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走在晚清的乱世理工男 第530节(3/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要是涉及一点点科学方面的事,都信李谕的话。

      于是李谕当仁不让,提笔写了一篇文章阐述自来水原理,尤其着重声明自来水不仅方便,而且无害。

      这件事还是挺有意义的,看看北京的城建史就会发现,作为都城,它一直有缺水的问题。

      就连皇宫每天都要去玉泉山等地取水,然后用取水车运回紫禁城使用。

      至于普通人,只能靠井水解决日常饮水问题。

      只不过北京城里的地下水大部分水质并不好,水质很硬,不太适合作为饮用水使用。

      少量水质好的井水就被圈起来售卖,乃至于大街小巷还有专门卖水的店铺。

      而早在北京之前,天津、上海、广州、大连、青岛、武汉、成都等十多个城市早就开通了自来水,北京虽晚一点,也在1910年由周学熙负责完成了京城自来水的工程建造,实现了通水。

      这项工程在民国时期一直都为京城保障用水,而且建设过程中,为了保护民族工业的利益,周学熙坚持只招华股,不招洋股,是个值得称道的业绩。

      李谕的家中自然早早接入了自来水和电线。

      只是晚清时京城一向保守,老百姓对待自来水又很陌生,称自来水为“洋水”。

      由于“洋水”从水龙头出来有时会伴有气泡,他们以为这是肥皂水,不敢喝,还有人造谣“喝了会死人”甚至“断子绝孙”。

      加上以前那些卖水的老板百般刁难,自来水的推广困难重重。

      周学熙想借着帝制消亡的机会,好好推广一下新事物。

      文章写起来一点难度都没有,就像以前推广消毒一样,很轻松便写了出来。而且考虑到当下民众的接受能力,李谕故意省去了一些净化工程中的专业术语,不然很多人要是知道自来水生产时消毒用的氯气本身就是毒气,估计又要引起无谓的担心。

      科普氯气还有工艺需要讲化学,目前的普罗大众哪懂那么多,还是把文章写得通俗一些,毕竟是发在报纸上,省得大家徒增担心。

      第五百二十四章 数学是大自然的剧本

      两个月之前的柏林。

      爱因斯坦只身一人从火车上走了下来,然后搭上一辆出租车前往母亲家。

      他已经好久没有回来了,爱因斯坦的母亲很高兴,叫来了妹妹一家人共同为他庆祝。

      爱因斯坦的表姐爱尔莎帮着脱下外套,然后说:“天哪,你现在的精神看起来好极了。”

      两人从小就认识。准确说,爱尔莎不仅是爱因斯坦的表姐,还是堂姐,因为他们的母亲是亲姐妹。

      爱因斯坦说:“是因为苏黎世的气氛远没有柏林这样压抑。而且柏林的水对身体有害,空气中到处都是煤烟;并且这里有让我非常不愉快的阶层等级,——你知道的,我讨厌这个!讨厌酒气熏天的侍者点头哈腰地说‘您最谦卑的仆人’。”

      爱因斯坦的母亲说:“不管怎么说,你都是在这儿长大的。”

      爱因斯坦耸耸肩:“那母亲您应该记得,我从小就讨厌日耳曼式的阅兵,避之唯恐不及,更别提德国从小学时代就开始的僵化刻板的教育模式。”

      爱尔莎又问:“你的夫人呢,她为什么没有与你一起过来?”

      爱因斯坦说:“米列娃是个斯拉夫人,她对一切日耳曼事物都心存厌恶。而且,我不想一直背负这个沉重痛苦的十字架。”

      爱尔莎脑子很聪明,她立刻听出了爱因斯坦与米列娃之间的感情出现了巨大裂痕。

      她温柔地拿过一杯热茶还有一把梳子:“快喝杯茶,然后打理打理你蓬松的发型。”

      “谢谢你,”爱因斯坦接过来,心中突然升起一种别样的情感,然后说,“有了这把梳子,我一定能在个人打理方面进步不小。”

      爱尔莎抿嘴一笑:“这样的话多少年前我就听过了,可过不了多久你就会变回邋遢的老样子。”

      爱因斯坦顿了顿说:“那是为了防范庸俗和小资!正如柏林街头,一面是令人悚然的悲惨景象,对面就是炫耀卖弄的奢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