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难攻略 第45节(2/3)
会让人把你的甲胄收走,也免得你跑一趟了。”
“是……”朱高煦默然从怀中拿出百户令牌,徐辉祖接过后也走出了书房及主屋。
待他走出院门,不多时便有两个兵卒走进来对朱高煦作揖,随后当着他的面,将那套他保养了一个月的甲胄给搬走了。
除了甲胄,被一并收走的还有兵器。
中间朱高煦没有说什么,只是静静看着他们抱着自己的甲胄走出院子,直到他们关上了院门,朱高煦才起身向着后院走去。
好在当他来到后院时,赤驩正低着头吃马槽里的豆子。
朱高煦见状松了一口气,同时走上前去摸了摸赤驩:“还好你还在。”
“唏律律……”
“咚…咚…咚……”
朱高煦抚摸赤驩唏嘘时,徐辉祖并没有回魏国公府,而是骑马来到了紫禁城的东华门,并在经过一番检查后进入了紫禁城的外廷。
不多时,他来到了武英宫门,并在殿前豹韬卫的通传下进入了宫门,来到了武英殿内。
这个时候暮鼓已经快要结束,而徐辉祖也在进殿五拜三叩后,起身将自己与朱高煦的对话全盘而出。他担心朱高煦的意图会被暗中的人察觉上奏,既然如此,倒还不如他自己和皇帝说清楚,免得旁人添油加醋来陷害他和朱高煦。
“这小子倒是没把我的所有都否定……”
坐在椅子上,身着圆领袍的朱元璋脸上并没有露出什么不高兴,反而有几分欣慰。
作为仿唐制府兵设立卫所制度的人,朱元璋当然知道唐朝府兵制的崩溃时间,更是十分清楚唐朝府兵制崩溃的原因。
正因如此,他才会要求卫所的军户将所有“军屯田”的粮食全部上交,余田则缴纳赋税。
这样的制度,能够让地方卫所有自己的屯粮,不至于事事依靠朝廷从千里之外调粮。
卫所制本身就是为了开拓领土、稳定地方而设立的制度。
懂这个制度的人不多,而能和老朱沾亲带故,并了解这个体系的人就更少了。
除了他之外,剩下懂得这个制度的大多已经去世,活着的仅有傅友德和冯胜、朱棣三人,便是汤和都不能算彻底了解卫所制度。
如今这几个人里又多了一个朱高煦,这让朱元璋高兴之余,也不免对朱棣起了一丝防范。
朱棣本来就是如今除冯胜、傅友德、朱棡三人外的第一人,再加上眼下的朱高煦……
“允恭,你小子与高煦那小子亲近,你告诉我,高煦现在的本性到底变没变。”
朱元璋坐在椅子上询问徐辉祖,对此徐辉祖似乎早有预料,他抬手作揖:
“陛下,臣觉得高煦变了,但他变得让臣觉得有些陌生……”
“陌生是对的,不仅是你,我也是一样。”朱元璋附和了徐辉祖的话,但却又肯定道:
“只是他这变的很是时候,北边的兀良哈叛变之后,宁王的压力就大了许多。”
“如今燕王不仅仅要防备北虏从哈剌温山西侧南下,还得帮着照看大宁,压力大了些。”
“你说……”朱元璋欲言又止,似乎想开口又犹豫,但最后还是选择询问:“将高煦封到开平如何?”
