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走在晚清的乱世理工男 第143节(2/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篇社论,就是重点介绍李谕已经获得了英国皇家学会外籍院士的身份,然后就他的各种成果一通宣传。

      还是人家专门搞报纸的会宣发,先把人设立起来,并不着急宣传《science》以及《星球大战》。

      读者胃口吊起来后才提到了《science》杂志,并把它吹到了很高的地位。

      科学促进会与李谕也追加资金,这一版印有李谕论文的《science》印了非常多份。

      借由他发现冥王星的名声,这几篇文章又都是天文学领域,直接在科学界引起了轰动。

      关键是上来就有这么多大发现,这一期《science》直接爆炸,再往后推很多年,也不会找到有这么多高质量、重量级发现论文的单期杂志。

      英美之间消息比较通畅,很快欧洲也对这期《science》提起了极大兴趣。

      科学促进会按照李谕说的,早早就装船了上万本杂志运往欧洲。

      大西洋并不特别宽,现在美国东海岸与欧洲的路程,以轮船的航行能力,视目的地而言,一般也就是四到六天的航程。

      然后普利策的《世界报》紧接着才提到了李谕的新科幻小说《星球大战:新希望》,关键普利策还非常巧妙地讲述了一小部分故事情节,但很快收住。

      真是太会玩了!

      和后来电影的宣发完全如出一辙,读者期待值完全拉满。

      总之,通过普利策的专业手段一搞,不仅《science》立刻在科学圈拥有了一席之地,就连《星球大战:新希望》也是刚出版就秒售一空。

      哈珀·柯林斯出版集团已经好久没有看到如此火热的销售场景,简直不弱于马克·吐温以及柯南·道尔。

      这本书定价为2美元,并不厚,但是哈珀·柯林斯出版社按照李谕的构思,做了一些插图,没想到这些插图成了催化剂。

      毕竟科幻小说总归是有那么一点点小门槛,插图可以非常完美地让读者了解宇宙知识以及设定。

      第一版印刷了三万册,仅仅卖了两天就没了。哈珀柯林斯也是服了,主编詹姆士直接把第二版的印刷量提高到了15万册。并且火速找李谕要到了在欧洲的发行权。

      欧洲的销量肯定不会低于美国,受法国凡尔纳和英国的威尔斯两位顶级科幻作家影响,欧洲的科幻小说读者群体非常大。

      詹姆士这段时间是真的忙坏了,找来插画师准备多增加插图,并重新设计了封面,电联美国各大分销点准备好上架。

      不过李谕也仅仅是在报纸上看到了销售的火爆情况,更厉害的还得是英国皇家学会的会刊发布了李谕的《关于黑体辐射公式的推导以及探讨》,目前物理学界才是直接炸锅。

      谁都梦想驱散两朵乌云,没想到做成的人竟然是普朗克以及李谕。

      一时之间物理学界竟然安静了下来,大家都埋头验算起李谕的推导过程,并设法理解其含义。

      不过短暂的平静后,就是一番激烈的讨论。

      最先作出反应的肯定是普朗克,他直接登文力挺,直言量子理论才能解释黑体辐射。

      而反对方,热力学领域的大军实力也很强,提出维恩公式的维恩对此就非常不服气,他现在是德国维尔兹堡大学物理教授。

      他的位置是接替自伦琴,足以说明他在科学界地位不低。

      维恩也算是研究热力学与电磁学的资深人士,根本无法接受所谓的“不连续”。

      虽然李谕在文章中并没有强调“不连续”,不过很多人还是延伸到了这上面。维恩发文驳斥,并声称:“难道我们人类就像蚯蚓一样,是一节一节的?何其荒谬的解释!”

      虽然不正确,但维恩还算是懂黑体辐射推导的,其他很多人的反对声音就更大了。

      就比如马赫先生,他说道:“虽然我找不出文中的错误,但仅仅大概看了看,我就知道绝非如此!这让我想起了古希腊那些巧妙的诡辩以及悖论,即便现在找不出问题,但我相信所谓的量子理论绝对经不起时间与岁月的推敲!”

      好吧,人家连细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