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走在晚清的乱世理工男 第227节(3/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大料、八角、桂皮、酱油、醋等等。”

      这次轮到普朗克惊讶了:“中国人做菜需要这么多东西?也太复杂了吧!就算是在学堂里学很多年都不见得能掌握。”

      李谕再次笑道:“您还真说对了,就有专门的烹饪学校。”

      普朗克说:“我决定了,一日三餐我都要在这吃中餐!”

      如今中国能搞的文化输出不太多,餐饮的确是张很不错的先锋牌。

      安顿下来后,就要开始做实验了。

      单光子双缝干涉试验,听名字就知道关键在于如何控制单光子出现,也就是一个光子通过双缝装置并且到达感光屏后另一个光子才发出。

      听起来似乎很困难,但实际上原理并不复杂,简单说的话,就是降低光强。

      当光强降到非常低的程度后,就会出现单光子,然后根据频率计算,便能确保单位时间里正好只有一个光子通过。

      这个光强很弱很弱,差不多相当于接近2公里以外看一支蜡烛的烛光。

      最后面的感光屏经过长时间曝光,就会出现一个个独立的小光点。

      而随着光点增多,便会出现著名的明暗相间的条纹。

      其实出现光点本身,也算有那么一丝丝暗示光有粒子性。

      试验需要做很多次,以便得到足够多的过程照片。

      至于最终的论文,倒是不需要解释太多,李谕仅仅是借用此前正确推导普朗克黑体辐射公式的启发,再次使用其中的量子理论进行延伸。

      从感觉上看,论文本身有那么一点“人畜无害”,应该不会招致太多反对。

      第二百五十五章 汽车先驱

      试验刚开始的时候,卡尔·西门子就已经在杂志上登出李谕到达德国,并且成立了一家新实验室的事情。

      而且还是发表在了德国物理界最重量级的《物理年鉴》上,——后来爱因斯坦的几篇超级炸裂内容,比如狭义相对论、光电效应都是发在这本杂志上。

      但目前大家貌似对什么“单光子”并不感兴趣,主要是李谕本人的名头确实在欧洲很响亮。

      他在物理学和数学上均举世瞩目,再加上天文学的重大发现,早就让他在科学界如同超新星一般耀眼。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