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走在晚清的乱世理工男 第45节(1/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袁制台用心了。”载振没有理由拒绝。

      北洋的军营比起八旗真是云泥之别,新军招募的兵丁都是精挑细选:首先身体素质要好,然后家世也要干净,还不能有吸食鸦片史。

      甚至袁世凯还亲力亲为,编写了《练兵要则十三条》,对方方面面都做了明确规定,已经有了近代军队的样子。

      军中待遇也蛮好,普通的士兵每个月都有4.5两,哨官(排长)算上公费银有30两,营长一个月到手有400两。

      如果是炮兵的待遇会更好一点,毕竟是技术工种,需要学习的操作比较多。

      这种待遇在当时真的很高。而且袁世凯为了杜绝吃空饷,新设立了粮饷局,每次都是在操场上点名发饷。

      北洋军其实从始至终都非常有钱,既然有钱,军中的伙食当然也差不了。

      营盘食堂虽比不上京城里的酒楼,不过袁世凯备下的菜品依然很丰富。

      食堂中有个大长桌,袁世凯为了表示和部下亲近,军中饮食常常都是一大堆军官坐在同一张桌上。

      众人依次落座,居上首的位置,有北洋方面的袁世凯、徐世昌、王世珍、段祺瑞和冯国璋等,以及专使团的载振,及梁诚、黄开甲等几位二品大员。

      李谕则与汪大燮、唐文治等人依次往下排开。

      李谕祖籍山东,对座次一事真的是太了解了,如果是个大圆桌,多少也懂主陪、副主陪的规矩。不过今天在座的不是有官衔就是有军衔,所以他就想往后坐。

      刚往后走了几步,袁世凯竟然叫住了他:“你是李谕吧?不用那么拘谨,往前坐往前坐!我看看,嗯,你就坐曹锟下首。”

      袁世凯竟然还记得自己,主陪都发话了,李谕只好在曹锟下面落座。

      袁世凯让北洋的人和专使团间隔落座,李谕右侧是曹锟,左侧则是张勋,两人日后都是北洋的大军阀。

      而在李谕对面斜对过再往上点的位置,则是天津海关道唐绍仪。

      李谕的位置很靠上,仅在几位四品专使团成员唐文治、汪大燮的下面。

      日后的“辫帅”张勋看上菜还得等一会儿,从带着的槟榔荷包里拿出一颗嚼了起来,嚼了一会儿不带劲,然后点燃了一支雪茄,惬意得吸了一口,“这才得劲!”

      李谕都快看蒙了,还有这么吸的?

      真就槟榔配烟,法力无边?

      张勋吸了几口,对曹锟道:“我说曹三傻子,你们搞来的这个军乐团真是没意思!要咱说,就得是按照贝子爷的说法,用什么西洋的乐器,以前咱打仗不都是鸣金敲鼓。”

      曹锟生性比较木讷,在军中就像个铁憨憨,从小就被其他同伍叫做“曹三傻子”。不过傻人有傻福,曹锟的历任领导都非常喜欢他,袁世凯也很喜欢这种任劳任怨、服从命令的。

      而且人家运气也好,不知怎的就考上了北洋武备学堂,又不知怎的当了高层军官,又又不知怎的成了袁世凯的儿女亲家,又又又不知怎的成了贿选总统。

      真不知道他是不是装傻,玩了个大智若愚?

      但曹锟当然还是有优点的,就比如体恤士兵,这在当时的军官中算是超级大优点。

      而且曹锟看人也比较准,一手提拔了吴佩孚。后来直系能够那么猛,真就是吴佩孚太能打了。

      吴佩孚对曹锟深感知遇之恩,大哥带我进北洋,我带大哥当总统!

      曹锟听了张勋的嘲弄一点儿也不生气,慢吞吞说:“你说的都是打仗时候的金鼓,平时部队就得有部队的样子,军乐团是做仪仗用,壮我军威。”

      “切!”张勋是个超级老传统,不屑道,“咱老祖宗又不是缺了乐器,难不成这些也要学洋人?要我看,用咱们的丝竹管弦、金鼓唢呐就好得很!”

      不知道张勋听没听过,“百般乐器,唢呐为王,不是升天,就是拜堂;千年琵琶,万年筝,一把二胡拉一生。唢呐一响全剧终”。

      要是吹着唢呐上战场,还真摸不清是迎亲还是送葬。

      且张勋绝对堪称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