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走在晚清的乱世理工男 第132节(2/3)
院和工艺学堂。
似乎最大的区别就是学生是二十岁左右,学习的内容则差不多,只不过科目相应多了一些。
反正现在差不多就是这水平,情况改观起码要再花几年。
第二天,华世芳带着李谕到了汉阳钢药厂的实验室。
徐建寅的确懂化学,一看里面这些试管就像模像样,只可惜现在没有多少人能发挥它们的作用。
恍惚间李谕仿佛感觉回到了中学时期上化学课的情景。
虽然李谕知道制铝和化肥工业不是容易事,但话都说出来了,总得让张之洞看到点小成果。
实验室几个工艺学堂的学生,他们只是简单会使用试管。
制铝的原理倒是相对简单,李谕带着这几个学生做了几个高中化学的氧化还原反应,得到了制备电解铝的材料——氧化铝,也就是三氧化二铝。
其实很简单的实验,但这几个学生看到李谕娴熟的操作,都傻了眼。
李谕详细教给了他们几遍后,他们也熟练掌握了。
不过这仅仅是原理的一步而已,后面只能有了电后再说。
制铝多少能看到希望,至于化肥的合成氨产业,就有点麻烦。
而且实话说,现在合成氨的工艺还是德国的高级机密哪,一直到一战别的国家都不明白。
但再机密,原理李谕倒是也懂。
而且关键得有催化剂,这才是机密中的机密,李谕只依稀记得催化剂的关键东西是氧化铁,好在知道它已经可以少走很多弯路。
至于现在吗,只能是先让这几个学生知道他们手中的硝石还有很多作用就够。
至于更深入的事情,他们还掌握不了,现在也还没有条件。
但仅仅是这样,这几个学生已经喜出望外,他们是万万想不到硝石还有那么多用途。
李谕只能是苦笑:“现在硝石最重要的作用还是制作炸药。”
一战时几乎所有的硝石都被军工用掉,但即便如此,还是让他们懂比较好。化工终究是重工业的一大核心,就算是受迫于条件现在不能大规模搞,至少也该让他们懂。
这几个学生还不知道他们已经学到了德国化学界研究了多年的机密技术。
至于应用吗,李谕轻叹了一口气,不论如何,能多走一步就是一步吧。
第一百六十五章 大手笔
李谕在武昌又待了几天,尽可能让汉阳铁厂和钢药厂的实验室几位实验员更好地去熟悉一下器材。
看得出来,自从徐建寅因为事故身亡后,他们对于化学实验有了一种心理上的畏惧。
虽然可以理解,不过对于科学试验来说,一旦形成这种心态,就很难继续往下开展。
所以李谕还是尽可能在操作规程上帮他们理清思路。这些在后世的化学实验操作考试里都是蛮关键的,但目前钢药厂化学实验室这些人真心是做得不够对。
李谕贴心地还给他们写下了很多操作注意事项,无非就是一些初高中化学实验的内容。
再多的李谕也教不了他们了。
但他心里也明白,最关键的是他们对于化学的理论知识实在太欠缺了。
还是要多学习啊!虽然试验与理论有一定的区别,但总不能完全没有理论基础。
这天,李谕来同张之洞告别。
张之洞现在也是真的忙,眨眼间就过去了好几天才发觉,说道:“疏才这么快就要走?”
李谕说:“制台大人,本人如今终究还是在京师大学堂中,即便给了我很大的自由,但该遵守的纪律还是要遵守一下。”
张之洞叹息道:“只可惜你无法分身,要是多几个像你这样的人就好了。”
“如果可以牢牢守住教育关口,用不了多久,人才就会越来越多。”李谕说。
“我也希望如此,”张之洞说
似乎最大的区别就是学生是二十岁左右,学习的内容则差不多,只不过科目相应多了一些。
反正现在差不多就是这水平,情况改观起码要再花几年。
第二天,华世芳带着李谕到了汉阳钢药厂的实验室。
徐建寅的确懂化学,一看里面这些试管就像模像样,只可惜现在没有多少人能发挥它们的作用。
恍惚间李谕仿佛感觉回到了中学时期上化学课的情景。
虽然李谕知道制铝和化肥工业不是容易事,但话都说出来了,总得让张之洞看到点小成果。
实验室几个工艺学堂的学生,他们只是简单会使用试管。
制铝的原理倒是相对简单,李谕带着这几个学生做了几个高中化学的氧化还原反应,得到了制备电解铝的材料——氧化铝,也就是三氧化二铝。
其实很简单的实验,但这几个学生看到李谕娴熟的操作,都傻了眼。
李谕详细教给了他们几遍后,他们也熟练掌握了。
不过这仅仅是原理的一步而已,后面只能有了电后再说。
制铝多少能看到希望,至于化肥的合成氨产业,就有点麻烦。
而且实话说,现在合成氨的工艺还是德国的高级机密哪,一直到一战别的国家都不明白。
但再机密,原理李谕倒是也懂。
而且关键得有催化剂,这才是机密中的机密,李谕只依稀记得催化剂的关键东西是氧化铁,好在知道它已经可以少走很多弯路。
至于现在吗,只能是先让这几个学生知道他们手中的硝石还有很多作用就够。
至于更深入的事情,他们还掌握不了,现在也还没有条件。
但仅仅是这样,这几个学生已经喜出望外,他们是万万想不到硝石还有那么多用途。
李谕只能是苦笑:“现在硝石最重要的作用还是制作炸药。”
一战时几乎所有的硝石都被军工用掉,但即便如此,还是让他们懂比较好。化工终究是重工业的一大核心,就算是受迫于条件现在不能大规模搞,至少也该让他们懂。
这几个学生还不知道他们已经学到了德国化学界研究了多年的机密技术。
至于应用吗,李谕轻叹了一口气,不论如何,能多走一步就是一步吧。
第一百六十五章 大手笔
李谕在武昌又待了几天,尽可能让汉阳铁厂和钢药厂的实验室几位实验员更好地去熟悉一下器材。
看得出来,自从徐建寅因为事故身亡后,他们对于化学实验有了一种心理上的畏惧。
虽然可以理解,不过对于科学试验来说,一旦形成这种心态,就很难继续往下开展。
所以李谕还是尽可能在操作规程上帮他们理清思路。这些在后世的化学实验操作考试里都是蛮关键的,但目前钢药厂化学实验室这些人真心是做得不够对。
李谕贴心地还给他们写下了很多操作注意事项,无非就是一些初高中化学实验的内容。
再多的李谕也教不了他们了。
但他心里也明白,最关键的是他们对于化学的理论知识实在太欠缺了。
还是要多学习啊!虽然试验与理论有一定的区别,但总不能完全没有理论基础。
这天,李谕来同张之洞告别。
张之洞现在也是真的忙,眨眼间就过去了好几天才发觉,说道:“疏才这么快就要走?”
李谕说:“制台大人,本人如今终究还是在京师大学堂中,即便给了我很大的自由,但该遵守的纪律还是要遵守一下。”
张之洞叹息道:“只可惜你无法分身,要是多几个像你这样的人就好了。”
“如果可以牢牢守住教育关口,用不了多久,人才就会越来越多。”李谕说。
“我也希望如此,”张之洞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