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难攻略 第871节(3/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北方投入生产。

      东北山高林密,可以在开荒同时造纸、制作家具,并依靠不断开荒的北方农田所产出粮食来制酒,收集东北和草原的动物皮革、毛皮制作为商品。

      除此之外,不仅太学要搞研究,各类工厂也会参与研究并降低各类商品成本。

      钢铁、煤炭、水泥的产量将会在十年后翻倍,北方将会再崛起三百多家中大型工厂,解决数十万人的生计问题。

      可以说,在三杨和蹇义、徐硕等人还在大明现有的市场进行争抢的时候,王回就已经意识到要做大蛋糕,以此来让北方经济反超南方。

      当下的大明距离开始工业革命不过十余年,整体来说,大明的工业基础还处于十分薄弱的状态。

      故此,王回能写出这样的一份革变奏疏,便是朱高煦本人也感到了十分吃惊。

      王回所写的许多轻工业,完全是在为日后的科技研发成功做准备,这点是最吸引朱高煦的。

      但同样,他希望这些国营工厂也能拥有自己研发改进商品的资格,这是朱高煦需要考虑的问题。

      他还沉浸在王回的奏疏内容中,而朱瞻壑则是拿起了被朱高煦放下的奏疏,安静的翻阅着。

      不知不觉中,他已经沉浸其中,心中更是佩服王回居然能想到这些事情。

      不过渐渐地他便发现,这些东西并非是王回发现的,而是自家父亲曾经下发的一些政策。

      王回所做的,便是提前布局,同时整合了自家父亲的那些政策,经过裁汰后简练成为了这本《北地利弊革变》奏疏。

      他还未看完,朱高煦便已经开口道:“以此本奏疏,你当入燕台……”

      修燕台,铸金身,绘画像,这是大明臣子自永乐以来的最高荣誉。

      面对这样的荣誉,王却只是不紧不慢的作揖行礼,而后才开口道:

      “臣这本奏疏,尚有许多需要完善的地方,但以臣之才智,已经不足以完善此本奏疏,故此才前来将奏疏呈于陛下,望陛下将其完善后,准朝廷对北地进行革变。”

      面对王回的这番话,朱高煦有些感叹。

      这些年他一直在扶持北方,可北方却鲜有能以实际行动支持他的人,亦或者说,北方的官员根本跟不上他的思维。

      如今北方出了王回,虽然朱高煦此前对他百般忌惮,但现在却不免庆幸有他。

      朱高煦的时间不够多,每日处理政务便让他分身乏术,更何况他还要撰写书册传于后世子孙,所以想要翻阅存档奏疏来了解地方,并对北方提出笼统的经济改革这种事情,是他所难以兼并做到的。

      有王回这本奏疏作为基础,他便可以用很短的时间将北方的经济改革给做出调整和安排。

      “此项变革,你预期十年完成,不知要耗费多少钱粮?”

      王回并未在奏疏上书写钱粮,毕竟他并不知道这本奏疏是否会存档,又是否会被有心人翻阅。

      正因为他这般举动,朱高煦已然料到了这件事情会耗费很大。

      王回没有参与江南和西南的争端,为的就是这件事情……

      “以臣之估算,大约需要五千万贯左右……”

      王回恭敬作揖,而后给出回答。

      这个回答让一旁的朱瞻壑瞳孔紧缩,反倒是朱高煦早就预料到了,并未感到吃惊。

      现在大明的许多官员虽然接受的是新学,但思维依旧没有彻底转变过来,类似王回这种人是很少的,大部分都被朱高煦聚集起来投入太学了。

      不过这并非说太学单拉几个出来都是王回,毕竟能像王回这种有权谋手段,还能以新学思维进行治国的人太少了。

      许多官员尽管一直见到了蒸汽机车、蒸汽机船、自行车、和黄包车、化肥等科技产物,但他们只是局限于了解,并没有多少人会前往工厂询问那些机器的造价,制造机器的时间和流程等等。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