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走在晚清的乱世理工男 第77节(2/3)
0年,就当选为英国皇家学会外国会员。
两人没想到门捷列夫答应得如此干脆,兴奋道:“太好了,多谢教授!”
门捷列夫说:“没什么谢的,你只需要给我留下一本最近火热的《分形与混沌》就可,据说非数学家也可以看懂,我这数学盲也想顺路了解了解前沿的数学。”
马尔可夫笑道:“您的要求太简单了!”
门捷列夫一生没能获得诺奖,几乎是诺贝尔化学奖颁奖史上最令人震惊和遗憾的事情。
他发现了化学元素的周期性,制作出世界上第一张元素周期表,并据以预见了一些尚未发现的元素,种种贡献几乎让他成为了“化学”的代名词,理应值得一枚诺奖。
而据诺贝尔档案记载,诺贝尔奖委员会本已打算将1906年的化学奖颁给这位大师,但委员会其中一人最终将门捷列夫踢出了榜单。
可惜的是这位伟大的化学家于1907年便去世。
搞定了门捷列夫,两人再去圣彼得堡大学生物实验室找到了巴浦洛夫。
巴浦洛夫的实验室恐怕是整个大学最热闹的地方,因为这里的狗太多了!
巴浦洛夫是一名绝对的爱狗人士,他不仅和它们说话,抚摸它们,并且每次实验后都要在一本专门的纪念册上写下各种训诫、夸奖和鼓舞的话:“约翰!不要丢脸!”“亲爱的,像从前一样的行动吧!”“希望你,马姆普士,也作出功绩!”
而且就在去年,巴浦洛夫刚刚建立了名扬世界的条件反射理论。真是爱狗爱到了最高境界,还能从狗身上获得顶尖的生理学成果。
巴甫洛夫对马尔科夫和李雅普诺夫的请求也没有任何拒绝的理由,他说:“我曾经读过李谕关于熵增原理可以扩展到生物学领域的那篇出色论文,非常有建设性。我可以完全肯定地说他是一名优秀的科学工作者,能够在邀请他的联名信上签字,是一件荣幸的事情。”
太好了,全部搞定!
在冬宫收到带着两位大佬签名的信后,甚至沙皇尼古拉二世都惊动了,大体明白怎么回事后,他觉得没必要断然回绝自己国家最优秀的两位科学家,而且事情并不大,随口就答应了。
第一百零九章 染血的金子
有了沙皇尼古拉二世的首肯,下面的手续就走得很快了,俄罗斯驻大清公使馆收到莫斯科的电报,立刻给李谕开好了手续。
他们到总理衙门递交给奕劻,一度让奕劻感觉李谕这次更像外交出访,“不是去瑞典吗?怎么俄国也来了电报?”
虽然瑞典没有对清廷动过手,但是这么些年,清廷真是被北边的沙俄打得怕怕的,庚子赔款占比最大的也是俄国,一家就占了赔款总额接近三成。
所以即便尼古拉二世没有亲自发电报,俄罗斯公使馆的来函都让奕劻恭敬得不得了,简直比瑞典国王亲自发的都好使。
奕劻得知李谕还要顺道去俄罗斯,直接又把李谕的预备资金提高了2000银元,要不是来不及,甚至都想给他升级个顶戴。
李谕也是哭笑不得,连忙说自己作为京师大学堂学生,并且是在读,并不适合受封官身。
其实李谕心中主要是怕麻烦,一旦有了官秩,以清末的官场环境,总免不了各种应酬。
光绪那边李谕每周还要上三四次课程,在光绪知道李谕又要去俄罗斯和瑞典后,心中百感交集,不住哀叹:“朕如今只得坐井观天,观这一片永远不变的天空。李教习,如果可以,希望你可以为我带回一些西洋的新鲜物品,什么都可以。”
光绪最后的口气甚至有点哀求的感觉,李谕不忍拒绝,于是答应了他:“我会尽可能多带一些西洋的新产品。”
光绪想了想说:“最好是精致的怀表,我曾经看洋人公使每人都有。”
“没有问题,我记下了。”
现在对光绪自己而言,最有意义的就是时间;但是李谕心中明白,对他最没意义的也是时间。
张德彝比预想的要晚了一些,直到一周后,他才来叫上李谕一起出发。
张德彝说:“实在抱歉,出国一趟恐怕几年都无法回来,
两人没想到门捷列夫答应得如此干脆,兴奋道:“太好了,多谢教授!”
