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难攻略 第954节(1/3)
一些山区,直到五月份还被雪覆盖,而西洲阿尔卑斯山的冰川扩张也导致冰舌延伸到山下的草地附近。
根据朱翊釴的观测和研究,东北的水患和漠南漠北的雪灾会进入频繁活跃时期,而中原地区降雨量有可能陷入北旱南涝的局面。
面对这种局面,朱翊釴建议提前建设大量常平仓来应对可能遭遇的灾情。
不过面对这种话,庙堂上的官员,乃至于朱翊釴的父亲朱载坖都持有怀疑态度。
大明朝在扯皮中浪费了最宝贵的两年时间,而执政六十余年的朱载坖也在嘉靖六十七年结束了自己漫长的执政生涯。
嘉靖六十七年五月初七,朱载坖驾崩于乾清宫,停灵四十七日后下葬德陵,庙号仁宗,谥号法天钦文聪圣武德神明孝德贞皇帝,享年九十岁。
在朱载坖驾崩入葬期间,世界各国纷纷派出使团吊唁,许多国家使团恸哭数日而不肯离去。
在此过程中,各国使团也朝拜了新君朱翊釴。
彼时朱翊釴已经七十岁,且多年的科研导致他十分消瘦,众人都对这位学者成分大于储君身份的未来皇帝感到了忐忑。
朱翊釴并不在乎众人的看法,他此刻担心的,是那进入活跃期的小冰河期。
他多年的研究告诉他,这并非是自己一个人的假想,而是即将发生的事实。
在这样的忐忑中,朱翊釴宣布改明年元为隆庆,是为隆庆元年……
第594章 后记隆庆
“近来,关中地区干旱少雨,北方洪涝雪灾,粮食减产,这一切与今上所预料灾情一致,不过大家不用担心,小冰期的活跃并不会持续太久,朝廷有完备的平抑措施,不必担心粮价暴涨……”“不必担心粮价暴涨……”
一座集镇内,当收音机的声音在牌坊下回响,整个集镇人烟稀少,街头只有为数不多的几个人顶着烈日走动。
沿街铺子大多关闭,为数不多开着的一间铺子外则是插着一面旌旗。
【延安府鄜州县白水镇……隆庆三年四月初六】
“这地方,看来是真的待不下去了。”
唏嘘响起,一名身穿圆领衫的老年人走到了牌坊下,将收音机抱起来的同时,转身看向了镇外。
镇外,太阳像个泼了油的火球,火辣辣的悬在天空中,向外散发着灼灼火气,就连仅剩的一丝遮蔽的云彩,也在太阳的蒸腾中,飞灰烟灭。
地里早已没有了蒸汽,目光所及之处,没有一处绿意,有的只是因为多年酷热而干旱开裂的大地。
这样的气候环境,别说人,就连动物都得向南迁徙,而这就是隆庆时代的背景……
“自从去年入秋以来,陕西、河南、山西、北直隶、山东部分地区便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干旱灾害,直到现在干旱情况仍未缓解,现已导致四千多万人饮水困难,五亿多亩耕地干旱,大量土地减收甚至绝收。”
“今年入夏以来,上述地区平均降水量累计75.2毫米,较常年285.1毫米,减少74%……”
“东北有洪涝,东南有水患,西南铁路修建缓慢,朝廷只能依靠从北洲和东洲、南洲、南洋运粮食来缓解中原问题。”
北京紫禁城奉天殿内,七十三岁的朱翊釴正在以皇帝身份,倾听着面前户部尚书毕自严的奏报。
除了他以外,六部其余尚书、左右侍郎,殿阁、六军都督都在此陌声听从。
“北洲和东洲今年也出现了旱情,臣建议是不再从二洲调动粮食,而以南洲和南洋、山南为主。”
“另外对外粮食贸易这块……”
毕自严有些犹犹豫豫,毕竟昔年粮食贸易中断导致的后果还是比较严重的,他一个人做不了这個主。
群臣也都知道,但没有一个人敢于开口。
见状,朱翊釴只能自己拍板:“禁酒令颁布,对外的粮食贸易,只对属国进行。”
“当下乃数百年未有之局面,朝廷首要保证的是先活下去!”
