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难攻略 第272节(2/3)
押的关押,斩首的斩首。
即便徐寿辉被杀,陈友谅上台与张士诚一同夹击自己,他也能从容不迫的先打退张士诚,后在鄱阳湖击败陈友谅。
他一步步的兼并这两个对手,并在解决了张士诚后,动手北伐。
几年的东征西讨,他彻底将蒙古人赶回了漠北,拿下了许多丢失数百年的疆域。
河西、燕云、辽东、云南……
他收复了这些失地,还将逃遁漠北的元廷彻底摧毁,让蒙古人自行削去了帝号,只敢躲在漠西苟延残喘的豺狼。
看着自己的丰功伟绩,他脸上没有一点波澜。
他这一路上见到了太多人,从刘继祖到郭子兴、孙德崖、赵匀用、脱脱、杨完者、陈友谅、张士诚、明升……
这群人中有他的恩人,也有仇人,还有对手,可面对这些人,他都能坦然自若的面对,只有唯独一人,他始终放心不下。
这时,朱元璋忽然觉得四周的场景在倒流,而他身上的那件圆领袍也在蜕变。
它看着那明黄色的圆领袍慢慢变成了一件红色的粗布麻衣,头上也不知道多出了什么东西,勒的他头疼。
他伸手摸去,抓下来的是一块红色的粗布头巾。
这一刻,他似乎想到了什么,或者说感觉到了什么。
他抬起了头,看到一个穿着绢布的少女向他走来。
记忆在这一刻变得清晰,少女的五官也一点点明亮,朱元璋的瞳孔渐渐放大,他没想过自己真的还能再看到她。
面对自己,她笑着从怀里缓缓拿出了一张粟米做的粗饼,笑得很灿烂。
“重八,我给你带了烧饼,可香了……”
洪武三十一年五月初十,大明开国皇帝朱元璋崩殂,享年七十一岁。
《明太祖实录》:乙酉,上崩于西宫。上素少疾,及疾作,日临朝决事,不倦如平时。渐剧,乃焚香祝天曰:“寿年久近,国祚短长,子孙贤否,惟简在帝心,为生民福。”
即遣中使持符,召太宗还京。至淮安,用事者矫诏,即还。太宗不之知也,疾亟,间左右曰:“第四子来未”
言不及他,闻雨降,喜形于色,遂崩,寿七十一。遗命:“丧葬仪物,一以俭素,不用金玉,孝陵山川,因其故无所改。天下臣民出临三日,皆释服,无妨嫁娶。”
靖难之役
第209章 建文新政
“铛…铛…铛……”辰时,当所有南京城百姓都已经上街做事的时候,出人意料的事情发生了。
京城内外道观寺庙及钟楼纷纷响起了钟声,延绵不绝。
许多百姓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只有官员士绅们知道,宫里那位…崩殂了。
这一刻,有人开心有人难过,而其中也有既开心又难过的人。
乾清宫中,当朱允炆在齐泰、李景隆、郁新几人的帮助下,将各种朱元璋死后的事情安排妥当后,他独自一人返回了东宫,坐在春和殿内,久久未曾回过神来。
他至今还不敢相信,自家爷爷已经离开了自己,永远都不会再回来了。
在这样的时候,一道身影走了进来,而这人便是朱允炆的母亲,如今的太子妃,未来的皇太后吕氏。
“母亲……”
朱允炆起身行礼,精神恍惚的同时,将吕氏扶着坐到了自己的位置上。
“允炆,你要振作些,日后你便是皇帝了,不能这样独自躲起来。”
吕氏的声音有些清冷,可朱允炆心思已经被朱元璋崩殂的消息给缠住了,暂时无法走出。
然而,吕氏不管他的情况,只是自顾自的说道:“内廷之中,还有许多后妃,你觉得要如何处置?”
