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难攻略 第686节(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而大量挤进庙堂,这放在眼下来看不是什么大事,但放在十几年后就不行了。

      新政派一家独大,这不利于日后朱高煦控制庙堂。

      因此,只要浙西派老实接受新政,那朱高煦还可以准许他们存活下去。

      不过这个的存活前提是浙江胥吏必须更替,不然以这群虫豸治理浙江,朝廷永远无法真正将浙江治理好。

      “今日是一个好日子,下东洋返回,代表着朝廷与东洲航道自此通畅。”

      “除此之外,广西改土归流也在如火如荼进行,江西新政推行渐入佳境……”

      坐在金台上,朱棣举杯回应了群臣,末了才道:

      “我爹还在世时,便派我大哥懿文太子前往北方考察洛阳与长安,只是因为我大哥福薄而终。”

      “新朝开始后,我便选北平为北京,而今北京已经彻底完工,北京城足以容纳数十万百姓及官员。”

      “故此,我决意明年开始迁都事宜,同时效仿我父亲,行两京制……”

      朱棣借口朱元璋来施行两京制度,而这也是有迹可循的。

      朱元璋在洪武元年便将开封设为大明北京,将应天府设为南京,只不过由于后来朱元璋渐渐心向洛阳和长安,遂在洪武十一年撤销了开封北京的封号。

      虽然这套两京制没有真正实行,但十一年时间已经不久,用作借口也不会被诟病。

      “陛下,此事是否需要再考虑一下……”

      群臣之中,几名御史起身作揖询问,同时引经据典道:

      “两汉隋唐虽然有五都之称,但五都主要是大城池,而非京畿,也非直隶。”

      “况且,五都距离不过千余里,而国朝南京到北京却足足有近二千里。”

      “唐有东都西都,无非因为关中无法养活百姓,所以才需要时常出巡东都,可国朝南京富饶,反倒是北京才贫瘠,迁都于理不合啊……”

      几名御史说的头头是道,朱棣却听得十分头疼。

      “朝廷当下的敌人在北方,偏居江南,不是长久之事,况且我爹也说过,江南地薄,当另择国都。”

      朱棣搬出了朱元璋,这下御史们无话可说了。

      说实话,如果不是江南体量太大,必须要留着南京来控制江南直隶州、府城池,朱棣都不准备保留南京这个编制。

      “朝廷前往北京遥远,那南京四周直隶州也不好管辖,不若设三司如何?”

      突然有人开口建议,朱棣与朱高煦一听立马黑线。

      老朱之所以把南直隶拆成十几个直隶州府,为的就是方便控制南直隶,要是真的设一個三司来管辖,那以后这地方一定会团结起来和朝廷争锋相对。

      中枢和地方的争斗从秦朝开始就已经存在,只有十几个直隶州府的南直隶,才是一个合格的钱袋子。

      “南直隶州府一样归属京城直辖,此事不容再议!”

      朱棣终止了这个话题,将明年迁都定为主调。

      群臣见状,仍然想要争取,但却在朱高煦和朱棣的目光中无奈落座。

      一个小插曲结束,国宴也继续起了流程。

      直到黄昏暮鼓作响,国宴才缓缓散去,而朱棣与朱高煦也乘坐步舆返回了乾清宫。

      两父子下了步舆,走入乾清宫内,感受到殿内的暖意后,朱棣才开口道:

      “明年我先带六部左侍郎和各衙门半数班子前往北京,你继续留守南京,等北京步入正轨,你再北上。”

      “这群老蛮子还想让南直隶设三司,还真是贼心不死……”

      朱棣对朝臣提出南直隶设三司触动很大,一旦有了三司就等同南直隶和京城之间多了一个衙门,这是朱棣不容许的情况。

      “南京不能裁撤,日后等北方稍定,朝廷的重心必然还得回到江南来,毕竟朝廷日后的方向以南方为主。”

      朱高煦说出自己的看法,朱棣闻言皱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