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难攻略 第671节(2/3)
人。
永乐新政开始后,两京设十五名监察御史,各省各设十名监察御史,监察御史抬品级为正六品。
监察御史之下,又有正八品巡察御史,日常职责就是巡察地方各县镇村,每名监察御史下有二十到三十人不等的巡察御史。
也就是说,当下的都察院已然成为一个庞大的机构,尤其是两千余名巡察御史,几乎就是各地贪官污吏头顶悬着的利刃,时不时就会落下。
要知道当下的大明经过了几次开疆拓土,但治下也不过才一千六百余县罢了。
对于两千多名巡察御史来说,这一千六百余县根本不够分,要么就是多人一组调查府治,要么就是分散开来,去巡察下面的集镇、乡村。
巡察御史有自己的任务,两年没有成绩就会被调派地方为官。
正因如此,这两千多名巡察御史为了完成任务,只能在地方上来回调查,地方官员也将他们称之为疯狗。
“这群人一直弹劾巡察制度,你觉得是巡察制度不好,还是他们害怕?”
春和殿内,朱高煦坐在位置上端起茶杯询问面前的夏原吉。
作为吏部尚书的夏原吉闻言颔首:“巡察制度是好的,但您给他们下任务,每两年必须达标,这就容易造成冤假错案。”
“这样的气氛,让各地官员人人自危,从而做事小心谨慎,偏向保守。”
“不过……”夏原吉顿了顿,又补充道:“这样的风气,对于百姓来说倒是一件好事,就是不知道能维持多久。”
他觉得巡察制度有利有弊,朱高煦也是这么觉得的,因此他抿了一口茶水后便放下茶杯道:
“任何政策执行不好都是双刃剑,因此我才会在巡察御史弹劾后,设置京审制度。”
“虽然麻烦繁琐,但总归能减少部分冤假错案。”
京审制度,就是派京城官员前往地方,在某段时间提审官吏,经过调查后判定是否违反《大明律》。
如果没有,属于冤假错案,那弹劾的巡察御史就会遭受惩罚,一般就是降职一级。
当然,如果被弹劾的人背景大,能把京城派来的人也给收买,那巡察御史便要遭受委屈,因此京审制度中派遣的官员,通常都是比较正直,与任何党派没有关联的官员。
“过去几年里,浙江、江西的官员胥吏被弹劾不在少数,大多都已经缉拿归案,而他们空悬的位置,也由新政官员顶替。”
“你帮我算算,现在浙江与江西,有多少官员是支持新政的,有多少是反对的?”
朱高煦询问夏原吉,夏原吉闻言却不假思索的回应道:
“其实官员们都支持朝廷的新政,但他们却不能明目张胆的支持。”
“朝廷要扫除天下胥吏,本意也就是扫除地方上的豪强士绅。”
“对于流官来说,他们治理地方最大的阻碍,其实也是这群人。”
“不过要是朝廷没能清扫干净,被抓住把柄的官员们,难免会后怕。”
夏原吉的意思挺简单,那就是地方官员和地方豪强士绅有勾结,互相有把柄是正常的。
现在朝廷新政的推行,是要一杆子的把地方官员和豪强士绅都打死,所以阻力比较大。
可如果改换方向,只打死地方上的豪强士绅,让皇权可以下到乡镇,同时保留地方官员的一切,那地方官员自然会选择支持朝廷。
如果一开始就这样做,那新政早就在大明全面推行了。
这一点,朱高煦自然也知道,但他可不准备和这群地方官员妥协。
就洪武年间的几场大案来说,朱高煦发现对官员越妥协,他们只会越来越蹬鼻子上脸。
老朱的南北榜案本意是不想闹大,结果这群人就以为老朱不行了。
事实证明,老朱当时确实不太行了,但之所以这群人敢于跳梁,还不是因为老朱多年没有对他们下手,一直在整理淮西勋贵的事情。
但凡老朱对
永乐新政开始后,两京设十五名监察御史,各省各设十名监察御史,监察御史抬品级为正六品。
监察御史之下,又有正八品巡察御史,日常职责就是巡察地方各县镇村,每名监察御史下有二十到三十人不等的巡察御史。
也就是说,当下的都察院已然成为一个庞大的机构,尤其是两千余名巡察御史,几乎就是各地贪官污吏头顶悬着的利刃,时不时就会落下。
要知道当下的大明经过了几次开疆拓土,但治下也不过才一千六百余县罢了。
对于两千多名巡察御史来说,这一千六百余县根本不够分,要么就是多人一组调查府治,要么就是分散开来,去巡察下面的集镇、乡村。
巡察御史有自己的任务,两年没有成绩就会被调派地方为官。
正因如此,这两千多名巡察御史为了完成任务,只能在地方上来回调查,地方官员也将他们称之为疯狗。
“这群人一直弹劾巡察制度,你觉得是巡察制度不好,还是他们害怕?”
