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走在晚清的乱世理工男 第235节(3/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确是你们年轻人的天下,”玻尔兹曼说,“不过你这篇略显诡异的单光子干涉论文,让我想起了二十多年前我发表气体分子理论时的情形。”

      李谕说:“那时候想让别人相信分子或者原子的存在,应当比现在让大家相信单光子更困难。”

      玻尔兹曼说:“的确困难。大家对我百般质疑,甚至攻击谩骂。但我一直坚信,如果对于气体理论的一时不喜欢而把它埋没,对科学将是一个悲剧;例如当年由于牛顿的权威而使波动理论受到的待遇就是一个教训。”

      牛顿生前绝对是科学界顶级话事人,他是微粒说的坚持者,而否定波动说,很多人站在他一边。

      当然了,此后随着惠更斯、杨氏双缝干涉等的出现,波动说大获全胜。

      玻尔兹曼继续说:“虽然我相信你,但如果光是粒子,那科学岂不绕了一个大圈子,又回去了,难道牛顿真的未卜先知?”

      李谕说:“科学本来就是在不断的试错中成长嘛。而且承认错误然后继续前进,也是人类的一个优点。”

      玻尔兹曼摇摇头说:“我却认为人类在历史中吸取的唯一教训就是不会吸取教训。”

      李谕笑道:“这么说也有道理。”

      “如果大家对你再次冷嘲热讽,就是一种不会吸取的教训。”玻尔兹曼说,“我对你很信任,所以无需对你隐瞒,实际上我也是个软弱无力的与时代潮流抗争的渺小个人。但我依旧想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做出贡献,毕竟一旦我的理论复苏,将来的人们就不需要重现这些工作。”

      不得不说,玻尔兹曼对待科学的人格魅力是极强的。哪怕千夫所指,也不曾后退。

      李谕说:“教授真有当年古希腊先贤的感觉,古希腊的理论被埋葬上千年,再次出土就掀起了科学复兴的惊涛骇浪。不过我想现在不会等那么久。”

      玻尔兹曼说:“希望如此吧,我总归从你身上看到了一丝希望。很难想象,我们都是处在落后的国度里,却有着一样的追求,只可惜我已经老了。”

      如今的奥匈帝国,也被称作“多瑙河畔的清朝”,典型的外强中干,内部矛盾重重。

      近代史有三个大古国被一顿胖揍:大清、奥匈和奥斯曼土耳其。

      实话说,虽然大清是挨揍最多的,但看结果,另外两个更惨。

      奥匈直接分成了一堆国家。

      而奥斯曼土耳其被打得欧洲部分只剩一点——君士坦丁堡(伊斯坦布尔),占全部面积也就3%,但还是坚称自己是个欧洲国家。

      咱们其实要感谢民国初期不少有远见的政客极力维持统一局面,在那种困难情形下能做到如此成绩非常困难,十分值得尊敬。

      李谕说:“教授一定要多保重身体,科学界的波涛巨浪还没有真正到来。”

      “现在的我有信心,尤其是有了你这样一个忘年之交,”他看向桌上的许多文件,“即便要面对繁文缛节浪费时间;每天承受无聊又巨多的文牍折磨;还要遵从可笑、却又比具体事情重要的礼节程序;退休也没有为教授而设置退休金。但我现在已经开始对科学的未来重拾信心。”

      李谕心里慨叹了一下,玻尔兹曼老爷子是真不容易啊。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