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难攻略 第67节(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有八九本处理完的奏疏,显然还没有抓住处理奏疏的重点。

      不过朱元璋也并不觉得奇怪,毕竟谁都要有一个适应的时间:“平身吧!”

      他回应一声,便往自己的龙案走去。

      待他入座后,六十余本经过处理的奏疏被交到了他的面前,他也不多废话,拿起奏疏便开始阅览。

      这样的举动让朱高炽三人有些紧张,但朱允炆与朱高煦却在他入座后便坐下处理奏疏,丝毫不受影响。

      朱允炆不用多说,理政两年有余的他,早就习惯了武英殿内的氛围,而朱高煦前世更是当了七八年的社畜,自然不会被影响。

      见他们二人如此放松,朱高炽等人也小心翼翼坐下,而后开始聚精会神的处理奏疏。

      不多时,武英殿内便只剩下了奏疏的翻阅声与研墨声,偶尔还有一些端茶递水的声音。

      如此过了一个时辰,朱元璋便已经将他们先前处理完的奏疏处理完毕。

      在他面前,那六十余本奏疏被分到了左右,左边是他满意并通过的奏疏,大约四十余本,右边是他不满意的奏疏,大约二十本不到。

      朱元璋命人将不满意的奏疏交回五人各自桌案上,同时将他们刚刚处理完的奏疏搬回自己的龙案上。

      两个时辰的时间,朱高煦已经解决了手上的四十六本奏疏,因此他只需要将朱元璋批回的奏疏做出修改就足够了。

      不过,这个过程往往没有他的事情,因为他的理政观念与朱元璋的观念高度相似。

      他将事情分为轻重缓急,急一些的奏疏,诸如地方受灾之类的,朱高煦会先拨发一部分粮食赈灾,然后命令都察院官员前往当地视察灾情是否属实。

      只有确定了灾情属实,户部才会按照奏疏章程走赈灾蠲免的流程。

      至于不是那么紧急的奏疏,朱高煦则是如上一般,也让都察院走一趟。

      不得不说,这样的理政方式对地方官员处事不太方便,但却确保了事情的真实性。

      对于本就不信任文官的朱元璋来说,他就觉得朱高煦办的不错。

      但对于都察院的官员来说,他们就觉得朱高煦浪费精力,因为他的缘故,都察院最近一个多月外派的次数几乎翻了一倍。

      只要是县、卫级别的事情,朱高煦都要都察院从京城派京官下去核实,这在交通极为不便的这个时代来说,确实有些折腾都察院的那群御史。

      不过面对他们的不满,朱高煦却并不在意。

      尽管明代官员俸禄很低,但那是在明代中后期通货膨胀,以及朝廷以物抵俸的环境下。

      在明初,老朱给官员们的俸禄还是比较合理的。

      依照眼下洪武二十七年的官员俸禄待遇,如知县及都察院监察御史的俸禄是月支米七石,岁支米八十四石。

      按照今日米价折俸,约为月俸一贯余七百五十文,年俸二十一两。

      以今年的金银价来兑换,差不多是五两左右的黄金,是正常南京百姓三倍的年俸。

      要知道百姓还得在衣食住行上花费,但这群官员大多都可以在衙门解决,因此一年到头少有能够花钱的地方。

      哪怕是到了明代中后期嘉靖年间,这份俸银也不算低,更别提朝廷还增加了许多正俸以外的其它福利银。

      诸如后世熟知的清官海瑞,其贫穷原因也是因为无子嗣而先后续了三妻二妾,花费数百两之多的缘故。

      如果没有“折钞”和“以物抵俸”的政策,那明代正七品官员的俸禄还是足以养活十一二口人的。

      因此在朱高煦看来,拿了朝廷的俸禄就应该办事,拿多少银子办多少事。

      一群御史整日坐在都察院里喝茶,偶尔才能办两件正事,这工作成果与工价完全不成正比,就应该将他们外派,巡查地方才行。

      朱高煦对文官的态度,与老朱不谋而合,这才是他少有被驳回奏疏的原因。

      相比较他,对面的朱允炆就不太行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