春和殿内,朱高煦坐在位置上端起茶杯询问面前的夏原吉。
作为吏部尚书的夏原吉闻言颔首:“巡察制度是好的,但您给他们下任务,每两年必须达标,这就容易造成冤假错案。”
“这样的气氛,让各地官员人人自危,从而做事小心谨慎,偏向保守。”
“不过……”夏原吉顿了顿,又补充道:“这样的风气,对于百姓来说倒是一件好事,就是不知道能维持多久。”
他觉得巡察制度有利有弊,朱高煦也是这么觉得的,因此他抿了一口茶水后便放下茶杯道:
“任何政策执行不好都是双刃剑,因此我才会在巡察御史弹劾后,设置京审制度。”
“虽然麻烦繁琐,但总归能减少部分冤假错案。”
京审制度,就是派京城官员前往地方,在某段时间提审官吏,经过调查后判定是否违反《大明律》。
如果没有,属于冤假错案,那弹劾的巡察御史就会遭受惩罚,一般就是降职一级。
当然,如果被弹劾的人背景大,能把京城派来的人也给收买,那巡察御史便要遭受委屈,因此京审制度中派遣的官员,通常都是比较正直,与任何党派没有关联的官员。
“过去几年里,浙江、江西的官员胥吏被弹劾不在少数,大多都已经缉拿归案,而他们空悬的位置,也由新政官员顶替。”
“你帮我算算,现在浙江与江西,有多少官员是支持新政的,有多少是反对的?”
朱高煦询问夏原吉,夏原吉闻言却不假思索的回应道:
“其实官员们都支持朝廷的新政,但他们却不能明目张胆的支持。”
“朝廷要扫除天下胥吏,本意也就是扫除地方上的豪强士绅。”
“对于流官来说,他们治理地方最大的阻碍,其实也是这群人。”
“不过要是朝廷没能清扫干净,被抓住把柄的官员们,难免会后怕。”
夏原吉的意思挺简单,那就是地方官员和地方豪强士绅有勾结,互相有把柄是正常的。
现在朝廷新政的推行,是要一杆子的把地方官员和豪强士绅都打死,所以阻力比较大。
可如果改换方向,只打死地方上的豪强士绅,让皇权可以下到乡镇,同时保留地方官员的一切,那地方官员自然会选择支持朝廷。
如果一开始就这样做,那新政早就在大明全面推行了。
这一点,朱高煦自然也知道,但他可不准备和这群地方官员妥协。
就洪武年间的几场大案来说,朱高煦发现对官员越妥协,他们只会越来越蹬鼻子上脸。
老朱的南北榜案本意是不想闹大,结果这群人就以为老朱不行了。
事实证明,老朱当时确实不太行了,但之所以这群人敢于跳梁,还不是因为老朱多年没有对他们下手,一直在整理淮西勋贵的事情。
但凡老朱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