根据朱翊釴的观测和研究,东北的水患和漠南漠北的雪灾会进入频繁活跃时期,而中原地区降雨量有可能陷入北旱南涝的局面。
面对这种局面,朱翊釴建议提前建设大量常平仓来应对可能遭遇的灾情。
不过面对这种话,庙堂上的官员,乃至于朱翊釴的父亲朱载坖都持有怀疑态度。
大明朝在扯皮中浪费了最宝贵的两年时间,而执政六十余年的朱载坖也在嘉靖六十七年结束了自己漫长的执政生涯。
嘉靖六十七年五月初七,朱载坖驾崩于乾清宫,停灵四十七日后下葬德陵,庙号仁宗,谥号法天钦文聪圣武德神明孝德贞皇帝,享年九十岁。
在朱载坖驾崩入葬期间,世界各国纷纷派出使团吊唁,许多国家使团恸哭数日而不肯离去。
在此过程中,各国使团也朝拜了新君朱翊釴。
彼时朱翊釴已经七十岁,且多年的科研导致他十分消瘦,众人都对这位学者成分大于储君身份的未来皇帝感到了忐忑。
朱翊釴并不在乎众人的看法,他此刻担心的,是那进入活跃期的小冰河期。
他多年的研究告诉他,这并非是自己一个人的假想,而是即将发生的事实。
在这样的忐忑中,朱翊釴宣布改明年元为隆庆,是为隆庆元年……
第594章 后记隆庆
“近来,关中地区干旱少雨,北方洪涝雪灾,粮食减产,这一切与今上所预料灾情一致,不过大家不用担心,小冰期的活跃并不会持续太久,朝廷有完备的平抑措施,不必担心粮价暴涨……”“不必担心粮价暴涨……”
一座集镇内,当收音机的声音在牌坊下回响,整个集镇人烟稀少,街头只有为数不多的几个人顶着烈日走动。
沿街铺子大多关闭,为数不多开着的一间铺子外则是插着一面旌旗。
【延安府鄜州县白水镇……隆庆三年四月初六】
“这地方,看来是真的待不下去了。”
唏嘘响起,一名身穿圆领衫的老年人走到了牌坊下,将收音机抱起来的同时,转身看向了镇外。
镇外,太阳像个泼了油的火球,火辣辣的悬在天空中,向外散发着灼灼火气,就连仅剩的一丝遮蔽的云彩,也在太阳的蒸腾中,飞灰烟灭。
地里早已没有了蒸汽,目光所及之处,没有一处绿意,有的只是因为多年酷热而干旱开裂的大地。
这样的气候环境,别说人,就连动物都得向南迁徙,而这就是隆庆时代的背景……
“自从去年入秋以来,陕西、河南、山西、北直隶、山东部分地区便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干旱灾害,直到现在干旱情况仍未缓解,现已导致四千多万人饮水困难,五亿多亩耕地干旱,大量土地减收甚至绝收。”
“今年入夏以来,上述地区平均降水量累计75.2毫米,较常年285.1毫米,减少74%……”
“东北有洪涝,东南有水患,西南铁路修建缓慢,朝廷只能依靠从北洲和东洲、南洲、南洋运粮食来缓解中原问题。”
北京紫禁城奉天殿内,七十三岁的朱翊釴正在以皇帝身份,倾听着面前户部尚书毕自严的奏报。
除了他以外,六部其余尚书、左右侍郎,殿阁、六军都督都在此陌声听从。
“北洲和东洲今年也出现了旱情,臣建议是不再从二洲调动粮食,而以南洲和南洋、山南为主。”
“另外对外粮食贸易这块……”
毕自严有些犹犹豫豫,毕竟昔年粮食贸易中断导致的后果还是比较严重的,他一个人做不了这個主。
群臣也都知道,但没有一个人敢于开口。
见状,朱翊釴只能自己拍板:“禁酒令颁布,对外的粮食贸易,只对属国进行。”
“当下乃数百年未有之局面,朝廷首要保证的是先活下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