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走在晚清的乱世理工男 第726节(2/4)
爱因斯坦加了一句:“可惜我尚且没有尽全力去研究海森堡博士的论文,因为用简单的数字代表量子行为,对我来说难以置信,它们像一个个施了巫术的乘法表。当然了,原谅我拙劣的数学水平,我还没有看懂矩阵。”
在这帮神级大佬里,爱因斯坦的数学肯定不是多好的一个。
薛定谔数学不错,悠悠道:“我也看不懂矩阵。”
眼看海森堡又要不满,李谕连忙说:“其实波动方程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
“那是自然!”海森堡说,“他无法很好地处理自旋,而自旋已经在泡利的论文下站稳了脚跟。”
海森堡再次直插薛定谔的软肋,薛大神看着也不是很高兴,李谕立刻又说:“但我突然想到了一种解释波动方程物理含义的方法。”
所有人都很惊讶:“怎么解释?”
此刻波动力学和矩阵力学最大的分歧就在对待量子的态度上嘛。
李谕在黑板上边写边说:“薛定谔教授的论文写到,波动方程与流体力学中一个密度函数很相近,所以他猜测波动方程应该也是代表某种密度。”
“而波函数又有其特殊性,是一个关于时间的函数。”
“所以我认为,波函数的模平方,也就是大小的平方,是几率密度。表示的是某个时刻的球形空间内,能够找到粒子的概率。”
这就是所谓的概率解释了。
对于大部分人来说,这个说法非常震撼三观。
爱因斯坦立马不吸烟斗了,说道:“你的意思是,波动方程虽然阐述了物质波,但就算费尽辛苦求出一个波函数,能够描述电子这种实体粒子时,你能够找到它还是要依赖一个幽灵般的概率幅?”
李谕点头道:“是这样的。”
“难以置信!”玻尔说,他心中其实有些暗喜,概率是哥本哈根最喜欢的东西,“泡利回来后,我会叫上他好好讨论讨论。”
海森堡大体也认可概率,但如果是对的,波动力学不就领先自己的矩阵力学了?于是说:“我要先对波动方程进行深入的研究,再对概率解释表达看法。”
至于薛定谔本人,表情非常复杂,他创造波函数,就是为了证明连续性,结果自己的方程在物理上反而表示的还是概率?
“如果是概率,不就意味着一个电子这样的实体在通过空间时,没有确定的路径或者轨迹,而是可以由概率确定在某个空间区域中的任意地方找到?”薛定谔说,“我宁愿相信粒子是以某种方式被一种场控制的,而这种场遵循波动方程,因此粒子就像波一样运动,就像冲浪者。”
李谕说:“这依赖于观测者的角度,他希望哪个被看成真实的,是粒子还是场。”
历史上,薛定谔方程的概率解释是玻恩提出的,并因此获得了诺贝尔奖,但玻恩本人对此是不太认可的。
因为他认为薛定谔已经把所有的事情做完了,自己仅仅提出了一个解释的角度,就拿了个诺奖,不太合适,甚至有点生气。
玻恩本人一直认为自己应该和海森堡、约尔丹一起拿矩阵力学的诺奖。
薛定谔、狄拉克、海森堡等人获奖时间是紧挨着的:1932年海森堡,然后1933年是薛定谔与狄拉克两人。
诺贝尔奖委员之所以这么安排,是因为他们的功劳很难评判高下,都太重要,甚至先后颁奖都不太合适。
所以诺奖委员会的解决办法是把1932年的物理学奖一直留到1933年一起颁发,这样大家就挑不出毛病,几人能在同一次颁奖仪式上一起被表彰。
网上还有薛定谔、狄拉克、海森堡三人一起到斯德哥尔摩的照片。
但这又引出两个问题:
其一,为什么对矩阵力学同样很重要的玻恩以及约尔丹没有被授奖?
