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走在晚清的乱世理工男 第380节(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sp;昂内斯说:“是的,我与范德瓦尔斯教授准备对绝对零度发起挑战。”

      李谕说:“我想两位教授想要实现的是氦气的液化吧?”

      这算热力学领域的事情,李谕早期两篇著名论文就是关于热力学的,而且分量还很重,所以大家很自然地认为李谕在经典物理学尤其是热力学上造诣匪浅。

      昂内斯说:“先生说得没错,不过这并不是一件容易事。”

      李谕说:“有机会的话,我们可以联手做低温方面的实验。”

      昂内斯倒是挺缺人手的,而且对于低温的研究在很多地方都存在,并不算稀奇,他说道:“我很愿意,但这是一项有点危险性的实验,连我的一些学生都不愿意参与。”

      李谕说:“没关系,如果一点危险都没有,科学不就成坦途了。”

      昂内斯竖起大拇指:“阁下的探索精神令人钦佩。”

      昂内斯1913年因为发现了超导现象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多少也有点巧合。

      而且一开始,超导不是关键,最麻烦的是制备液氦,有了液氦的低温,很多低温物理现象才能被发现。

      可以说超导是经典物理学的最后一次高光。

      想实现低温最有效的方式就是液态气体,而目前,全世界只剩一种气体没有液化:氦气。

      早在六年前,英国化学奖杜瓦成功完成了倒数第二种气体氢气的液化,温度达到了惊人的零下260摄氏度,也就是13k。

      而液氦更是低至4k。

      二者虽仅仅相差9k,对时下的物理学来说却是一个极大的挑战。

      整个物理学界都在关注这件事。

      其实就算没有发现超导,单单制备液氦这一项功劳,诺贝尔委员会也会给昂内斯发一块奖牌。

      至于李谕,自然是想对超导下手。

      原因嘛,一是昂内斯仅仅发现了超导,也就是金属电阻突然消失的现象。

      但低温物理远远不止超导,最典型的就是还有完全抗磁性,磁悬浮就是这么来的。

      甚至抗磁性对后世的应用更有意义。

      所以李谕可以在昂内斯提出超导后,继而提出完全抗磁性,——妥妥又是可以合拿诺奖的发现。

      再者,是李谕对超导比较熟悉,因为李谕穿越前,中国在超导方面的研究确实很强。

      上文也说到过,有时候诺奖发早了。否则中国的赵忠贤完全可以因为高温超导拿一块诺奖(仅仅差了一年而已,非常可惜)。

      李谕想早点奠定国内对超导的研究基础,从而帮助他拿到诺奖。

      只不过这件事会比较晚,要到1980年代末期,那时候李谕可能已经不在人世。

      但类似的人物还有几个,并且近在民国时期,李谕既然穿越了,必须帮他们切切实实拿到诺奖才行。

      尽可能多树立几个科学大牛形象,对国内教育与科技的早点起飞大有裨益。

      第三百八十七章 莱顿大学的“啤酒厂”

      很多人一直觉得中国人没有几块自然科学领域的诺奖,似乎在科技领域真的很弱,实际上很早的时候,就完全应该拿的。

      并且是非常关键的诺奖。

      一个是反物质的发现!这可是非常不得了的成果。

      没错,实际上反物质最先就是由中国人赵忠尧发现的,不过当时有些人对他有偏见,一直在挑刺,结果最后发现是挑刺的人错了,但诺奖那时候已经发给了安德森。

      而安德森自己都承认是受到了赵忠尧的启发。

      另一个是吴有训,康普顿效应这块诺奖就是应该颁发给他,至少是合发。

      二老后来都是新中国第一批中科院院士,但他们的荣誉远不止如此,——诺奖在自然科学领域的分量根本不用多说。

      虽然他们两人并没有因为少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