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难攻略 第640节(1/3)
夏原吉不担心吕宋一地的事情,他是担心吕宋的做法被各地效仿,而这种风气并不太适合治理复杂的地方。
若是在海上还好说,大明藩国众多,可补给的地方也很多,对于一些沿海城镇的叛乱,也可以依仗坚船利炮来进行镇压。
不过这种事情如果发生在三宣六慰、云桂等地势复杂的地区,那就另当别论了。
“你这么说也有几分道理……”
朱高煦放下茶杯,思考过后才说道:“以此为借口,将许柴佬和蒋贵二人今年的考核评为乙等吧。”
“这……太轻了吧?”郭资忍不住开口,夏原吉也皱着眉头。
“在他们的经营下,朝廷和吕宋百姓都获得了好处,苛责太甚也不好。”
朱高煦不想继续这个话题,见状的夏原吉和郭资也只能无奈叹气。
不多时,他们便改换方向,讨论起了关于西南的问题……
第421章 坝上江南
“噼里啪啦——”清晨,随着爆竹声唤醒了整片天地,大明朝的新年如期而至。
相较于中原与江南的热闹,一些鲜有汉人足迹的地方,也开始以汉家习俗过起了新年。
西江,此地位于云南西陲,坐落在干崖府前往蛮莫县中间的河谷中。
它曾经的名字叫做古剌寨,生活着数百名泰族白衣。
不过随着明军平定刀干孟结束,这里的数百名泰族白衣便自然而然的成为了大明直辖的百姓。
作为云南通往缅中平原的必经之地,这里被干崖宣慰使王瑄用心经营,逐渐繁荣起来。
那些遭受流放的靖难罪臣,便有不少人被流放此地,成为当地百姓。
正因如此,在他们这群文绉绉的罪民到来后,古剌有了一个新的名字……西江。
西江虽然只是一个集镇,可大明在这里投入的资源并不少,许多白衣也都被招抚到这里生活居住。
数千西江百姓中,有大半是靖难被发配到此地的汉人,剩下的则是白衣和其它民族。
正因有了这些多种多样的民族,西江的建筑风格也显得多姿多彩,并在融合汉人及各种民族建筑风格后,形成了独属当地的建筑风格。
西江集镇那白墙黛瓦、飞檐翘角的建筑风格,既有中原建筑的古朴,又有边陲的民族特色。
往集镇外眺望,曾经作为战场的数万亩树丛已经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一大片农田。
农田还未种植什么作物,不然绿油油一片看去,想来是十分悦目的。
“应有梦,勿忘乡,流连……”
好似江南的诗词韵味突然出现,在山林四周传播开来。
山下的水泥路上,几名汉人打扮,皮肤黝黑的少年人闻声看去,却见不远处的半山佛寺乌泱泱一群儒生,此刻正在吟诗作对,讨论着与新年无关的内容。
“江淮你看看,这些人又开始了,都来到这边那么多年了,还想着回去啊?”
水泥路上双手抱胸的少年忍不住吐槽,站在他一旁,略有几分秀气的少年则是看向佛寺,轻笑道:
“高观,你之前从蛮允迁过来的时候也寻死觅活的,蛮允到这里二百里都不曾有,这群江南人迁徙而来,离家数千里,想家也正常。”
两名少年虽然汉人打扮,但略带口音的官话却暴露了他们少民的身份。
不过在这大明西南边陲之地,各家各户都自称大明百姓,倒没有特别强调民族的情况。
这样的现象,是都指挥同知王瑄在早年间硬性要求的,但凡有人违反被检举,都会被惩处罚金,并且金额不少。
长此以往,在过去近十年时间里,鲜有人敢于触犯这些规则。
即便去年腊月,各地衙门宣布解除禁令,但长时间的规则下,众人已经不会去强调民族问题了。
这样的情况,加上王瑄对当地的官学开办,使得大部
若是在海上还好说,大明藩国众多,可补给的地方也很多,对于一些沿海城镇的叛乱,也可以依仗坚船利炮来进行镇压。
不过这种事情如果发生在三宣六慰、云桂等地势复杂的地区,那就另当别论了。
“你这么说也有几分道理……”
朱高煦放下茶杯,思考过后才说道:“以此为借口,将许柴佬和蒋贵二人今年的考核评为乙等吧。”
“这……太轻了吧?”郭资忍不住开口,夏原吉也皱着眉头。
“在他们的经营下,朝廷和吕宋百姓都获得了好处,苛责太甚也不好。”
朱高煦不想继续这个话题,见状的夏原吉和郭资也只能无奈叹气。
不多时,他们便改换方向,讨论起了关于西南的问题……
第421章 坝上江南
“噼里啪啦——”清晨,随着爆竹声唤醒了整片天地,大明朝的新年如期而至。
相较于中原与江南的热闹,一些鲜有汉人足迹的地方,也开始以汉家习俗过起了新年。
西江,此地位于云南西陲,坐落在干崖府前往蛮莫县中间的河谷中。
它曾经的名字叫做古剌寨,生活着数百名泰族白衣。
不过随着明军平定刀干孟结束,这里的数百名泰族白衣便自然而然的成为了大明直辖的百姓。
作为云南通往缅中平原的必经之地,这里被干崖宣慰使王瑄用心经营,逐渐繁荣起来。
那些遭受流放的靖难罪臣,便有不少人被流放此地,成为当地百姓。
正因如此,在他们这群文绉绉的罪民到来后,古剌有了一个新的名字……西江。
西江虽然只是一个集镇,可大明在这里投入的资源并不少,许多白衣也都被招抚到这里生活居住。
数千西江百姓中,有大半是靖难被发配到此地的汉人,剩下的则是白衣和其它民族。
正因有了这些多种多样的民族,西江的建筑风格也显得多姿多彩,并在融合汉人及各种民族建筑风格后,形成了独属当地的建筑风格。
西江集镇那白墙黛瓦、飞檐翘角的建筑风格,既有中原建筑的古朴,又有边陲的民族特色。
往集镇外眺望,曾经作为战场的数万亩树丛已经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一大片农田。
农田还未种植什么作物,不然绿油油一片看去,想来是十分悦目的。
“应有梦,勿忘乡,流连……”
好似江南的诗词韵味突然出现,在山林四周传播开来。
山下的水泥路上,几名汉人打扮,皮肤黝黑的少年人闻声看去,却见不远处的半山佛寺乌泱泱一群儒生,此刻正在吟诗作对,讨论着与新年无关的内容。
“江淮你看看,这些人又开始了,都来到这边那么多年了,还想着回去啊?”
水泥路上双手抱胸的少年忍不住吐槽,站在他一旁,略有几分秀气的少年则是看向佛寺,轻笑道:
“高观,你之前从蛮允迁过来的时候也寻死觅活的,蛮允到这里二百里都不曾有,这群江南人迁徙而来,离家数千里,想家也正常。”
两名少年虽然汉人打扮,但略带口音的官话却暴露了他们少民的身份。
不过在这大明西南边陲之地,各家各户都自称大明百姓,倒没有特别强调民族的情况。
这样的现象,是都指挥同知王瑄在早年间硬性要求的,但凡有人违反被检举,都会被惩处罚金,并且金额不少。
长此以往,在过去近十年时间里,鲜有人敢于触犯这些规则。
即便去年腊月,各地衙门宣布解除禁令,但长时间的规则下,众人已经不会去强调民族问题了。
这样的情况,加上王瑄对当地的官学开办,使得大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