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难攻略 第533节(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长江口一路南下这条航道比较安全。”

      “目前来说,朝廷只需要掌握澎湖就足够了。”

      朱高煦说着,便见朱高燧看着地图上的旧港说道:“郑和他们还没有离开旧港吗?这都几个月了……”

      “不把旧港经营好,他怎么下西洋?”看着只有小聪明的朱高燧,朱高煦叹气起身,用指挥杆指向旧港的同时,一路沿着海岸线滑向昆仑角(好望角)。

      朱高煦给郑和的任务很重,他希望把所有官场在第二次下西洋期间修建好,例如苏门答腊、大古剌、榜噶喇(孟加拉)、锡兰(斯里兰卡)、古里、忽鲁谟斯、剌撒、阿丹、天方、木骨都束、慢八撒、层拔国等等。

      这些有的是国家,有的是城邦,一直从马六甲沿海到后世南非东北部海岸地区。

      抵达昆仑角后,郑和会在当地设置一个昆仑宣慰司,并开垦耕地,建设城镇返回。

      在郑和第三次下西洋前,这个宣慰司会从层拔国购买可以长期储存的粮食等待郑和抵达,并作为郑和前往中美洲、南美洲的补给点。

      只要能和印加帝国、阿兹特克人沟通,并建立一定的友谊,届时郑和就能留下一队兵马,在当地人的帮助下找到朝廷所需的各种作物和植物。

      这次的友谊建立,也方便日后大明走大明洋(太平)前往美洲西部,省去补给上的麻烦。

      只要把各种贸易商品价格谈好,那船队就不需要带沉重的粮食,完全可以带着商品从大明洋前往中美洲的西海岸,然后用船上的货品和当地人换粮食。

      如果朱高煦没有记错的话,北美野牛的数量是数百乃至上千万头的庞大数量。

      如果不是遭到白人滥捕滥杀,这群野牛足够当地土民正常吃数百上千年。

      一想到欧洲那群家伙,朱高煦就气不打一处来。

      大明眼下的情况是无法殖民美洲的,而且朱高煦也不打算殖民美洲。

      相比较美洲,他更在意中南半岛和南洋。

      至于美洲,大明完全可以用商品来换取黄金、白银等资源,并且可以放心扶持美洲上的阿兹特克人和玛雅人。

      美洲和大明的冲突注定不会很大,相比较之下,美洲和欧洲的冲突才让人好奇。

      朱高煦很好奇,如果大明把马匹和甲胄、弩箭等东西带给阿兹特克帝国和印加帝国,那欧洲人登上这座新大陆的时候,会遭遇到什么?

      想到这里,他兴致勃勃的看着美洲的方向,而朱高燧见他看着地图上的美洲方向,也不由询问道:“这北洲和东洲上有人吗?”

      “自然有的。”朱高煦闻言,当即走到了书架上,从书架上找出了一本书。

      这本书看上去很古朴,朱高煦将其打开后,上面出现了一段话。

      【北荒者,距中国三万六千里,需越大河,渡冰海……】

      “这本书应该是先秦时期的书,其中的中国按照《诗经》的解释是天子所居住的京师,也就是从周天子居住的洛邑到北洲,需要走三万六千里才行。”

      “先秦一里和我们现在的一里长度不同,折算下来差不多就是两万五六千里左右,但也足够很远离。”

      “书上说的冰海,应该就是这里……”

      朱高煦心知肚明的指着白令海峡:“这里就是冰海,据传天下大寒的时候就会结冰,可供人行走渡海。”

      “另外一本书上就说了,北洲和南州的人是怎么到当地的。”

      朱高煦说着,又放下这本书,找到了另一本看上去很古朴的书。

      他翻开给朱高燧指出了那句话,上面的意思大概是在说,在燧人氏时期,由于天下大寒,华夏北部的一些部落渡过了冰海,抵达北洲后,因为依旧寒冷,所以不断向南迁徙,一直到他们来到一处暖和的地方才开始定居下来。

      在书上,中原一共有三批部落先后进入北洲,并依次在南州、北洲与南州中部,北洲相继安家。

      “这书也是先秦的吗?”

      朱高燧看了看这古朴的书籍,朱高煦则是脸不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