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难攻略 第728节(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至于车里府,朱高煦倒是没有更改地名,毕竟后世的地名也是傣语汉译的称呼,而且当地没有什么汉地名,想通篇修改着实有些困难。

      “云南改土归流后,下一步应该就是三宣十慰了吧?”

      亦失哈收起地图,好奇询问一声,但朱高煦却摇了摇头。

      “云南的少民数量还没统计出来,但不会少于四百万。”

      “想要同化这块地方,起码要再迁徙二三百万人前来,这在火车没有修通前,是需要好几代人努力才能做到的事情。”

      “三宣十慰这块地方面积比云南还要大,其中人口比云南只多不少。”

      “云南都短时间内吃不消,更何谈三宣十慰呢?”

      “不过对于这块地方,倒是可以效仿太祖治云南,在三宣十慰各地的重要山口设置卫所,以此方便日后朝廷对当地改土归流。”

      “当然了,这件事得等云南安定下来后再做决定,现在最主要的还是消化好云南、贵州、广西、交趾这些地方。”

      “贪多嚼不烂,先把能嚼烂的嚼烂了,再进一步对三宣十慰着手布置也不晚。”

      朱高煦深吸一口气,目光看着眼前的奏疏,略有几分忧虑。

      “二十年,二十年的时间就足够……”

      第471章 西南事终

      “这就是天朝的火车吗……”“呜呜——”

      刺耳的汽笛声响起,看着远处一辆火车拉拽数节车厢的货物向东方行驶,被足利义嗣派来大明参加即位大典的足利义教内心充满震撼。

      满载货物的火车速度并不比马车快多少,可这种不需要马匹就能拉拽数十万斤货物的存在,对于各国使臣来说只存在于神话中。

      通往天津的官道上,先后离去的各国使臣都看到了一辆又一辆的火车,有的时候就连他们也怀疑,大明朝是不是真的是上天之子。

      “总有一天,我们也要造出这样的东西!”

      一时间,日本、朝鲜、暹罗、满剌加、占城、甘孛智等国的使臣纷纷许下了这样的豪言。

      中原向来是四周的风向标,对于大明朝的政策,各国毫无疑问都会耗费大力气去研究。

      从一开始的火器、宝船,再到现在的火车,他们只感觉自己需要学习的东西越来越多。

      带着震撼,他们抵达天津并乘船出海,向着自己的国家踏上归程。

      与此同时,整个大明也在稳步前进,通往南北的铁路在一点点的修建。

      从西南战争中走出的大明朝,利用东洲运送的金银不断铸币,并以基建的方式将新铸货币流通到百姓手上。

      大明朝的军费从一千八百万贯骤降一千四百万贯,省下来的四百万贯并没有存着,而是投入到了市场中。

      各省的工场如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尤其是北方的工场更是崛起十分迅猛。

      在民生与经济的高速发展中,一场不算大的战事也在蓄势待发。

      四月初三,朱棣率领燕山左卫,肇州左卫北上,大宁、渤海、辽东三个都司也各自集结兵马往海喇儿靠拢。

      三都司各自征募民夫,调派粮草,通过恼温江和陆路往海喇儿输送粮草。

      北京安定门外,上万骑兵旌旗招展,两班文武纷迭而至。

      马背上,朱棣眺望这支威武之师,尽管知道这次北征的耗费不浅,很有可能徒劳无功,但他还是决定北上,不给马哈木休养的机会。

      “爹,这次北征,您照顾好身体。”

      “是啊爹,您别太逞能了,朱能他们又不是不行。”

      战马跟前,朱高炽与朱高燧这俩人虽然没有参与这一战,但他们却提心吊胆,生怕朱棣熬不过去。

      要知道一身甲胄起码六十斤,以朱棣五十八岁的年纪,穿戴一身六十斤的甲胄在漠北奔走数千里,如何让人不担心?

      “老二,你看看他们这两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