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走在晚清的乱世理工男 第709节(2/4)
可能会发现它的头顶上也有一圈,因为那是它后面的吸积盘发出的光,被强大的引力扭转到黑洞顶上了。”
李谕随手在黑板上画出了后世非常着名的黑洞图片,应该说渲染图,就是《星际穿越》中卡冈图雅黑洞的样子。
不过毕竟《星际穿越》的科学顾问是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索恩,人家还带着一个团队花两个月专门进行了计算,才给出了电影里的样子。
应该说很有理论依据。
当然了,再之后拍到黑洞图片又是另一码事……
李谕继续说:“理论上讲,黑洞里的时间也将停止,如果你掉进去还能活着,或许对时间能有新的认识。”
杨武之问:“就是您说的时间停止,成为永恒?不就可以看到宇宙毁灭的那一天?”
“那就不知道了,”李谕笑道,“但我想你们别忘记,黑洞是个天体,而且并非一无所有的黑。”
要不是怕走调,李谕真想唱一句——“你说的黑是什么黑,我眼前的白不是白。”
李谕的演讲环节在一堆“不知道”中结束,接下来,清华请来了曾经旅欧的学者张君劢讲话。
而他的这番话,将引发那场蔓延学术界的“科玄之争”。
张君劢说:“今天我所要讲的主题是人生观,这是个关乎一生的问题。我正好想说明科学与人生观的五点差异,即科学是客观的而人生观是主观的、科学为推理支配而人生观由直觉主导、科学重分析而人生观重综合、科学服从因果律而人生观遵从自由意志、科学致力于想象的统一性而人生观源于人格之单一性。”
“基于这些不同,可以得出结论,科学无论如何发达,而人生观问题之解决,绝非科学所能为力,唯赖诸人类之自身而已。”
张君劢的这一番话,立刻引起在场的地质学家丁文江的反对,他质问道:“张先生,难道您也信奉“西方为物质文明,中国为精神文明”这样肤浅的说法?要反科学?”
张君劢连忙说:“我并没有反科学,只是认为人生观并非科学的。”
“不是科学的人生观,还算人生观?”丁文江步步紧逼。
张君劢反问:“人生观如此难以捉摸,怎么能以科学论?”
丁文江说:“诚如先生所言,科学不能支配人生,则科学乃有何用?”
校长曹云祥眼看他们要吵起来,赶紧出来打断:“今天是送学生的典礼,诸位如果有学术上的争论,大可改天深入探讨。”
曹云祥对清华是个相当有贡献的校长,清华国学院就是他在任时搞起来的。
两人肯定要给曹校长面子,没有继续争论。
不过就在次日,张君劢的“人生观”演讲稿就被发在了《清华周刊》上。
丁文江看后,紧接着写了篇文章《玄学与科学———答张君劢》反驳:“东西洋的文化,绝不是所谓物质文明、精神文明,这样笼统的名词所能概括的。主观的、直觉的、综合的、自由意志的、单一性的人生观是建筑在很松散的泥沙之上,是经不起风吹雨打的。我们不要上他的当!”
这两篇文章,彻底揭开了“科玄之战”的大幕。
没多久,陆续参加进来的知名学者就达到三十多人。
双方阵容都不差,科学阵营里除了丁文江,还有胡适、任鸿隽、孙伏园、吴稚晖等等。
其实任鸿隽多少算是比较理性的,他很早就说:“张君是不曾学过科学的人,不明白科学的性质,倒也罢了;丁君乃研究地质的科学家,偏要拿科学来和张君的人生观捣乱,真是“牛头不对马嘴”了。科学有他的界限,凡笼统混沌的思想,或未经分析的事实,都非科学所能支配。人生观若就是一个笼统的观念,自然不在科学范围以内。”
不过被大势裹挟,他肯定要站在科学这一派。
玄学那边后来则是以梁启超为首,还有张君劢、张东荪等。
纵观整个论战,大部分人其实并非专门研究科学的,主要是文科人士。
另外,“科学”一词没什么争议,“玄学”就是丁文江起的了。
李谕随手在黑板上画出了后世非常着名的黑洞图片,应该说渲染图,就是《星际穿越》中卡冈图雅黑洞的样子。
不过毕竟《星际穿越》的科学顾问是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索恩,人家还带着一个团队花两个月专门进行了计算,才给出了电影里的样子。
应该说很有理论依据。
当然了,再之后拍到黑洞图片又是另一码事……
李谕继续说:“理论上讲,黑洞里的时间也将停止,如果你掉进去还能活着,或许对时间能有新的认识。”
杨武之问:“就是您说的时间停止,成为永恒?不就可以看到宇宙毁灭的那一天?”
