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难攻略 第819节(2/3)
在这个过程中,他也渐渐明白了不少东西,判决也收敛了许多。
相比较江西,浙江方向就比较“残暴”了。
“传旨意,浙江犯案官吏及其三服俱发配交趾、云南各府,沿途押送官军胆敢私放者,俱五刑!”
寒冬十月浙江杭州城外,当身穿从四品官袍的江淮冷脸宣布了旨意,台下数千杭州城涉事官员及其亲眷纷纷露出了绝望的表情。
这只是杭州一城的贪官污吏及其亲眷,若是放眼整个浙江,整体数量则是令人瞠目结舌。
正如当下,随着江淮宣读了旨意并走出临时监牢的时候,一名官员便匆匆走来递上了一本文册。
“江参议,文册已经统计好了,请您阅览。”
“嗯。”江淮接过文册,而文册上书写着浙江十一府一散州七十五县的贪官污吏处理情况。
失察及行贿却无贪污罪刑的有三十二名官员,另有罪刑严重被王骥亲自判决斩首的六十七名官员,三百余名吏员。
末了,还有二千二百余名官员和一万六千余名吏员被判决流放交趾、云南。
若是算上其亲眷,数量则是在二十四万人左右。
三个多月时间,在王骥率领下,浙江承宣布政使司查获赃款八百六十余万贯,田亩一百二十万余亩,宅院三万余处,古董字画六十八箱,矿山七十六座。
虽然查出的贪官污吏比南直隶的少,可就财富来说,浙江官员的财富更多,尤其是一百二十余万亩耕地令人瞠目结舌。
仅是这批田地的价格,便已经超过了一千万贯。
“这文册我亲自拿给阁臣,你先退下吧。”
江淮看了一眼文册内容,心惊的同时也很快平复了心境,并对官员吩咐了起来。
官员闻言退下,江淮也乘坐马车返回了杭州的布政司衙门。
在这里,他看到了近五十岁的王骥。
兴许是在交趾协助平叛多年,他的气质不同于一般文官的气质,甚至可以说有些偏向武将。
高大的身材和那股生人勿进的气质,胆小一点的人看到他都不免两股战战,即便是江淮也会在见到他时莫名心虚。
“阁臣,浙江这边的文册已经出来了,虽说还有一些收尾的案子没有查完,但大体已经不影响什么了。”
江淮将文册递了过去,王骥接过翻开一看,不苟言笑的点了点头:
“好,浙江这边的收尾就交给你了,吏部那边的官员已经就任,你好好磨合磨合,然后把变卖宅院的钱粮用于浙江当地的建设,其余的钱粮与变卖耕田的钱粮上交朝廷。”
“江西那边,陆半山的手段虽然也算不错,但速度上还是慢了一些,我现在带两千京察官员驰援他,希望在清明前把江西的案子也结了。”
“至于湖广和福建我自有安排,你们只要治理好辖地就行。”
“你们的功劳,我会一字不落的写下呈上,不用担心。”
王骥将方方面面都交代了,而且也不提清流的事后报复,显然他并不准备和清流好好洽谈。
清流要洽谈,找皇帝就行,他只负责办事。
面对这样的人,江淮不免作揖道:
“虽说这群贪官污吏都已经被严惩,但还是有些漏网之鱼在游动,阁臣接下来还是需要小心。”
“你倒是有心,不过没有必要担心我。”王骥笑声爽朗,拿起文册便起身走向了后院。
见他离去,江淮毕恭毕敬的对他背影作揖行礼,不多时也走到了浙江布政使司为自己安排的办公小院。
他所擅长的并非是党争和查案,而是顺大势而为之。
在陇川时他是这么做的,在河南他也是这么做的,不同的是在河南时间太短,他还没来得及研究河南应该如何发展,就被调来了浙江。
尽管他不是浙江的一把手,但他依旧可以根据浙江的情况来想办法发展浙江的经济。
相比较江西,浙江方向就比较“残暴”了。
“传旨意,浙江犯案官吏及其三服俱发配交趾、云南各府,沿途押送官军胆敢私放者,俱五刑!”
寒冬十月浙江杭州城外,当身穿从四品官袍的江淮冷脸宣布了旨意,台下数千杭州城涉事官员及其亲眷纷纷露出了绝望的表情。
这只是杭州一城的贪官污吏及其亲眷,若是放眼整个浙江,整体数量则是令人瞠目结舌。
正如当下,随着江淮宣读了旨意并走出临时监牢的时候,一名官员便匆匆走来递上了一本文册。
“江参议,文册已经统计好了,请您阅览。”
“嗯。”江淮接过文册,而文册上书写着浙江十一府一散州七十五县的贪官污吏处理情况。
失察及行贿却无贪污罪刑的有三十二名官员,另有罪刑严重被王骥亲自判决斩首的六十七名官员,三百余名吏员。
末了,还有二千二百余名官员和一万六千余名吏员被判决流放交趾、云南。
若是算上其亲眷,数量则是在二十四万人左右。
三个多月时间,在王骥率领下,浙江承宣布政使司查获赃款八百六十余万贯,田亩一百二十万余亩,宅院三万余处,古董字画六十八箱,矿山七十六座。
虽然查出的贪官污吏比南直隶的少,可就财富来说,浙江官员的财富更多,尤其是一百二十余万亩耕地令人瞠目结舌。
仅是这批田地的价格,便已经超过了一千万贯。
“这文册我亲自拿给阁臣,你先退下吧。”
江淮看了一眼文册内容,心惊的同时也很快平复了心境,并对官员吩咐了起来。
官员闻言退下,江淮也乘坐马车返回了杭州的布政司衙门。
在这里,他看到了近五十岁的王骥。
兴许是在交趾协助平叛多年,他的气质不同于一般文官的气质,甚至可以说有些偏向武将。
高大的身材和那股生人勿进的气质,胆小一点的人看到他都不免两股战战,即便是江淮也会在见到他时莫名心虚。
“阁臣,浙江这边的文册已经出来了,虽说还有一些收尾的案子没有查完,但大体已经不影响什么了。”
江淮将文册递了过去,王骥接过翻开一看,不苟言笑的点了点头:
“好,浙江这边的收尾就交给你了,吏部那边的官员已经就任,你好好磨合磨合,然后把变卖宅院的钱粮用于浙江当地的建设,其余的钱粮与变卖耕田的钱粮上交朝廷。”
“江西那边,陆半山的手段虽然也算不错,但速度上还是慢了一些,我现在带两千京察官员驰援他,希望在清明前把江西的案子也结了。”
“至于湖广和福建我自有安排,你们只要治理好辖地就行。”
“你们的功劳,我会一字不落的写下呈上,不用担心。”
王骥将方方面面都交代了,而且也不提清流的事后报复,显然他并不准备和清流好好洽谈。
清流要洽谈,找皇帝就行,他只负责办事。
面对这样的人,江淮不免作揖道:
“虽说这群贪官污吏都已经被严惩,但还是有些漏网之鱼在游动,阁臣接下来还是需要小心。”
“你倒是有心,不过没有必要担心我。”王骥笑声爽朗,拿起文册便起身走向了后院。
见他离去,江淮毕恭毕敬的对他背影作揖行礼,不多时也走到了浙江布政使司为自己安排的办公小院。
他所擅长的并非是党争和查案,而是顺大势而为之。
在陇川时他是这么做的,在河南他也是这么做的,不同的是在河南时间太短,他还没来得及研究河南应该如何发展,就被调来了浙江。
尽管他不是浙江的一把手,但他依旧可以根据浙江的情况来想办法发展浙江的经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