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走在晚清的乱世理工男 第334节(3/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卫昭雪问道:“大人,您怎么了?”

      近卫笃麿说:“染上了怪病,看了医生也说不出是怎么回事。”

      近卫昭雪说:“要不要请几个西洋医生?”

      近卫笃麿摇摇头:“请过了,没什么用。你先回去吧,多多关注李谕的情况,不要忘了你的使命。”

      近卫笃麿得的是细菌引起的传染病,只有青霉素可以治。换句话说,现在是绝症。

      近卫昭雪只好说:“昭雪明白!大人务必保重身体。”

      近卫昭雪是真的希望他好好活着,因为自己还指着他让自己这个远支晋升哪。

      近卫笃麿把飞艇的情况上报,天皇的确感兴趣,议会虽然觉得预算过大,但最终同意先试一下,看情况再追加投入。

      长冈教授高兴地找到李谕:“李谕先生,您果然是懂得团结的,我们就应当联合起来!”

      长冈教授倒不是军国主义者,日本侵华时期,他大力反对过奴化教育,可惜那时日本绝大多数都是极端右翼势力,长冈等学者人微言轻,根本左右不了在歪路上已经刹不住车的日本。

      但包括他在内的很多人是真的觉得黄种人要实现“下克上”,赢下白种人,来一遭“黄克白”。

      长冈教授认为李谕是在帮日本,实际上李谕此时已经有点腹黑了。

      长冈兴致勃勃地与李谕探讨了一些技术细节,却在理论环节就卡住了。

      李谕立刻打气说:“科技的研发,就是需要持续的投入,不然怎么达到德国飞艇的水准。”

      长冈其实根本不用李谕打气,信心满满:“东京帝国大学以及京都帝国大学会尽快选派学员送往德国留学,专门学习飞艇技术。”

      李谕说:“祝你们好运!”

      嘿嘿,这可不是什么容易事。

      就算他们攻克了德国的技术,还有美国那边的巨大花费。

      因为飞艇还有个关键技术握在美国人手里:氦气的制备。

      飞艇最大的安全隐患说白了就是里面满满的氢气,简直就像背着个巨大的炸药包。如果改用惰性气体氦气,安全系数提升的不是一星半点。

      不过氦气制备是美国独揽的技术。

      后来美国甚至对德国开始了制裁,限制对德出口氦气。兴登堡号不得不改用氢气,才导致了那场著名的空难。

      但就算是能买到,氦气的价格也高得离谱。

      此时,溥伦等出访美国的大队人马也到达了横滨,李谕的人与他们会合,踏上了前往美国的轮船。

      北太平洋风平浪静,李谕在船上甚至做了不少实验的设计与策划,自己心里有个大项目。他现在是发现了,不多做点准备,实验压根没法做,必须要先搞定很多现在还没有的试验设备。

      轮船到达加利福尼亚后,转由火车去往圣路易斯。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