“那就不知道了,”李谕笑道,“但我想你们别忘记,黑洞是个天体,而且并非一无所有的黑。”
要不是怕走调,李谕真想唱一句——“你说的黑是什么黑,我眼前的白不是白。”
李谕的演讲环节在一堆“不知道”中结束,接下来,清华请来了曾经旅欧的学者张君劢讲话。
而他的这番话,将引发那场蔓延学术界的“科玄之争”。
张君劢说:“今天我所要讲的主题是人生观,这是个关乎一生的问题。我正好想说明科学与人生观的五点差异,即科学是客观的而人生观是主观的、科学为推理支配而人生观由直觉主导、科学重分析而人生观重综合、科学服从因果律而人生观遵从自由意志、科学致力于想象的统一性而人生观源于人格之单一性。”
“基于这些不同,可以得出结论,科学无论如何发达,而人生观问题之解决,绝非科学所能为力,唯赖诸人类之自身而已。”
张君劢的这一番话,立刻引起在场的地质学家丁文江的反对,他质问道:“张先生,难道您也信奉“西方为物质文明,中国为精神文明”这样肤浅的说法?要反科学?”
张君劢连忙说:“我并没有反科学,只是认为人生观并非科学的。”
“不是科学的人生观,还算人生观?”丁文江步步紧逼。
张君劢反问:“人生观如此难以捉摸,怎么能以科学论?”
丁文江说:“诚如先生所言,科学不能支配人生,则科学乃有何用?”
校长曹云祥眼看他们要吵起来,赶紧出来打断:“今天是送学生的典礼,诸位如果有学术上的争论,大可改天深入探讨。”
曹云祥对清华是个相当有贡献的校长,清华国学院就是他在任时搞起来的。
两人肯定要给曹校长面子,没有继续争论。
不过就在次日,张君劢的“人生观”演讲稿就被发在了《清华周刊》上。
丁文江看后,紧接着写了篇文章《玄学与科学———答张君劢》反驳:“东西洋的文化,绝不是所谓物质文明、精神文明,这样笼统的名词所能概括的。主观的、直觉的、综合的、自由意志的、单一性的人生观是建筑在很松散的泥沙之上,是经不起风吹雨打的。我们不要上他的当!”
这两篇文章,彻底揭开了“科玄之战”的大幕。
没多久,陆续参加进来的知名学者就达到三十多人。
双方阵容都不差,科学阵营里除了丁文江,还有胡适、任鸿隽、孙伏园、吴稚晖等等。
其实任鸿隽多少算是比较理性的,他很早就说:“张君是不曾学过科学的人,不明白科学的性质,倒也罢了;丁君乃研究地质的科学家,偏要拿科学来和张君的人生观捣乱,真是“牛头不对马嘴”了。科学有他的界限,凡笼统混沌的思想,或未经分析的事实,都非科学所能支配。人生观若就是一个笼统的观念,自然不在科学范围以内。”
不过被大势裹挟,他肯定要站在科学这一派。
玄学那边后来则是以梁启超为首,还有张君劢、张东荪等。
纵观整个论战,大部分人其实并非专门研究科学的,主要是文科人士。
另外,“科学”一词没什么争议,“玄学”就是丁文江起的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