其二,如果奖项只准备给海森伯、薛定谔和狄拉克,为何不让他们分享同一年的物理学奖?毕竟诺奖委员会的原则就是一次评奖可以最多有三人。
最有可能的解释是在1933年初,诺贝尔奖委员会就已经决定把1932年的奖颁给海
在这帮神级大佬里,爱因斯坦的数学肯定不是多好的一个。
薛定谔数学不错,悠悠道:“我也看不懂矩阵。”
眼看海森堡又要不满,李谕连忙说:“其实波动方程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
“那是自然!”海森堡说,“他无法很好地处理自旋,而自旋已经在泡利的论文下站稳了脚跟。”
海森堡再次直插薛定谔的软肋,薛大神看着也不是很高兴,李谕立刻又说:“但我突然想到了一种解释波动方程物理含义的方法。”
所有人都很惊讶:“怎么解释?”
此刻波动力学和矩阵力学最大的分歧就在对待量子的态度上嘛。
李谕在黑板上边写边说:“薛定谔教授的论文写到,波动方程与流体力学中一个密度函数很相近,所以他猜测波动方程应该也是代表某种密度。”
“而波函数又有其特殊性,是一个关于时间的函数。”
“所以我认为,波函数的模平方,也就是大小的平方,是几率密度。表示的是某个时刻的球形空间内,能够找到粒子的概率。”
这就是所谓的概率解释了。
对于大部分人来说,这个说法非常震撼三观。
爱因斯坦立马不吸烟斗了,说道:“你的意思是,波动方程虽然阐述了物质波,但就算费尽辛苦求出一个波函数,能够描述电子这种实体粒子时,你能够找到它还是要依赖一个幽灵般的概率幅?”
李谕点头道:“是这样的。”
“难以置信!”玻尔说,他心中其实有些暗喜,概率是哥本哈根最喜欢的东西,“泡利回来后,我会叫上他好好讨论讨论。”
海森堡大体也认可概率,但如果是对的,波动力学不就领先自己的矩阵力学了?于是说:“我要先对波动方程进行深入的研究,再对概率解释表达看法。”
至于薛定谔本人,表情非常复杂,他创造波函数,就是为了证明连续性,结果自己的方程在物理上反而表示的还是概率?
“如果是概率,不就意味着一个电子这样的实体在通过空间时,没有确定的路径或者轨迹,而是可以由概率确定在某个空间区域中的任意地方找到?”薛定谔说,“我宁愿相信粒子是以某种方式被一种场控制的,而这种场遵循波动方程,因此粒子就像波一样运动,就像冲浪者。”
李谕说:“这依赖于观测者的角度,他希望哪个被看成真实的,是粒子还是场。”
历史上,薛定谔方程的概率解释是玻恩提出的,并因此获得了诺贝尔奖,但玻恩本人对此是不太认可的。
因为他认为薛定谔已经把所有的事情做完了,自己仅仅提出了一个解释的角度,就拿了个诺奖,不太合适,甚至有点生气。
玻恩本人一直认为自己应该和海森堡、约尔丹一起拿矩阵力学的诺奖。
薛定谔、狄拉克、海森堡等人获奖时间是紧挨着的:1932年海森堡,然后1933年是薛定谔与狄拉克两人。
诺贝尔奖委员之所以这么安排,是因为他们的功劳很难评判高下,都太重要,甚至先后颁奖都不太合适。
所以诺奖委员会的解决办法是把1932年的物理学奖一直留到1933年一起颁发,这样大家就挑不出毛病,几人能在同一次颁奖仪式上一起被表彰。
网上还有薛定谔、狄拉克、海森堡三人一起到斯德哥尔摩的照片。
但这又引出两个问题:
其一,为什么对矩阵力学同样很重要的玻恩以及约尔丹没有被授奖?
其二,如果奖项只准备给海森伯、薛定谔和狄拉克,为何不让他们分享同一年的物理学奖?毕竟诺奖委员会的原则就是一次评奖可以最多有三人。
最有可能的解释是在1933年初,诺贝尔奖委员会就已经决定把1932年的奖颁给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