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难攻略 第592节(1/3)
永乐九年正月,随着许多人异口同声的感叹,在大明内部苦练内功的时候,一艘船只也成功驶入了一个看上去并不繁华的海港。
这个海港很大,可它并不繁华,这点单从港口那许多空荡荡的船舶位便能看出。
足以容纳五十艘的船舶位中,仅有十三个船舶位有船只停泊,而那南北宽三里的混凝土码头上更是只有寥寥人影在走动。
“砰……”
伴随着脚下的船停入船舶位,甲板上的许多人纷纷看向了码头上的那个牌坊。
【吕宋港】
望着牌坊上的大字,众人心情十分忐忑,而码头上则是已经由十余名吏员接管。
他们手里拿着铁皮喇叭,对着这艘三千料的马船叫嚷道:
“所有人按照出发时的队伍下船集结,不识字的就问人,别像個大姑娘一样扭扭捏捏的,浪费大家时间!”
吏员叫嚷着,同时船梯也放在了码头上。
船上,许多人开始互相帮助的卸载家当,就他们那粗布麻衣的穿着来看,他们显然是一群日子不怎么样的普通百姓。
一辆辆板车被人力拉出了甲板,一辆车便是一户人家的家当。
不过由于朝廷有限制,他们的家当十分有限,仅有衣服裤子与布匹、口粮等东西,类似家具之类的东西则是一律不许上船,都在上船前贩卖处理了。
尽管只是三千料的马船,可随着百姓涌上码头,这艘看上去不大的船,却已经走出了近千人。
“怎么会有这么多人?”
码头上,吏员皱眉质问船长,船长是个四旬汉子,闻言只能硬着头皮道:
“原本是两艘船,但是另一艘被吹断了桅杆,所以只能让我先载人过来了。”
“这是超载。”吏员脸上露出不喜:“要是船沉了,你们都得被流放。”
“我们也是没办法啊。”船长着急的解释,那吏员却抬手打断:
“算了,这次没出事情就不记过了,但下次还有这种事情,我一定会上报。”
“下次不会了,不会了……”船长连忙往那吏员怀里塞入一吊钱,那吏员见状也隐晦收下那吊钱,正色道:“下不为例。”
说罢,他舍弃了船长,开始与自己带来的十余名吏员交代事情。
不多时,这些吏员便将这近千人领着走向了码头深处。
直到远离海岸,这群人被按照铁牌上标记的数字分成八个总旗,分别被人带到了距离其它总旗不远的空地。
“你们这一总旗人最少,只有十七户,现在开始报数!”
“一!二!三……”
吏员一开口,这群拖家带口的平头百姓就好像经过训练般,条件反射的回应了起来。
“八十二!”
当一个八九岁的孩子报完自己的数,那吏员皱了皱眉:“现在你们按照各自一户站到一起。”
按照吏员的话,这八十二个人开始以各自家庭为单位聚到一起。
十七个家庭中,大部分家庭都是有父母子女的,少数甚至是三代同堂,在其中,唯有一户显得十分突兀。
“你们家没有大人吗?”
吏员走到了一个家庭面前质问,说是家庭,但看上去却十分迥异。
这个家庭人数很多,足足有十一人,但其中最大的也不过十五六,最小的只有八九岁。
“大人,我们是潮州府养济院出来的。”
年纪最大的一个少年郎开口询问,吏员听到是养济院的人,便也就不说什么了。
“你们各家选一个家主和我进屋学习规矩。”
吏员对众人吩咐了一声,随后便走进了身后的一间混凝土平房内。
各家见状,分别推出各家男人前往里面学习。
&em
这个海港很大,可它并不繁华,这点单从港口那许多空荡荡的船舶位便能看出。
足以容纳五十艘的船舶位中,仅有十三个船舶位有船只停泊,而那南北宽三里的混凝土码头上更是只有寥寥人影在走动。
“砰……”
伴随着脚下的船停入船舶位,甲板上的许多人纷纷看向了码头上的那个牌坊。
【吕宋港】
望着牌坊上的大字,众人心情十分忐忑,而码头上则是已经由十余名吏员接管。
他们手里拿着铁皮喇叭,对着这艘三千料的马船叫嚷道:
“所有人按照出发时的队伍下船集结,不识字的就问人,别像個大姑娘一样扭扭捏捏的,浪费大家时间!”
吏员叫嚷着,同时船梯也放在了码头上。
船上,许多人开始互相帮助的卸载家当,就他们那粗布麻衣的穿着来看,他们显然是一群日子不怎么样的普通百姓。
一辆辆板车被人力拉出了甲板,一辆车便是一户人家的家当。
不过由于朝廷有限制,他们的家当十分有限,仅有衣服裤子与布匹、口粮等东西,类似家具之类的东西则是一律不许上船,都在上船前贩卖处理了。
尽管只是三千料的马船,可随着百姓涌上码头,这艘看上去不大的船,却已经走出了近千人。
“怎么会有这么多人?”
码头上,吏员皱眉质问船长,船长是个四旬汉子,闻言只能硬着头皮道:
“原本是两艘船,但是另一艘被吹断了桅杆,所以只能让我先载人过来了。”
“这是超载。”吏员脸上露出不喜:“要是船沉了,你们都得被流放。”
“我们也是没办法啊。”船长着急的解释,那吏员却抬手打断:
“算了,这次没出事情就不记过了,但下次还有这种事情,我一定会上报。”
“下次不会了,不会了……”船长连忙往那吏员怀里塞入一吊钱,那吏员见状也隐晦收下那吊钱,正色道:“下不为例。”
说罢,他舍弃了船长,开始与自己带来的十余名吏员交代事情。
不多时,这些吏员便将这近千人领着走向了码头深处。
直到远离海岸,这群人被按照铁牌上标记的数字分成八个总旗,分别被人带到了距离其它总旗不远的空地。
“你们这一总旗人最少,只有十七户,现在开始报数!”
“一!二!三……”
吏员一开口,这群拖家带口的平头百姓就好像经过训练般,条件反射的回应了起来。
“八十二!”
当一个八九岁的孩子报完自己的数,那吏员皱了皱眉:“现在你们按照各自一户站到一起。”
按照吏员的话,这八十二个人开始以各自家庭为单位聚到一起。
十七个家庭中,大部分家庭都是有父母子女的,少数甚至是三代同堂,在其中,唯有一户显得十分突兀。
“你们家没有大人吗?”
吏员走到了一个家庭面前质问,说是家庭,但看上去却十分迥异。
这个家庭人数很多,足足有十一人,但其中最大的也不过十五六,最小的只有八九岁。
“大人,我们是潮州府养济院出来的。”
年纪最大的一个少年郎开口询问,吏员听到是养济院的人,便也就不说什么了。
“你们各家选一个家主和我进屋学习规矩。”
吏员对众人吩咐了一声,随后便走进了身后的一间混凝土平房内。
各家见状,分别推出各家男人前往里面学习。
&em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