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难攻略 第871节(1/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例如孟养、孟垦等地,则是常年过于湿热,不太适合。”

      “仅这七个府,大约有民二百万,其中农户约八成,细算便是一百六十万,约三十万户。”

      “若是想要这七个府的百姓携手共富,朝廷可以给每户百姓定额五亩桑田,以此来种桑养蚕,贩卖生丝。”

      “不过想让百姓改稻为桑,还需要面对一个问题。”

      下放朱瞻壑为吏还是有好处的,一旦聊到他所熟悉的环境,他脑中便有一個大概的框架来构思,所以才能根据徐硕的建议来举一反三。

      见自家父亲示意自己说下去,朱瞻壑这才恢复了一些自信,同时对徐硕作揖道:

      “刚才徐尚书所言的每亩桑田养蚕生丝可出三匹丝绸,这是以成年的桑树桑叶产量来算的,可眼下云南并未有如此之多的桑树。”

      “桑树从苗种下,再到桑叶产量稳定,这个时间约三年左右,而西南的桑树苗也并不算多。”

      “当下除陇川外,便只有成都周围可以产出桑苗,成都产出多少,孤并不清楚,但陇川每年所产桑苗亦不过三十万株左右,顶多种植五万亩坡地。”

      “成都虽然自先秦便有种桑之说,但产出不会超过百万株。”

      “此外,这些桑苗也无法从成都运抵陇川,故此只能依靠陇川来发展云南桑田。”

      “即便当下陇川桑苗扩产,明年也不过能产出约百二十万株,顶多种植二十万亩坡地。”

      “桑苗扩产,需要开荒坡地,这需要钱粮及时间。”

      “此外,桑苗运拔出后,需要在两三日内便完成种植,期间还需要不断补水,不然以云南之气候,不消一日便会干枯而死。”

      “故此,朝廷只能下令各府百姓开荒坡地,而后从陇川、成都等地调拨桑种播种为桑苗,再由桑苗移植为桑树。”

      “这前前后后,没有五年时间是完不成的。”

      “那么这五年时间里,这三十万户百姓何以生存?朝廷是否有手段应对?”

      朱瞻壑毕竟在基层干过,权谋诡计他不行,但稳扎稳打关乎民生的事情他还是清楚的。

      从他对徐硕建议的质问来看,实际上杨士奇他们掐算的刚刚好。

      湖广铁路需要六年时间才通车,这六年时间刚好可以在湖广开荒坡地,种植桑种,引进织机开工。

      “殿下所言甚是,臣已经在奏疏上写了具体的治理措施。”

      徐硕毕恭毕敬行礼,而后继续道:“臣以为,可以每户开荒坡地二亩而拨粮二石,以此来让百姓积极开荒坡地,播种桑苗。”

      “桑苗虽然只需要百余万亩,但其它开荒的坡地却可以种植其余果蔬、亦或者朝廷之所缺橡胶。”

      “云南平原水田之籼粳稻亩产亦不过三百斤,而坡地之产量,每亩不过二百斤。”

      “若是朝廷传令每亩坡地开荒成功,另种下桑种、橡胶树种并长成便拨粮二石,必不会缺少百姓开荒播种。”

      “此番政策,不仅能将人口向滇西、滇南吸引,滇东及中部、北部等衙门也可以出钱粮购买农户耕地,鼓励其迁徙。”

      “随后,再从江南人口稠密之地迁徙百姓前往滇东、北地区,均田以充实云南汉家人口。”

      徐硕回答完后,便给朱高煦报起了帐。

      “以臣之计算,五年内,朝廷大约需要调拨五百万石甚至更多,另外再调三百万贯钱来筹备购田、购买桑种、橡胶种等事宜。”

      三百万贯钱,五百万石粮……

      如此庞大的一笔钱粮,也难怪江南会与西南在庙堂争论那么久了。

      当然,更重要的是政绩,以及税收。

      唯有上交的税收足够多,当地的官员才会有足够的政绩,才能得到拔擢,挤进京城担任京官。

      争夺钱粮只是第一点,第二点才是地方经济与政绩,第三点则是增加庙堂话语权。

      朱瞻壑默默盘算着这些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