门捷列夫说:“没什么谢的,你只需要给我留下一本最近火热的《分形与混沌》就可,据说非数学家也可以看懂,我这数学盲也想顺路了解了解前沿的数学。”
马尔可夫笑道:“您的要求太简单了!”
门捷列夫一生没能获得诺奖,几乎是诺贝尔化学奖颁奖史上最令人震惊和遗憾的事情。
他发现了化学元素的周期性,制作出世界上第一张元素周期表,并据以预见了一些尚未发现的元素,种种贡献几乎让他成为了“化学”的代名词,理应值得一枚诺奖。
而据诺贝尔档案记载,诺贝尔奖委员会本已打算将1906年的化学奖颁给这位大师,但委员会其中一人最终将门捷列夫踢出了榜单。
可惜的是这位伟大的化学家于1907年便去世。
搞定了门捷列夫,两人再去圣彼得堡大学生物实验室找到了巴浦洛夫。
巴浦洛夫的实验室恐怕是整个大学最热闹的地方,因为这里的狗太多了!
巴浦洛夫是一名绝对的爱狗人士,他不仅和它们说话,抚摸它们,并且每次实验后都要在一本专门的纪念册上写下各种训诫、夸奖和鼓舞的话:“约翰!不要丢脸!”“亲爱的,像从前一样的行动吧!”“希望你,马姆普士,也作出功绩!”
而且就在去年,巴浦洛夫刚刚建立了名扬世界的条件反射理论。真是爱狗爱到了最高境界,还能从狗身上获得顶尖的生理学成果。
巴甫洛夫对马尔科夫和李雅普诺夫的请求也没有任何拒绝的理由,他说:“我曾经读过李谕关于熵增原理可以扩展到生物学领域的那篇出色论文,非常有建设性。我可以完全肯定地说他是一名优秀的科学工作者,能够在邀请他的联名信上签字,是一件荣幸的事情。”
太好了,全部搞定!
在冬宫收到带着两位大佬签名的信后,甚至沙皇尼古拉二世都惊动了,大体明白怎么回事后,他觉得没必要断然回绝自己国家最优秀的两位科学家,而且事情并不大,随口就答应了。
第一百零九章 染血的金子
有了沙皇尼古拉二世的首肯,下面的手续就走得很快了,俄罗斯驻大清公使馆收到莫斯科的电报,立刻给李谕开好了手续。
他们到总理衙门递交给奕劻,一度让奕劻感觉李谕这次更像外交出访,“不是去瑞典吗?怎么俄国也来了电报?”
虽然瑞典没有对清廷动过手,但是这么些年,清廷真是被北边的沙俄打得怕怕的,庚子赔款占比最大的也是俄国,一家就占了赔款总额接近三成。
所以即便尼古拉二世没有亲自发电报,俄罗斯公使馆的来函都让奕劻恭敬得不得了,简直比瑞典国王亲自发的都好使。
奕劻得知李谕还要顺道去俄罗斯,直接又把李谕的预备资金提高了2000银元,要不是来不及,甚至都想给他升级个顶戴。
李谕也是哭笑不得,连忙说自己作为京师大学堂学生,并且是在读,并不适合受封官身。
其实李谕心中主要是怕麻烦,一旦有了官秩,以清末的官场环境,总免不了各种应酬。
光绪那边李谕每周还要上三四次课程,在光绪知道李谕又要去俄罗斯和瑞典后,心中百感交集,不住哀叹:“朕如今只得坐井观天,观这一片永远不变的天空。李教习,如果可以,希望你可以为我带回一些西洋的新鲜物品,什么都可以。”
光绪最后的口气甚至有点哀求的感觉,李谕不忍拒绝,于是答应了他:“我会尽可能多带一些西洋的新产品。”
光绪想了想说:“最好是精致的怀表,我曾经看洋人公使每人都有。”
“没有问题,我记下了。”
现在对光绪自己而言,最有意义的就是时间;但是李谕心中明白,对他最没意义的也是时间。
张德彝比预想的要晚了一些,直到一周后,他才来叫上李谕一起出发。
张德彝说:“实在抱歉,出国一趟恐怕几年都无法回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