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难攻略 第699节(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sp;两方算下来,大明的煤炭开采量太少,人口却是英国的两倍还多。

      在煤炭占据燃料市场前,木柴是百姓为数不多的燃料之一。

      想要恢复生态,就得解决燃料问题,因此煤炭产量提升,必须提上日程。

      江南没有树林没有什么,可北方如果没有树林,那风沙就会不断向南推进,而草方格对于大明朝的许多百姓来说,那也是燃料,也是可以喂食牲畜的草料。

      朱高煦如果没有记错,北京地区的风沙在元代以前还不算明显,虽然刮沙尘暴,但并不频繁。

      从元代开始,由于蒙古人的放牧,以及汉人为了生活的砍伐,加上世界范围的气温下降,草原上的沙漠面积开始不断扩大。

      明代的二百七十六年时间里,除了前七十一年因为朱元璋、朱棣的一些植树工程让北平鲜少被沙尘暴入侵外,其余二百零五年时间里,北京遭受沙尘暴的频率不可谓不高。

      朱高煦记得明代北京遭遇了一百多次沙尘暴的袭击,其中大部分都在正月到四月间。

      其中嘉靖二十年以前频率不算高,一百八十年时间里不过四五十次,但后续一百零二年时间里,由于小冰河期降临,全球气温骤降,因此共出现沙尘天气记录八九十次。

      别说从江南前往北京的官员,就连朝鲜、安南等国前来朝拜的使臣都把北京恶劣的环境写在书中。

      这样的环境,如果朱高煦现在开始改变,让煤炭走入千家万户中,让煤炭价格不再是那么昂贵,那么百姓自然不会去大范围的砍伐树木,反而会为了美观去种植花花草草。

      想到这里,朱高煦将脚步放慢下来,并调转马头走入了乡间小道中。

      这个时节,多有孩童在道路上玩耍。

      瞧见朱高煦他们这群人,不免好奇打量,同时羡慕的看着他们所乘骑马匹。

      路过一些村镇,朱高煦都会下马走入其中打量。

      这些村镇的房屋修建不算好看,但绝不简陋,村中水井、牌坊也一应俱全。

      作为村吏的各村里长、粮长早就知道朱高煦要经过运河,因此得知有大队人马到来,他们便连忙走出村吏所,与朱高煦他们嘘寒问暖起来。

      朱高煦从中聊了聊,不过却套不出什么有用的消息。

      即便询问百姓,百姓们也说日子滋润,比以前好了很多。

      对于这句话,朱高煦自然是相信的,但这个所谓的“好”得看与什么比较,又是什么标准。

      洪武年间的大明虽然经过老朱的大基建而焕发生机,但总体来说还是封建时代下的百姓生活。

      朱高煦的新政推行,吏员下乡,就是为了让百姓生活更进一步变好,同时理清楚税收,让钱用到实处去。

      几个乡镇的探索,并没能给朱高煦很好的回复。

      扬州本就是鱼米之乡,当地的百姓想要吃好喝好再简单不过,毕竟光是疏通运河,每年就需要招募数万人,算下来十二个月里,起码有上百万人次参与疏通运河的工作,赚些钱再容易不过。

      相比较之下,那些没有太多大工程的地方,想要打工谋取生路就比较困难了。

      这其中,朱高煦主要担心的还是西北地区。

      “煤炭、铁路、蒸汽机……”

      返程的路上,朱高煦呢喃着这些东西,他清楚只有这些东西,才能让大明更上一层楼,让百姓的生活过得更好。

      工业革命的前期,朝廷和资本对工人的压榨不用过多赘述。

      自己能做的,就是在这一阶段监督好下面的人,让大明朝提早渡过这段艰苦的转型期……

      第455章 人在囧途

      “前面让一让!让一让!”

      二月初,在南边部分地区已经回暖的时候,北方依旧带着寒意,因此来往行人都穿着十分厚实。

      不过与其说是行人,倒不如说是工人。

      随着朱高煦他们进入山东境内,街道上的人口渐渐变多了起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