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难攻略 第928节(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煦便看向郭登:“你亲自走一趟,护送他们前往瀛洲,蒋贵会为你们护航。”

      “告诉蒋贵,不要有别的心思,老老实实将他们送抵瀛洲生活。”

      “是!”郭登很果断的应下,哪怕这件差事是一个烫手山芋,可他还是接下了,这就是朱高煦让他担任吉林卫指挥使的原因。

      “谢陛下……”

      朱允熥眼神复杂的对朱高煦作揖,或许他从未想过,自己还能从那狭小的王府中走出,走向拥有自由的外界。

      “不用谢我。”朱高煦看向朱元璋的画像,低喃道:“要谢,就谢爷爷吧……”

      第580章 洪熙始终

      “陛下……”鞭炮作响,又是一年新春。

      在天下欢庆新春的同时,春和宫内的朱瞻壑站在原地,任由宫女们服侍自己穿衣。

      这是,急促脚步声传来,已经升为司礼监掌印太监的王焘走入殿内,对朱瞻壑背影作揖。

      “殿下,太孙殿下已经抵达京城北站了。”

      “他还知道回来?”

      转过头来,四十岁的朱瞻壑眼神带着些窃喜,又有几分幽怨。

      自洪熙十七年过后,大明朝的时间仿佛过得很快。

      转瞬间,便是六年时间变为了过去。

      自朱高煦释放朱允熥等人,也早早过去了三年时间。

      在这三年时间里,蒸汽机开始装备军舰,海军开始淘汰曾经的木质帆船。

      当然,只是三年时间,这还不足以海军完成换装,加上蒸汽机船技术还不足,所以目前只淘汰了三千料及以下的福船。

      取代他们的,是明制排水量一千五百吨的蒸汽军舰。

      只论吨位,他与大宝船不分上下,但实际大小却小了三分之一。

      饶是如此,这也是如今大明最尖端的海上杀器。

      军舰速度每个时辰四十里的速度远超这个时代所有军舰,而六十二门的火炮数量更是决定了它的威力大小。

      尽管这种军舰还没有在报纸上刊登,但一些国家的商船已经在海上见到过他们。

      那黑洞洞的炮口与超快的航速,让许多沿海的属国都安分了不少。

      类似蒸汽军舰只是三年中大明朝变化的一角,相比较军舰,大明朝的民生、交通、经济才堪称日新月异。

      洪熙二十三年,安西铁路修抵姑墨府(阿克苏),河中铁路修抵昆陵府(博尔塔拉),北庭铁路修抵金山府(阿勒泰)。

      与此同时,漠北铁路竣工,自此后明军可以直抵西然城(科布多),漠北连接西域的安西铁路改为漠西铁路,也成功修抵伊州北部的伊吾县。

      江南铁路修抵九江,距离武昌也只有三年工期了。

      南粤铁路修建两年,如今从广州出发,连接肇庆、梧州,距离完工还有四年之期。

      除此之外,河中府兴修伊犁铁路,由伊犁府东部鹰娑县向西边的河中府河中县修去,预计四年完工。

      随着这些铁路不断铺设,地区的经济、人口、民生也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相比较锦上添花的江南铁路,西域的四条铁路无疑最为成功。

      尽管耗费巨大,可随着铁路不断推进,每个适合宜居的地方都被安置了移民。

      这些移民被变为军户,但却并非是洪武年间的那种军户。

      尽管名义上是卫所军户,可他们正常缴纳田赋,只不过在遇到一些棘手战事的时候,军户家庭需要出男丁担任辅兵,为军队保护民夫。

      此外,每个月他们有一次集训,主要训练如何使用火绳枪、穿戴甲胄、紧急集合、行军等等训练内容。

      这些卫所的武官都是退役分配下来的流官,三年一轮换,也就不存在曾经卫所武官的许多陋习。

      军户也有相应的待遇,每年二贯的津贴虽然不多,但考虑到每個月只训练一次,实际上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