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难攻略 第829节(2/3)
sp;在他离开的同时,一名身材高大的官员也与他擦肩而过出现在了武英殿内。
他的出现让正殿的徐硕等人侧目注意,然而他只是作揖行礼,随后走到了偏殿前作揖道:“请公公代为通传,殿阁大学士王骥回京述职。”
“王骥?”听到这个名字,徐硕等人眼底露出诧异。
王骥居然回了北京,而且他们还没有得到消息。
“陛下,殿阁大学士王骥回京述职。”
“宣!”
殿内,朱高煦的声音作响,王骥也持着笏板走入偏殿内并五拜三叩道:
“臣王骥,参见陛下,陛下千秋万岁……”
“场面话就不用说了,起来赐座。”
朱高煦威严的声音响起,王骥也毕恭毕敬的起身,并坐在了两名太监抬来的椅子上。
他抬头看向了皇帝,不免有些诧异。
距离他上次见对方已经过去二十一年,他自己也从二十八岁变成了半百的老人。
他本以为皇帝也是如此,只是当他看到对方时,实际四十八岁的朱高煦看上去却只有三十多岁。
不过仔细想想,这位年轻时似乎就长得比较老成,比较耐老也正常。
“你出巡地方二十余年,累功甚高,我本意是准备授你爵位,但仔细想想又担心令你太过引人注目,所以暂时搁置。”
朱高煦说出自己的想法,他想让王骥以勋臣身份入阁,如此一来也算开了先例,日后便不会发生南明那种不让勋臣入阁的事情。
“臣何德何能,陛下不必担心微臣。”
王骥这次是真的受宠若惊了,大明朝文官获爵的人并不多,整个永乐、洪熙朝也就一个孙铖罢了。
虽然孙铖能力不如庙堂之上的大部分人,但奈何孙铖从吉林城就跟着皇帝,有军功的同时获爵倒也不奇怪。
自己虽然也有军功,但交趾土人战力并不强,只是比较难缠罢了,所以他也没有觉得仅凭驻跸交趾的功劳就能获得爵位。
“殿阁有你,朕也能稍稍放心许多,爵位的事情你也不用妄自菲薄,朕说你可以,你自然就可以。”
朱高煦这般说着,同时也考校道:“你觉得,朝廷眼下的局面如何?”
“臣以为,虽有皮藓之患,但不成大碍。”
王骥如实汇报,不过他又补充道:“当然,这是指在陛下的治下。”
他的话算隐晦,却也很容易听出来,那就是没有了朱高煦的存在,皮藓之患就不一定仅仅是皮藓之患了,而这也是朱高煦一直所担心的。
如今的大明,毫无疑问是封建帝制的巅峰时期,而将封建帝制推上巅峰的不是别人,正是他本人。
正因如此,在以皇帝个人意志为主的这个时期,他的决策决定了大明是在上升还是在下降。
大明的国力在洪熙年间无疑达到了一个巅峰,而国内矛盾也被朱高煦施展手段解决。
不管是南北百姓,又有谁会说当今不是盛世,当今天子不圣明?
这是值得夸赞的事情,也是值得担忧的事情。
朱高煦已经四十八岁,没人知道他还能在位多少年。一旦他去世,那现有的许多政策是否还能维持,新君的手段是否能如当下般威压天下,这些都是不安定的因素。
王骥没有与朱瞻壑直接交流沟通过,所以他并不知道作为太子的朱瞻壑实际能力。
但在他看来,类似朱高煦这样的人恐怕很难再出现了,即便后世之君再怎么优秀,也很难超过他。
不管是谁即位,皇权都不可能保持当下的绝对控制力。
“让你入阁,主要是因为你在军事上的见解颇深,而内阁不仅仅要处理政务,也要处理军政。”
朱高煦瞥了一眼殿外,似乎看到了殿阁那四位大学士。
“他们算经济账是一把好手,但军事就不太行了。”
他的出现让正殿的徐硕等人侧目注意,然而他只是作揖行礼,随后走到了偏殿前作揖道:“请公公代为通传,殿阁大学士王骥回京述职。”
“王骥?”听到这个名字,徐硕等人眼底露出诧异。
王骥居然回了北京,而且他们还没有得到消息。
“陛下,殿阁大学士王骥回京述职。”
“宣!”
殿内,朱高煦的声音作响,王骥也持着笏板走入偏殿内并五拜三叩道:
“臣王骥,参见陛下,陛下千秋万岁……”
“场面话就不用说了,起来赐座。”
朱高煦威严的声音响起,王骥也毕恭毕敬的起身,并坐在了两名太监抬来的椅子上。
他抬头看向了皇帝,不免有些诧异。
距离他上次见对方已经过去二十一年,他自己也从二十八岁变成了半百的老人。
他本以为皇帝也是如此,只是当他看到对方时,实际四十八岁的朱高煦看上去却只有三十多岁。
不过仔细想想,这位年轻时似乎就长得比较老成,比较耐老也正常。
“你出巡地方二十余年,累功甚高,我本意是准备授你爵位,但仔细想想又担心令你太过引人注目,所以暂时搁置。”
朱高煦说出自己的想法,他想让王骥以勋臣身份入阁,如此一来也算开了先例,日后便不会发生南明那种不让勋臣入阁的事情。
“臣何德何能,陛下不必担心微臣。”
王骥这次是真的受宠若惊了,大明朝文官获爵的人并不多,整个永乐、洪熙朝也就一个孙铖罢了。
虽然孙铖能力不如庙堂之上的大部分人,但奈何孙铖从吉林城就跟着皇帝,有军功的同时获爵倒也不奇怪。
自己虽然也有军功,但交趾土人战力并不强,只是比较难缠罢了,所以他也没有觉得仅凭驻跸交趾的功劳就能获得爵位。
“殿阁有你,朕也能稍稍放心许多,爵位的事情你也不用妄自菲薄,朕说你可以,你自然就可以。”
朱高煦这般说着,同时也考校道:“你觉得,朝廷眼下的局面如何?”
“臣以为,虽有皮藓之患,但不成大碍。”
王骥如实汇报,不过他又补充道:“当然,这是指在陛下的治下。”
他的话算隐晦,却也很容易听出来,那就是没有了朱高煦的存在,皮藓之患就不一定仅仅是皮藓之患了,而这也是朱高煦一直所担心的。
如今的大明,毫无疑问是封建帝制的巅峰时期,而将封建帝制推上巅峰的不是别人,正是他本人。
正因如此,在以皇帝个人意志为主的这个时期,他的决策决定了大明是在上升还是在下降。
大明的国力在洪熙年间无疑达到了一个巅峰,而国内矛盾也被朱高煦施展手段解决。
不管是南北百姓,又有谁会说当今不是盛世,当今天子不圣明?
这是值得夸赞的事情,也是值得担忧的事情。
朱高煦已经四十八岁,没人知道他还能在位多少年。一旦他去世,那现有的许多政策是否还能维持,新君的手段是否能如当下般威压天下,这些都是不安定的因素。
王骥没有与朱瞻壑直接交流沟通过,所以他并不知道作为太子的朱瞻壑实际能力。
但在他看来,类似朱高煦这样的人恐怕很难再出现了,即便后世之君再怎么优秀,也很难超过他。
不管是谁即位,皇权都不可能保持当下的绝对控制力。
“让你入阁,主要是因为你在军事上的见解颇深,而内阁不仅仅要处理政务,也要处理军政。”
朱高煦瞥了一眼殿外,似乎看到了殿阁那四位大学士。
“他们算经济账是一把好手,但军事就不太行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