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难攻略 第667节(1/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宗规》你看了吧?”

      朱棣示意朱权坐下,同时询问他对《宗规》的看法。

      朱权倒没有那些哥哥弟弟那么暴虐,因此对于《宗规》,他并不怎么上心,也不觉得苛刻。

      “人在军中便有军法约束,在民间便有律法约束,那宗室子弟也自然要有东西约束,臣弟不觉得《宗规》有什么问题。”

      朱权毕竟站在朱高煦那边,既然没有侵害自己的利益,那自然要帮朱高煦说好话。

      “之前老二说要把你移藩大同,你是怎么想的?”

      朱棣询问朱权,朱权闻言也知道朱棣到底在想什么了。

      如今瓦剌、鞑靼接二连三的遭受重创,七八年内是掀不起什么风浪了。

      另外,由于北京营造完毕,迁都自然势在必行,因此在大宁城就藩的自己,便成为了可以威胁到京城的存在,毕竟洪武、永乐年间并没有大规模修建长城,即便修建,也多是夯土构建,并不牢固。

      朱权手中护卫虽然只有五千多人,但这么短的距离,也能做不少事情了。

      朱高煦将朱权移藩大同,主要是大同和北京之间有居庸关,即便日后宁藩作乱,也不会威胁到北京。

      不过相比较朱高煦,朱棣对藩王的防备要更甚,他担心的不是宁藩威胁到京城,而是担心宁藩带着工匠,给草原带去火器的技术。

      因此他的询问,多少带着些目的。

      朱权了解后,想了想便开口说道:“臣弟如今而立之年,还能上马征战。”

      “若是可以,臣弟想去关中、亦或者陇西之地。”

      朱权主动提及西北,但朱棣一听又有些不好意思。

      西北确实因为民族成份而容易发生叛乱,但那地方之所以容易发生叛乱,主要还是资源不足导致的。

      各民族争夺土地资源闹出矛盾,从而引发叛乱。

      虽然经过朱高煦内迁数十万色目、蒙古人进入河南、山西、四川生活,又迁徙十余万汉人前往陇西生活,将延安一带陕北百姓迁入关中,但当地的叛乱规模并没有比以前小。

      这样资源不足的地方,自然会十分贫瘠。

      把靖难、北征都立下功劳的朱权移藩到西北之地,朱棣确实做不出这种事情。

      “这件事情……我还是回南京后再做决定吧,你明日先率王府护卫返回大宁好好休息,多照顾身体,日后我不一定能来北边看你了。”

      朱棣交代着朱权,不忘关心起他的身体。

      不过相比较他,朱权反倒更关心朱棣的身体,毕竟他们这一代的前几个哥哥都是三四十就薨逝了,五十二岁的朱棣,毫无疑问是二十多个兄弟里最高寿的存在。

      “四哥也要多多注意圣体,臣弟告退。”

      朱权叫了一声四哥,这让朱棣更不好意思把他移藩到西北了。

      摸了摸大胡子,他最终决定把这个锅让给别人背。

      “老二,你十七叔这件事,看样子还是得你来办啊……”

      第436章 春风吹又生

      “这就是京城啊……”

      十月初,南京城江东门码头上,第一次走出云南的江淮,面对着热闹而又繁华的码头,心中感受到了一种震撼。

      在码头上,他看到了无数停留的船只和货物,也看到了数以百计的船夫们正在忙碌地搬运货物。

      他看见许多在码头摆摊的小贩,叫卖声此起彼伏,也看到了一些商人协商生意。

      在这里,即便是码头贩卖力气的力夫,也是穿着得体,不会像在村里一样,赤膊上身。

      占地数百亩的码头被水泥抹平,干净整洁,还有专门打扫卫生的一些老妇。

      江淮感到这里的一切都太不真实了,只觉得自己仿佛置身于一个梦境中。

      跟着队伍,他继续往前走,看到了一些摊位,摆放着各种各样的物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