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难攻略 第834节(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看到后摸摸下巴道:

      “你看,这些個耕君都不怕酷热,俺怕个甚?”

      “耕君?”太监愣了愣,他还从未听人如此称呼这群泥腿子。

      “怎么?你入宫前不是耕君家里的孩子?”

      朱祁钺不满看向他,似乎在嫌弃他不附和自己,而太监见状连忙点头道:

      “自然是,自然是,奴婢自小出生就与家中父母干活,后来实在养活不起,长得还算清秀,便被选为了天家奴婢,漂洋过海才得以见到殿下的天颜。”

      永乐过后,由于大明鲜少阉割战败孩童,所以太监常常是由朝鲜上贡而来。

      见这奴婢这么说,朱祁钺倒是有几分好奇:“且说你姓名。”

      “奴婢姓王名焘,今年一十四岁,殿下尽管叫奴婢小焘子便行。”

      王焘卑躬屈膝的说着,朱祁钺却不满道:“大丈夫行不更名坐不改姓,王焘便王焘,却叫什么小焘子,跟个狗儿名字一样,莫不是没了裤裆那二两玩意便不是个丈夫了?”

      “且不见我太爷爷身边那王彦、郑和,我爷爷身边那亦失哈,这三个哪个不是大丈夫?”

      “额……”王焘被朱祁钺这三言两语说的不知道该怎么回答,自他当了太监以来,还真的没人对他这么说过。

      不管是在大明宫还是在哪,旁人只管他叫没卵的玩意,哪有这般豪言壮语。

      “少了二两肉有如何,那些庙堂上的老蛮子还不如俺刚才所说那三人。”

      “日后随着俺,且多读些书,太监也不乏大丈夫大英雄,瞧你献媚那模样,丑不丑?”

      朱祁钺不满的骂着,但这些话在王焘耳中听着,心里却暖洋洋的,不由得连脊背都打直了。

      “是,奴婢日后一定活得像个大丈夫,不丢殿下的脸面。”

      “嗯,就得这样!”朱祁钺见王焘打直了脊背,这才高兴的拍拍他的肩膀,随后拿起书本继续看起了书。

      马车继续向着北京驶去,随着时间推移,最终赶在午时前抵达了安定门。

      高大的城门下被木栅栏分出五个出口,每个出口宽一丈,经过检查后才能放行,朱祁钺也毫不例外。

      检查过后,马车便进入了北京。

      传至洪熙年间,许多曾经稀罕的商品都已经变得便宜,例如玻璃、钟表、布匹,花卉等商品要么就是可以批量生产,要么就是因为交通运输的提高而普及。

      街道上干净整洁,四轮马车、黄包车、两轮和三轮的自行车比比皆是。

      当然,相比较前者,自行车才是刚刚面世不到三年的产物,价格也比较昂贵,每辆高达三贯,是北京普通百姓三个月的收入,也是富人的玩物。

      人们来来往往,时不时可以看到街道上有着不少藩国商人行走。

      不同的是,在洪熙大阅兵后,南阳各国除满者伯夷以外,大部分国家都改为了佛教,开始效仿大明改革。

      不仅仅是他们,就连朝鲜和日本也开始原封不动的照抄大明的政策。

      朝鲜与日本分别在昆仑洲设置各自的都护府、将军府,将开采的黄金白银投入到了增加国家军事实力上,进而争取在昆仑洲获得更大的利益。

      二十余年的研究与学习,朝鲜与日本这两个冶铁技术更接近大明的国家成功仿造出了火绳枪。

      由于本国铁价昂贵,他们选择直接从大明购买熟铁回国制造军备。

      在洪熙十年,大明向日本出口的熟铁量达到了七百余吨,朝鲜也到了五百余吨之多。

      按理来说朝廷不应该贩卖铁料给这些国家,但朱高煦有自己的打算。

      朝鲜和日本这两个国家与东南亚国家不同,由于文化上更靠近大明,所以他们在研究上的韧性也是一样。

      大明一味的对他们封锁,只会让他们产生自己研发或生产的念头。

      既然如此,不如把一些资源放开,让他们习惯大明廉价而质量不错的铁料,从而忽视本国的冶铁生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