朱允炆疑惑的看向自己的母亲,吕氏却开口道:“这是个不错的机会,你可以借助大行皇帝遗命来清理内廷。”
“这……”朱允炆没想到,自己母亲会开口
即便徐寿辉被杀,陈友谅上台与张士诚一同夹击自己,他也能从容不迫的先打退张士诚,后在鄱阳湖击败陈友谅。
他一步步的兼并这两个对手,并在解决了张士诚后,动手北伐。
几年的东征西讨,他彻底将蒙古人赶回了漠北,拿下了许多丢失数百年的疆域。
河西、燕云、辽东、云南……
他收复了这些失地,还将逃遁漠北的元廷彻底摧毁,让蒙古人自行削去了帝号,只敢躲在漠西苟延残喘的豺狼。
看着自己的丰功伟绩,他脸上没有一点波澜。
他这一路上见到了太多人,从刘继祖到郭子兴、孙德崖、赵匀用、脱脱、杨完者、陈友谅、张士诚、明升……
这群人中有他的恩人,也有仇人,还有对手,可面对这些人,他都能坦然自若的面对,只有唯独一人,他始终放心不下。
这时,朱元璋忽然觉得四周的场景在倒流,而他身上的那件圆领袍也在蜕变。
它看着那明黄色的圆领袍慢慢变成了一件红色的粗布麻衣,头上也不知道多出了什么东西,勒的他头疼。
他伸手摸去,抓下来的是一块红色的粗布头巾。
这一刻,他似乎想到了什么,或者说感觉到了什么。
他抬起了头,看到一个穿着绢布的少女向他走来。
记忆在这一刻变得清晰,少女的五官也一点点明亮,朱元璋的瞳孔渐渐放大,他没想过自己真的还能再看到她。
面对自己,她笑着从怀里缓缓拿出了一张粟米做的粗饼,笑得很灿烂。
“重八,我给你带了烧饼,可香了……”
洪武三十一年五月初十,大明开国皇帝朱元璋崩殂,享年七十一岁。
《明太祖实录》:乙酉,上崩于西宫。上素少疾,及疾作,日临朝决事,不倦如平时。渐剧,乃焚香祝天曰:“寿年久近,国祚短长,子孙贤否,惟简在帝心,为生民福。”
即遣中使持符,召太宗还京。至淮安,用事者矫诏,即还。太宗不之知也,疾亟,间左右曰:“第四子来未”
言不及他,闻雨降,喜形于色,遂崩,寿七十一。遗命:“丧葬仪物,一以俭素,不用金玉,孝陵山川,因其故无所改。天下臣民出临三日,皆释服,无妨嫁娶。”
靖难之役
第209章 建文新政
“铛…铛…铛……”辰时,当所有南京城百姓都已经上街做事的时候,出人意料的事情发生了。
京城内外道观寺庙及钟楼纷纷响起了钟声,延绵不绝。
许多百姓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只有官员士绅们知道,宫里那位…崩殂了。
这一刻,有人开心有人难过,而其中也有既开心又难过的人。
乾清宫中,当朱允炆在齐泰、李景隆、郁新几人的帮助下,将各种朱元璋死后的事情安排妥当后,他独自一人返回了东宫,坐在春和殿内,久久未曾回过神来。
他至今还不敢相信,自家爷爷已经离开了自己,永远都不会再回来了。
在这样的时候,一道身影走了进来,而这人便是朱允炆的母亲,如今的太子妃,未来的皇太后吕氏。
“母亲……”
朱允炆起身行礼,精神恍惚的同时,将吕氏扶着坐到了自己的位置上。
“允炆,你要振作些,日后你便是皇帝了,不能这样独自躲起来。”
吕氏的声音有些清冷,可朱允炆心思已经被朱元璋崩殂的消息给缠住了,暂时无法走出。
然而,吕氏不管他的情况,只是自顾自的说道:“内廷之中,还有许多后妃,你觉得要如何处置?”
朱允炆疑惑的看向自己的母亲,吕氏却开口道:“这是个不错的机会,你可以借助大行皇帝遗命来清理内廷。”
“这……”朱允炆没想到,自己母亲会开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