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走在晚清的乱世理工男 第542节(2/3)
洛克菲勒先生几乎不再管具体业务。要是找他,谈谈教育基金恐怕会更加感兴趣。”
孔祥熙笑道:“他是钱太多了,否则我不信有人不爱挣钱。”
目前的情况,国内的汽油与煤油完全依靠进口。
李谕绝不会傻到告知地质学家国内几个大油井在什么地方,这种战略级的资源,还是等49年以后再问世吧。
所以即便知道煤油、汽油市场要被洋商垄断,也是没办法的事。
李谕自从穿越到这个时代,早就更加透彻地明白,落后国想要追赶必须做出一些不等价的牺牲。
但只要是能从中也获得一定对自己有利的收益就好。
电灯的普及肯定更难。
说到油灯,过往国内点灯用的主要是植物油,然后再加上棉线捻成的灯芯。这种灯亮度很差,所谓“一灯如豆”。
看过《三国》之类的老电视剧的必然很有印象。
而且使用时需要经常剪去烧焦的灯芯,用起来比较麻烦。
李谕说:“你要是想做洋人的代理商,只需要资金充足就可,现在内地没有人经销煤油,不会存在竞争。”
孔祥熙说:“我先找美孚公司问问看。”
此后,孔祥熙代理美孚没多久,就发现英国和荷兰共同运营的亚细亚火油公司利润更丰厚,于是转而当了他们的山西总代理,大赚了一笔。
除了这两家,还有一个德士古公司,三家洋商一起垄断了国内的煤油行业。
他们三家签了协议,按照一定比例瓜分中国市场,防止互相之间竞争,同时打击其他竞争者,包括后来的一些民族企业,也根本活不下来。
这种套路屡见不鲜。
三家公司低价倾销几年后,已经让许多县城用上了价格比较便宜的煤油灯,——早期大部分煤油灯都是赠送的,所以好多人称呼煤油灯为美孚灯。
民国初年,国内的煤油需求就已经达到每年2.6亿加仑(接近10亿升),数量很大。
李谕起身说:“不好意思,我得先回去了。”
孔祥熙问道:“不等他们回来?”
李谕说:“孩子咳嗽,我需要带着去看郎中。”
陈其美正好听到李谕说的话:“会馆里就有个一流郎中,你直接带回家岂不正好。”
李谕问道:“哪位名医?”
陈其美说:“黄兴先生的客卿,别看年纪不大,我们同盟会中但凡有人生病都找他,比医馆里的老郎中都厉害。”
李谕拱手道:“还望先生引荐。”
陈其美喊了一声:“今墨!快过来!”
一名30岁冒头的中年人走过来说:“部长叫我?”
陈其美说:“李大学士的公子有点小恙,你帮个忙。”
李谕问道:“大夫尊姓大名?”
“在下施今墨,哪敢在您面前说什么尊姓大名。”施今墨客气道。
这位先生是北京四大名医之一,几十年后在中医界可是绝对的顶流。
不过目前他也投身仕途,做了黄兴的客卿,帮着制定陆军典章。
一点小咳嗽就让他出手,李谕都有点不好意思:“其实孩子毛病不大。”
施今墨说:“先生对我们有大恩,您的事在我看来就是大事。而且施某才疏学浅,仅仅略通医术,如果不能药到病除,还望不要怪罪。”
李谕说:“有先生出手,自然放心。”
施今墨好奇问道:“李大学士在科学之道上冠绝天下,而且我听闻您在上海帮着兴建了哈佛中国医学院,引进西医;同时又招来德国拜耳公司建立西药厂;并且两年前与西医伍大夫共同在东北防疫。我一直以为你只信西医,原来并不排斥我们的医术?”
李谕说:“老祖宗的东西,自然有传承千年的道理。而且有些疾病,西医并不比我们的中医好
孔祥熙笑道:“他是钱太多了,否则我不信有人不爱挣钱。”
目前的情况,国内的汽油与煤油完全依靠进口。
李谕绝不会傻到告知地质学家国内几个大油井在什么地方,这种战略级的资源,还是等49年以后再问世吧。
所以即便知道煤油、汽油市场要被洋商垄断,也是没办法的事。
李谕自从穿越到这个时代,早就更加透彻地明白,落后国想要追赶必须做出一些不等价的牺牲。
但只要是能从中也获得一定对自己有利的收益就好。
电灯的普及肯定更难。
说到油灯,过往国内点灯用的主要是植物油,然后再加上棉线捻成的灯芯。这种灯亮度很差,所谓“一灯如豆”。
看过《三国》之类的老电视剧的必然很有印象。
而且使用时需要经常剪去烧焦的灯芯,用起来比较麻烦。
李谕说:“你要是想做洋人的代理商,只需要资金充足就可,现在内地没有人经销煤油,不会存在竞争。”
孔祥熙说:“我先找美孚公司问问看。”
此后,孔祥熙代理美孚没多久,就发现英国和荷兰共同运营的亚细亚火油公司利润更丰厚,于是转而当了他们的山西总代理,大赚了一笔。
除了这两家,还有一个德士古公司,三家洋商一起垄断了国内的煤油行业。
他们三家签了协议,按照一定比例瓜分中国市场,防止互相之间竞争,同时打击其他竞争者,包括后来的一些民族企业,也根本活不下来。
这种套路屡见不鲜。
三家公司低价倾销几年后,已经让许多县城用上了价格比较便宜的煤油灯,——早期大部分煤油灯都是赠送的,所以好多人称呼煤油灯为美孚灯。
民国初年,国内的煤油需求就已经达到每年2.6亿加仑(接近10亿升),数量很大。
李谕起身说:“不好意思,我得先回去了。”
孔祥熙问道:“不等他们回来?”
李谕说:“孩子咳嗽,我需要带着去看郎中。”
陈其美正好听到李谕说的话:“会馆里就有个一流郎中,你直接带回家岂不正好。”
李谕问道:“哪位名医?”
陈其美说:“黄兴先生的客卿,别看年纪不大,我们同盟会中但凡有人生病都找他,比医馆里的老郎中都厉害。”
李谕拱手道:“还望先生引荐。”
陈其美喊了一声:“今墨!快过来!”
一名30岁冒头的中年人走过来说:“部长叫我?”
陈其美说:“李大学士的公子有点小恙,你帮个忙。”
李谕问道:“大夫尊姓大名?”
“在下施今墨,哪敢在您面前说什么尊姓大名。”施今墨客气道。
这位先生是北京四大名医之一,几十年后在中医界可是绝对的顶流。
不过目前他也投身仕途,做了黄兴的客卿,帮着制定陆军典章。
一点小咳嗽就让他出手,李谕都有点不好意思:“其实孩子毛病不大。”
施今墨说:“先生对我们有大恩,您的事在我看来就是大事。而且施某才疏学浅,仅仅略通医术,如果不能药到病除,还望不要怪罪。”
李谕说:“有先生出手,自然放心。”
施今墨好奇问道:“李大学士在科学之道上冠绝天下,而且我听闻您在上海帮着兴建了哈佛中国医学院,引进西医;同时又招来德国拜耳公司建立西药厂;并且两年前与西医伍大夫共同在东北防疫。我一直以为你只信西医,原来并不排斥我们的医术?”
李谕说:“老祖宗的东西,自然有传承千年的道理。而且有些疾病,西医并不比我们的中医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