此时他的屋门被敲响,两道熟悉的声音也在门外响起。
“门没关,都进来吧!”听到这声音,朱高煦起身坐好,而营门也在下一刻被推开。
当阳光洒进来,出现在门口的是两个身高五尺五六寸的青年。
“你们俩没走?”
瞧着这二人,朱高煦起身舒展了一下背部,而这两名青年也先后走进来,把三份饭菜放在了桌上。
这俩青年,一人阔脸大目,皮肤黢黑,看上去十分老实,名为王瑄,父亲是云南宜良千户所千户王兆。
另一人长脸消瘦,皮肤略白,看上去有几分机灵,名为杨展,父亲是崇明沙所百户官杨俅。
这二人是隔壁营房的两个武官子弟,由于身手不行,加上父亲官职在营房内较低,所以大多被其它子弟欺负。
直到朱高煦警告了营房子弟后,这
原本朱高煦以为李英能跟他回北平,但现在看来恐怕不行了。
“你们都走?”
瞧着李英他们几人的模样,朱高煦不免有些不舍。
“我们都是陕西出来的,这次考校通过,自然都回去了。”
李英笑着解释,但他也连忙补充道:“不过请殿下放心,我们是万万不会忘记殿下对我们的教导,日后殿下若是有机会去西北领兵,我们一定跟着殿下征战!”
李英的话一经说出,他身后的八名子弟也纷纷作揖躬身。
只是他们的这一举动,着实让朱高煦看着无奈。
“你们日后别来打我就行……”朱高煦在心底哭笑不得,心里想到了历史上的靖难之役。
他如果记的没错,甘凉边骑好像配合御前精骑把燕军精骑正面凿穿了,而自己的这几个兄弟……
朱高煦目光在李英几人脸上打量了一下,瞧着众人的笑脸,他只能期望日后几人不会在战场碰面。
“走吧走吧,回去之后别让我听说你们对驻地的军民不好,不然等我有了时间,迟早得去收拾你们。”
朱高煦侧开身子,让出了半边门,同时不忘提醒众人。
他可是记得清楚,李英等人对普通兵卒和百姓的态度十分桀骜,直到自己狠揍了众人一次,他们才老实了起来。
眼下分别,不知道他们回去之后还会不会继续欺负老百姓。
“殿下您就放心吧……”李英一听朱高煦这话,不免觉得身上有些肉痛,无奈道:
“您那句话我们都记得,强者向更强者出刀,弱者向更弱者出刀。”
“我们的刀,保证留给西北的鞑子,绝不面向兵卒百姓。”
“行,都走吧,让我一个人静静。”朱高煦见状也不多说,挥手示意他们快些走。
“那我们走了。”李英和其余八人瞧着朱高煦,恋恋不舍的上前与朱高煦一一拥抱,随后才提着行李走出了营房。
不过即便如此,九人也是三步一回头,心里对朱高煦这个人十分不舍。
直到朱高煦关上了营房的门,李英他们才叹气离开了大教场……
第7章 便宜舅舅
“为什么不召见我?”“难不成,是我没表现好,老朱的要求这么高吗……”
李英等人走后,朱高煦躺在大通铺上,翘着二郎腿在纠结朱元璋没有召见自己的事情。
望着屋顶的砖瓦,朱高煦有些牙疼的揣测着老朱的心思,但怎么也想不通朱元璋没安排自己的事情。
最后,他只能把朱元璋对自己的“冷漠”怪罪到了前身身上。
“你说你以前怎么不做个乖孩子,讨你爷爷欢心欢心呢!”
朱高煦张口骂完,侧过身去就想翻身起来。
“笃笃……”
“殿下,饭菜送来了!”
恰好,此时他的屋门被敲响,两道熟悉的声音也在门外响起。
“门没关,都进来吧!”听到这声音,朱高煦起身坐好,而营门也在下一刻被推开。
当阳光洒进来,出现在门口的是两个身高五尺五六寸的青年。
“你们俩没走?”
瞧着这二人,朱高煦起身舒展了一下背部,而这两名青年也先后走进来,把三份饭菜放在了桌上。
这俩青年,一人阔脸大目,皮肤黢黑,看上去十分老实,名为王瑄,父亲是云南宜良千户所千户王兆。
另一人长脸消瘦,皮肤略白,看上去有几分机灵,名为杨展,父亲是崇明沙所百户官杨俅。
这二人是隔壁营房的两个武官子弟,由于身手不行,加上父亲官职在营房内较低,所以大多被其它子弟欺负。
直到朱高煦警告了营房子弟后,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