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走在晚清的乱世理工男 第645节(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统府与段祺瑞的内阁。

      此前段祺瑞与上一任总统黎元洪的府院之争只能算理念争论,属于民国初年以来内阁制与总统制之争的余响。

      而段祺瑞与代理总统冯国璋,就是政见之争。

      段祺瑞靠着“再造共和”的威名,想要独揽大权,对南方采取强硬的武力统一方阵。

      但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随之分裂,无人能一统大局。段祺瑞为了保存自己的皖系实力,坐收渔翁之利,命令冯国璋的直系军队进入湖南与西南军阀作战。

      冯国璋不傻,肯定不乐意,便暗中与西南军阀多方联络,接着提出“和平统一”的口号。

      由于全国一直企盼和平,冯国璋的和平路线一时之间占了上风,段祺瑞不得不再次辞去总理职务。

      前线不再打仗,作为直系一等一的前线大将,吴佩孚才有时间回趟北京。

      李谕附和说:“大总统高瞻远瞩。”

      冯国璋志得意满:“众望所归,众望所归。”

      可李谕心里知道,冯国璋坚持不了多久。

      段祺瑞很快就暗中联络了日本人,并派徐树铮拉奉系张作霖入关。重压之下,冯国璋被迫重新任命段祺瑞为国务总理,并放弃和平主张,继续与西南军阀作战。

      李谕管不了军阀混战的乱象,说出此行目的:“大总统,在下之前和唐绍仪先生商议,要在上海兴建一家汽车工厂,希望您可以批复一片土地。”

      整个江苏、上海一带都属直系地盘,直接找冯国璋最好使。

      “汽车工厂?好事啊!”冯国璋说,“少川(唐绍仪字)几个月前就给我提起过,没想到你的动作如此快。说吧,看中了哪片土地?”

      “徐家汇一带。”李谕拿出地图,给冯国璋画了画。

      李谕选的位置紧挨租界,又不属于租界,地税不归租界收取,价格相应的也便宜很多。

      军阀们最不缺的就是地,只要能贡献税收,他们必然支持,况且还是在上海,同时有美国人参与的企业。

      冯国璋大手一挥:“没问题!我让江苏督军李纯给上海县令打好招呼,疏才兄弟放手干就是。”

      冯国璋离开南京来到北京做代理总统前,特地调来心腹李纯担任最重要的江苏督军一职。

      李谕拱手道:“多谢大总统。”

      冯国璋摸着胡子笑道:“等造出来了,我也整一辆尝尝鲜。”

      李谕说:“第一批就会送您一辆。”

      这时候没太多营销手段,让有头有脸的大人物开,比什么广告都好使。而且混乱的民国时代,只能和军阀搞好关系,不然啥都别想做成。

      有了冯国璋支持,汽车工厂的审批一路绿灯。

      李谕不得不考虑在南方物色一个专门负责汽车整车业务的高管。

      来到上海实业协会,李谕碰巧遇到一个实业大佬——刘鸿生,即后来的火柴大王、毛纺业大王、煤业大王。

      刘鸿生也认出了李谕:“会长先生,见到您倍感荣幸!”

      李谕同他握手道:“最近的煤炭生意很不错吧。”

      刘鸿生笑着说:“欧洲大战这几年,开滦煤的销路奇好,小赚了一点。”

      他可不是简简单单的小赚。

      刘鸿生在圣约翰大学读过书,会英语,早在1909年就进入英商上海开平矿务局做跑街,推销煤炭,对象主要是老虎灶、华商纱厂,并逐步扩展到附近各地烧窑业。

      他的商业头脑极好,是个天生的商人,没多久就成了英商的买办。

      过程自然颇多艰辛,嘉善、宜兴等地的窑业本来都是烧柴的,以煤代替柴,夺了当地许多人的生计。有一次刘鸿生去收账,别人告诉他,有上千柴农要找他“吃讲茶”,他一听,赶紧乘一条粪船逃走。

      随后,刘鸿生花费几万元,派人在宜兴设计建造了烧煤的新窑,雇佣柴农做窑工,柴窑才慢慢被煤窑替代。

      一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