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难攻略 第413节(3/3)
话讲就是准备金。
虽然随着王朝的衰弱,准备金通常会不足额,这也就会造成通货膨胀,但总的来说,在基本收支平衡的前提下,纸钞是可控的。
明朝的钞法崩坏除了老朱发行量太大外,还有就是没有准备金。
老朱没有设置准备金,是因为明初面对的钱荒情况严重,但随着西南银矿和铜矿开发,大明就渐渐有了设置准备金的资本。
现在只要下东洋成功,大明成功在隐歧群岛和金银岛设置长期互市贸易地点,那日本每年就能稳定向大明输入价值二百余万贯的白银。
加上西南和吕宋的白银、铜锭输入,大明的国库之中每年都会新增价值不少于五百万贯的金银铜钱。
大明和欧洲面对的情况不一样,欧洲因为人口市场太小,而美洲白银涌入太多会发生价格革命。
但是大明的人口市场庞大,别说五百万贯,就是翻个两三倍,也没有办法撼动大明的市场经济。
朱高煦唯一需要注意的,就是在实物税更变为货币税的道路上维稳海外金银输入。
张居正的一条鞭法之所以失败,就是因为海外涌入白银不稳定且数额太少,白银的流入仅停留在乡绅富户手中,根本到不了内地百姓手上。
这样的情况下,农民还得把粮食换成钱,再用来交税,变相增加了农民负担。
应对这种局面,朱高煦也有自己的办法。
明面上不废除徭役,但也不收取免服徭役的税收,而是以“以工代赈”的形式,把从海外和西南收来的白银和铜锭以钱币的形式下发给百姓。
如此一来,既解决了白银和铜钱没办法流通到百姓手中的问题,也解决了白银、铜钱的库存问题。
不过想要这么做,就得继续维持民间海禁,保持官营贸易,这样才能保证大量的白银铜钱掌握在朝廷手中。
朱高煦要做的,是真正的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而不是取之于民,用之于士绅。
正因看到了朱高煦想要走的道路,所以郁新才会提醒他,庙堂上恐怕会出现不少非议。
说到底,以钞抵税这个政策虽然断断续续,但确实让江南士绅们尝到了好处。
朝廷要维稳宝钞,不至于让宝钞跌价太多,让百姓财富蒸发太多。
士绅要收取宝钞,以此来抵税。
这个循环本身没问题,可问题在于朝廷现在的压力很大,无法继续维持这个政策。
对于郁新来说,他能理解朝廷所面对的困局,可百官之中又能有几个理解?
或者说,他们理解之余,又有几人能体谅朝廷?
“升恩斗仇,他们觉得不满意,就自己跳出来吧。”
朱高煦平淡对郁新开口,郁新闻言便知道朱高煦是什么意思了。
不满好说,毕竟法不责众,但如果真的有人跳出来当出头鸟,那朱高煦也不介意杀鸡儆猴。
他们父子不是朱允炆,而是凭着兵马将天下拿下的父子。
讨价还价在建文那里行得通,但在永乐这里就不行。
面对朱高煦的态度转变,郁新倒是没有太多想法,倒是面对朱高煦收紧步子的做法,他不自觉松了一口气。
其实对于朱棣和朱高煦这对父子所做的事情,除了营造北京之外,郁新并不觉得其它事情有问题。
当然,这里的前提是日本确实有大量银矿,且下西洋船队确实能市舶回足够的贸易金银。
一想到下西洋的贸易,郁新便开口说道:
虽然随着王朝的衰弱,准备金通常会不足额,这也就会造成通货膨胀,但总的来说,在基本收支平衡的前提下,纸钞是可控的。
明朝的钞法崩坏除了老朱发行量太大外,还有就是没有准备金。
老朱没有设置准备金,是因为明初面对的钱荒情况严重,但随着西南银矿和铜矿开发,大明就渐渐有了设置准备金的资本。
现在只要下东洋成功,大明成功在隐歧群岛和金银岛设置长期互市贸易地点,那日本每年就能稳定向大明输入价值二百余万贯的白银。
加上西南和吕宋的白银、铜锭输入,大明的国库之中每年都会新增价值不少于五百万贯的金银铜钱。
大明和欧洲面对的情况不一样,欧洲因为人口市场太小,而美洲白银涌入太多会发生价格革命。
但是大明的人口市场庞大,别说五百万贯,就是翻个两三倍,也没有办法撼动大明的市场经济。
朱高煦唯一需要注意的,就是在实物税更变为货币税的道路上维稳海外金银输入。
张居正的一条鞭法之所以失败,就是因为海外涌入白银不稳定且数额太少,白银的流入仅停留在乡绅富户手中,根本到不了内地百姓手上。
这样的情况下,农民还得把粮食换成钱,再用来交税,变相增加了农民负担。
应对这种局面,朱高煦也有自己的办法。
明面上不废除徭役,但也不收取免服徭役的税收,而是以“以工代赈”的形式,把从海外和西南收来的白银和铜锭以钱币的形式下发给百姓。
如此一来,既解决了白银和铜钱没办法流通到百姓手中的问题,也解决了白银、铜钱的库存问题。
不过想要这么做,就得继续维持民间海禁,保持官营贸易,这样才能保证大量的白银铜钱掌握在朝廷手中。
朱高煦要做的,是真正的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而不是取之于民,用之于士绅。
正因看到了朱高煦想要走的道路,所以郁新才会提醒他,庙堂上恐怕会出现不少非议。
说到底,以钞抵税这个政策虽然断断续续,但确实让江南士绅们尝到了好处。
朝廷要维稳宝钞,不至于让宝钞跌价太多,让百姓财富蒸发太多。
士绅要收取宝钞,以此来抵税。
这个循环本身没问题,可问题在于朝廷现在的压力很大,无法继续维持这个政策。
对于郁新来说,他能理解朝廷所面对的困局,可百官之中又能有几个理解?
或者说,他们理解之余,又有几人能体谅朝廷?
“升恩斗仇,他们觉得不满意,就自己跳出来吧。”
朱高煦平淡对郁新开口,郁新闻言便知道朱高煦是什么意思了。
不满好说,毕竟法不责众,但如果真的有人跳出来当出头鸟,那朱高煦也不介意杀鸡儆猴。
他们父子不是朱允炆,而是凭着兵马将天下拿下的父子。
讨价还价在建文那里行得通,但在永乐这里就不行。
面对朱高煦的态度转变,郁新倒是没有太多想法,倒是面对朱高煦收紧步子的做法,他不自觉松了一口气。
其实对于朱棣和朱高煦这对父子所做的事情,除了营造北京之外,郁新并不觉得其它事情有问题。
当然,这里的前提是日本确实有大量银矿,且下西洋船队确实能市舶回足够的贸易金银。
一想到下西洋的贸易,郁新便开口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