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走在晚清的乱世理工男 第557节(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陆徵祥说:“我正与芮恩施公使处理公务,芮公使听侍卫通报了您的名字后,当即表示他的事情可以往后放一放。”

      李谕说:“谢公使先生。”

      芮恩施笑道:“贝尔先生和特斯拉先生都会赞同我的做法。”

      陆徵祥看出芮恩施对待李谕的态度相当尊重,于是问道:“李院士,您有什么事?”

      “长话短说,”李谕拿出谭延闿的信件还有联名信,“长沙地方要自己筹资与耶鲁大学雅礼会共同办一所医学校。我问过教育部,他们说只要你们同意,他们绝不会反对。所以还请陆总长签字通过。”

      陆徵祥看过信件后说:“不是此前不通过,而是内阁有规定,一切与西洋团体有接触的合约,都需要经过外交部审核。这不是阻挠,而是为了方便管理,以免地方受骗。”

      李谕不知是不是真这么想的,但北洋政府外交部作为“弱国外交”典范,本身就没多少面子,在国内要是都不受待见,可能确实不太好受。

      颜福庆脑子灵活,立即说:“我们当初确实考虑欠缺,但不知者无罪,如果我们知道内阁有规定,绝不会贸然缔约。只是最近内阁……”

      陆徵祥晓得这段时间内阁自己都乱成一锅粥,部长、总理说换就换,很多职能压根没法发挥。

      “下不为例,”陆徵祥给台阶就下,“但仅限于教育领域合作。”

      颜福庆表态说:“肯定只关于教育!”

      陆徵祥拿起钢笔,亲笔签了赞同办学的意见,然后悠悠道:“总归看起来是个平等条约。”

      第五百四十七章 英年早逝

      趁着外交总长陆徵祥与美国公使芮恩施都在,李谕随即又问道:“陆总长,如果联系到美国资金,在京城开一家医学院及配套的医学院可以吗?”

      当着芮恩施的面,陆徵祥只能毫不犹豫地说:“我们欢迎国际上的资金进行教育及卫生方面的投资。”

      李谕说:“非常感谢。”

      既然要利用洋钱,何不让协和这个项目早点落地哪。

      事后,颜福庆和胡美博士在饭店招待李谕,表达感激之情。

      席间,李谕说道:“希望两位博士开展一点微生物学研究,我虽然不太懂医学,不过回顾历史就能发现,西医开始发生蜕变只有短短几十年,正好对应了微生物学的发展。”

      “确实,”颜福庆赞同说,“如果没有巴斯德先生以及科赫先生,恐怕整个西洋医学还在研究瘴气。”

      胡美说:“记得三十年前霍乱大流行,大部分德国医学权威依旧坚持瘴气理论,抨击研究会上科赫提出的霍乱弧菌致病说。”

      胡美说得已经很委婉。

      当时这些医学权威甚至当众喝下了霍乱病人的粪水,扬言这股液体就像最纯净的水。

      真是没谁了!

      同时喝下粪水的权威有20多名,结果无一例外都得了霍乱性腹泻,拉到虚脱。

      但他们一个都没有死,所以权威们仍旧认为科赫是错的。

      反正西医起步确实晚,全靠微生物学和此后分子生物学等诸多学科的发展。

      连老外自己都承认:“百姓一直以为医生2400年来在救死扶伤,但他们至少错了2300年。”

      按照以前西医的水平,看医生真心不如自己等着痊愈,起码不会被治死。

      至于“瘴气”这词,东西方都有,不过早年间的西医是真信。

      而中国这边,“瘴气”早就沦落成一个单纯的地域黑贬义词,许多文人被贬到南方,气愤之下就说几句南方遍地瘴气之类的话。

      颜福庆说:“今后医学校成立,我们一定按照院士先生建议,专门开设微生物学课程及相关实验室。”

      李谕说:“微生物学属于先进学科,最好能从欧美请点教授。”

      胡美说:“我会设法联系。”

      颜福庆道:“建设医学院配合医院,是主流做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