“开平?”听到这话的徐辉祖心里一紧,开平卫是抵抗鞑靼南下的第一防线,也是朱棣现在需要负责的两道防线之一。
朱元璋不想把朱高煦封到大宁去干扰宁王朱权,但朱权又没办法独自解决兀良哈三卫的事情。
兀良哈解决不了,大宁那边就会一直让朱棣分心,所以将开平交给朱高煦,让朱棣专心帮朱权对付兀良哈就成了朱元璋能想到的一个不错安排。
徐辉祖不想让自家姐姐的孩子去开平那种危险且荒凉的地方,可朱元璋既然开口,那即便他反对也没用。
想了想,徐辉祖只能硬着头皮说道:“开平不错,能为燕王分忧也很好,只是当下高煦这孩子还是太小,性子有些急躁,应当再留在南京学习一段时间。”
“是……”朱高煦默然从怀中拿出百户令牌,徐辉祖接过后也走出了书房及主屋。
待他走出院门,不多时便有两个兵卒走进来对朱高煦作揖,随后当着他的面,将那套他保养了一个月的甲胄给搬走了。
除了甲胄,被一并收走的还有兵器。
中间朱高煦没有说什么,只是静静看着他们抱着自己的甲胄走出院子,直到他们关上了院门,朱高煦才起身向着后院走去。
好在当他来到后院时,赤驩正低着头吃马槽里的豆子。
朱高煦见状松了一口气,同时走上前去摸了摸赤驩:“还好你还在。”
“唏律律……”
“咚…咚…咚……”
朱高煦抚摸赤驩唏嘘时,徐辉祖并没有回魏国公府,而是骑马来到了紫禁城的东华门,并在经过一番检查后进入了紫禁城的外廷。
不多时,他来到了武英宫门,并在殿前豹韬卫的通传下进入了宫门,来到了武英殿内。
这个时候暮鼓已经快要结束,而徐辉祖也在进殿五拜三叩后,起身将自己与朱高煦的对话全盘而出。他担心朱高煦的意图会被暗中的人察觉上奏,既然如此,倒还不如他自己和皇帝说清楚,免得旁人添油加醋来陷害他和朱高煦。
“这小子倒是没把我的所有都否定……”
坐在椅子上,身着圆领袍的朱元璋脸上并没有露出什么不高兴,反而有几分欣慰。
作为仿唐制府兵设立卫所制度的人,朱元璋当然知道唐朝府兵制的崩溃时间,更是十分清楚唐朝府兵制崩溃的原因。
正因如此,他才会要求卫所的军户将所有“军屯田”的粮食全部上交,余田则缴纳赋税。
这样的制度,能够让地方卫所有自己的屯粮,不至于事事依靠朝廷从千里之外调粮。
卫所制本身就是为了开拓领土、稳定地方而设立的制度。
懂这个制度的人不多,而能和老朱沾亲带故,并了解这个体系的人就更少了。
除了他之外,剩下懂得这个制度的大多已经去世,活着的仅有傅友德和冯胜、朱棣三人,便是汤和都不能算彻底了解卫所制度。
如今这几个人里又多了一个朱高煦,这让朱元璋高兴之余,也不免对朱棣起了一丝防范。
朱棣本来就是如今除冯胜、傅友德、朱棡三人外的第一人,再加上眼下的朱高煦……
“允恭,你小子与高煦那小子亲近,你告诉我,高煦现在的本性到底变没变。”
朱元璋坐在椅子上询问徐辉祖,对此徐辉祖似乎早有预料,他抬手作揖:
“陛下,臣觉得高煦变了,但他变得让臣觉得有些陌生……”
“陌生是对的,不仅是你,我也是一样。”朱元璋附和了徐辉祖的话,但却又肯定道:
“只是他这变的很是时候,北边的兀良哈叛变之后,宁王的压力就大了许多。”
“如今燕王不仅仅要防备北虏从哈剌温山西侧南下,还得帮着照看大宁,压力大了些。”
“你说……”朱元璋欲言又止,似乎想开口又犹豫,但最后还是选择询问:“将高煦封到开平如何?”
“开平?”听到这话的徐辉祖心里一紧,开平卫是抵抗鞑靼南下的第一防线,也是朱棣现在需要负责的两道防线之一。
朱元璋不想把朱高煦封到大宁去干扰宁王朱权,但朱权又没办法独自解决兀良哈三卫的事情。
兀良哈解决不了,大宁那边就会一直让朱棣分心,所以将开平交给朱高煦,让朱棣专心帮朱权对付兀良哈就成了朱元璋能想到的一个不错安排。
徐辉祖不想让自家姐姐的孩子去开平那种危险且荒凉的地方,可朱元璋既然开口,那即便他反对也没用。
想了想,徐辉祖只能硬着头皮说道:“开平不错,能为燕王分忧也很好,只是当下高煦这孩子还是太小,性子有些急躁,应当再留在南京学习一段时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