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走在晚清的乱世理工男 第337节(1/3)
参观者说:“听起来不错,可惜我的家人在亚特兰大城,也可以发到吗?”
“哦,亚特兰大……”马可尼是意大利人,在脑海中仔细想了想美国地图,然后说,“在佐治亚州吗,有多远?”
参观者说:“500英里(800公里)左右。”
马可尼说:“实在抱歉,我们无法做到。”
参观者有些不满道:“为什么?亚特兰大已经衰落到这种程度了吗?”
马可尼连忙说:“并不是那样,只是因为距离太远,我们尚且没有在中途设立中转基站,而且南方对新技术的推广实在有些困难。”
参观者问道:“那你们什么时候可以做到?”
马可尼摊了摊手:“还是要说声抱歉,我也不知道。”
参观者想继续问时,突然旁边传来了李谕的声音:
“免费收发电报,范围为全美境内。”
看地图的话,圣路易斯的位置接近于美国的地理中心。
李谕敢这么说,还有个原因就是这座高高的无线电塔。
参观者听到后,果然都聚集到了李谕的展位前。
“可以发到亚特兰大?”那名参观者问道。
李谕说:“当然可以,就算是纽约、旧金山都没有问题。”
“我可以试一下吗?”
“还有我,我想测试一下联系纽约,常年在外,太需要这样的设备了。”
“是啊,这么远的距离,除此以外没有什么别的办法。”
“大家都排队,不要挤,一个个来!”
电话肯定是需要电话线的,这时候又没有大哥大。
所以大家看战争片,还是拿神作《亮剑》说,里面李云龙可以和旅长经常打电话,但是唯独没有无线电台。
不仅李云龙,“晋西北铁三角”的丁伟、孔捷同样有这样的困难,他们都说过:“要是自己有一部无线电台,肯定会请示上级。”“要是靠请示打仗,哪道菜都甭想吃上。”
总部的无线电台则只可以联系到师旅一级。
马可尼看到此情此景实在无可奈何,自己明明有先发优势,但因为傲慢丧失了美国的大市场。
其实不仅马可尼,此时大部分人还是觉得美国比不上欧洲,美国佬用用欧洲人剩下的东西足够了。
特斯拉和邹周忙着给他们发送电报。
英国《泰晤士报》的记者安伦斯也对李谕无线电台强大的通信能力非常感兴趣,“院士先生,现在日俄之间的战争已经引发了全欧洲与全美洲的关注,我们非常希望使用您的无线电技术进行报道。”
李谕说:“贵方自行购买便是。”
记者问道:“我还有一些疑问,正好您是从清国过来,现在想要找一位您这样的人不容易,总归对局势有所了解。”
李谕说:“如果是关于军政大事,我想你问日俄两国的大使馆更好。”
记者连忙说:“我不是这个意思,因为从他们那儿也得不到真实有效的信息。所以我们想租一艘专门的船,作为新闻船前往旅顺海域,只是这艘船上的无线电设备必须能够稳定、远距离地传递消息。”
《泰晤士报》真有钱,为了第一手新闻,舍得下血本专门租一艘船。
李谕说:“记者先生的意思是要在青岛或者威海卫建立一个基站?”
记者说:“技术上的事我不懂,但我们的目的就是为了能够尽快把消息传递回来。”
李谕说:“可以做到。正好我们的这一批货就有专门用于船舶的大功率无线电设备。”
记者说:“这可太好了!我们是从美国海军那得到的情报,才知道已经有了这么好用的无线电设备。”
历史上《泰晤士报》的确租了一艘香港商船海门号作为新闻船,然后仗着英日同盟,直接挂上英国国旗开到了前线。并且使
“哦,亚特兰大……”马可尼是意大利人,在脑海中仔细想了想美国地图,然后说,“在佐治亚州吗,有多远?”
参观者说:“500英里(800公里)左右。”
马可尼说:“实在抱歉,我们无法做到。”
参观者有些不满道:“为什么?亚特兰大已经衰落到这种程度了吗?”
马可尼连忙说:“并不是那样,只是因为距离太远,我们尚且没有在中途设立中转基站,而且南方对新技术的推广实在有些困难。”
参观者问道:“那你们什么时候可以做到?”
马可尼摊了摊手:“还是要说声抱歉,我也不知道。”
参观者想继续问时,突然旁边传来了李谕的声音:
“免费收发电报,范围为全美境内。”
看地图的话,圣路易斯的位置接近于美国的地理中心。
李谕敢这么说,还有个原因就是这座高高的无线电塔。
参观者听到后,果然都聚集到了李谕的展位前。
“可以发到亚特兰大?”那名参观者问道。
李谕说:“当然可以,就算是纽约、旧金山都没有问题。”
“我可以试一下吗?”
“还有我,我想测试一下联系纽约,常年在外,太需要这样的设备了。”
“是啊,这么远的距离,除此以外没有什么别的办法。”
“大家都排队,不要挤,一个个来!”
电话肯定是需要电话线的,这时候又没有大哥大。
所以大家看战争片,还是拿神作《亮剑》说,里面李云龙可以和旅长经常打电话,但是唯独没有无线电台。
不仅李云龙,“晋西北铁三角”的丁伟、孔捷同样有这样的困难,他们都说过:“要是自己有一部无线电台,肯定会请示上级。”“要是靠请示打仗,哪道菜都甭想吃上。”
总部的无线电台则只可以联系到师旅一级。
马可尼看到此情此景实在无可奈何,自己明明有先发优势,但因为傲慢丧失了美国的大市场。
其实不仅马可尼,此时大部分人还是觉得美国比不上欧洲,美国佬用用欧洲人剩下的东西足够了。
特斯拉和邹周忙着给他们发送电报。
英国《泰晤士报》的记者安伦斯也对李谕无线电台强大的通信能力非常感兴趣,“院士先生,现在日俄之间的战争已经引发了全欧洲与全美洲的关注,我们非常希望使用您的无线电技术进行报道。”
李谕说:“贵方自行购买便是。”
记者问道:“我还有一些疑问,正好您是从清国过来,现在想要找一位您这样的人不容易,总归对局势有所了解。”
李谕说:“如果是关于军政大事,我想你问日俄两国的大使馆更好。”
记者连忙说:“我不是这个意思,因为从他们那儿也得不到真实有效的信息。所以我们想租一艘专门的船,作为新闻船前往旅顺海域,只是这艘船上的无线电设备必须能够稳定、远距离地传递消息。”
《泰晤士报》真有钱,为了第一手新闻,舍得下血本专门租一艘船。
李谕说:“记者先生的意思是要在青岛或者威海卫建立一个基站?”
记者说:“技术上的事我不懂,但我们的目的就是为了能够尽快把消息传递回来。”
李谕说:“可以做到。正好我们的这一批货就有专门用于船舶的大功率无线电设备。”
记者说:“这可太好了!我们是从美国海军那得到的情报,才知道已经有了这么好用的无线电设备。”
历史上《泰晤士报》的确租了一艘香港商船海门号作为新闻船,然后仗着英日同盟,直接挂上英国国旗开到了前线。并且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