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第二册》(22)(2/5)
敬师父,善待万物生灵,虽然醉汉说话总是笑嘻嘻的,但是我总觉得他的笑里,藏着一种辛酸跟无奈,与其说是在讲知心话,倒更像是在交代后事。
大醉以后,我吐了八卦一地。
第二天中午的样子,侯师父的弟弟来了,午饭我们在外面吃的,席间侯师父简单地告诉了他弟弟事情的大概情况,当时父亲牺牲的时候,他弟弟岁数还不大,于是他弟弟比哥哥更希望知道自己的父亲,为什么魂魄会被人牢牢控制,一定要查个究竟。
饭后我们就直接坐火车经南宁转车后去了崇左。岭南风光,的确别有一番风味,虽然也是山多水多,却因为地质地貌的关系,和我接触到的风景大不相同,如果当年侯师父的父亲也是按着同样的线路去了崇左,我想这最后一路的美景,理应是他活下去的信念和希望。不过可惜的是,人始终还是死了。
到了崇左以后,侯师父直接找到了当地历史档案管理署,以遗孤身份寻找当年战死的英雄们,接连好几个小时,我们大家都在档案馆里帮忙寻找着当年战亡名单中,侯师父父亲的名字,终于在一本1994年统计的卷宗里找到了。上面记载着这个地方有一个革命烈士公墓,侯师父的父亲和其余400多名战死的烈士一起埋葬在那里,和别的烈士不同,别的烈士有名字有部队番号也有隶属的连队,而侯师父父亲的名字后面,仅仅跟着“工兵”二字。
既然找到了地方,我们就立刻离开了档案馆,趁着时间还早,急急忙忙地去了那个公墓,到了公墓后,我们却没能在墓碑上找到他父亲的名字。这就非常奇怪了,因为我们仔细数过死亡人数,唯独只差他父亲一个,烈士墓里的墓碑上,有431名烈士,而档案馆资料里,却有432位,而唯独缺少了侯师父的父亲。于是此刻,侯师父做了一个大胆的假设,他假设他的父亲没有死,因为在当时的战争环境下,埋葬士兵是根据士兵的军籍牌来计算人数的,而他父亲仅仅是个被强行抓来的工兵,不要说军籍,或许连个军人的名分都没有,于是侯师父决定给他的叔叔打电话,他的叔叔就是侯师父父亲的弟弟,如果父亲还活着,却没有回家,但是他总是要和人联系的,抱着万分之一的可能性,侯师父在电话亭给他叔叔打了电话。
他叔叔已经70多岁了,可幸的是,人还健在,于是在接近一个小时的电话沟通后,侯师父走出电话亭,告诉我们,他父亲当年没有战死,而是逃走了。
他这话一说,我们全都惊呆了,这是个谁都没有料想到的结果,若非侯师父当时一个大胆的猜测,或许这永远都是个谜,但是侯师父觉得有点不可原谅,既然没死,为什么不肯回家,要家里人终日为他吊唁,他却这么不负责任的在外面活得自在。说到这里,侯师父有点难以控制情绪,一个中年人,蹲在电话亭的马路边,掩面哭泣。
其实我因为没有经历过战争年代,所以我还是有点站着说话不腰疼的资本的,在我看来,逃兵固然不对,因为军人毕竟是以服从命令为天职,但是关键是他父亲并不算是个军人啊,凭什么不能跑?若说是为祖国效力那干嘛还强行抓别人上前线啊?就因为人家是个生长在中国的越南人?后来我明白了,这是我们国人情感上的不允许,就好像多年以后我看了斯皮尔伯格的《兄弟连》,以及中国的《中国兄弟连》,同样都是打仗,同样都要死人,但是为什么人家敢于表达自己怕死,不愿打仗,害怕子弹,害怕就此一命呜呼,从而躲着藏着,不到万不得已,不会冲上去送死,这难道真的是懦弱吗?而我们的战争片里,当有人满脸脏兮兮大喊一声,同志们,拿起你们的枪,跟我一起战斗吧的时候,从长官到士兵,一个个都跟打了鸡血一样兴奋?莫非是真心的不怕死吗?于是到了最后,我才恍然大悟,原来电视剧都得这么演才行。
师父走到侯师父身边,拍拍他的肩膀,然后突然好像想到了什么,于是他问侯师父,你那个叔叔住在哪里?侯师父说,在贵港,师父问他,叔叔是干什么的?他说是个皮匠。师父想了想,然后一拍大腿,对侯师父说,我知道你父亲在哪里了,他即便现在是死了,也一定是死在贵港的!
还没等侯师父反应过来,师父就拉着我们全部人再次赶往了火车站,我们又一次风尘仆仆地赶往贵港。在车上,师父说明了这次赶往贵港的理由。
在车上,师父把那口皮箱拿出来,打开给侯师父和他的弟弟看,他指着箱盖后的那张画,“广西贵县阳江皮具”,于是侯师父也明白我师父的意思了。可我还不明白啊,于是我要师父告诉我,师父说,贵县是很多年前贵港的老名字,这个皮箱出自贵港,而侯师父的叔叔又恰好在贵港住,拥有这个箱子的原来的那个主人极有可能就是贵县当地人,而且用贵县的皮箱施法困住鬼魂,而侯师父的叔叔却安
大醉以后,我吐了八卦一地。
第二天中午的样子,侯师父的弟弟来了,午饭我们在外面吃的,席间侯师父简单地告诉了他弟弟事情的大概情况,当时父亲牺牲的时候,他弟弟岁数还不大,于是他弟弟比哥哥更希望知道自己的父亲,为什么魂魄会被人牢牢控制,一定要查个究竟。
饭后我们就直接坐火车经南宁转车后去了崇左。岭南风光,的确别有一番风味,虽然也是山多水多,却因为地质地貌的关系,和我接触到的风景大不相同,如果当年侯师父的父亲也是按着同样的线路去了崇左,我想这最后一路的美景,理应是他活下去的信念和希望。不过可惜的是,人始终还是死了。
到了崇左以后,侯师父直接找到了当地历史档案管理署,以遗孤身份寻找当年战死的英雄们,接连好几个小时,我们大家都在档案馆里帮忙寻找着当年战亡名单中,侯师父父亲的名字,终于在一本1994年统计的卷宗里找到了。上面记载着这个地方有一个革命烈士公墓,侯师父的父亲和其余400多名战死的烈士一起埋葬在那里,和别的烈士不同,别的烈士有名字有部队番号也有隶属的连队,而侯师父父亲的名字后面,仅仅跟着“工兵”二字。
既然找到了地方,我们就立刻离开了档案馆,趁着时间还早,急急忙忙地去了那个公墓,到了公墓后,我们却没能在墓碑上找到他父亲的名字。这就非常奇怪了,因为我们仔细数过死亡人数,唯独只差他父亲一个,烈士墓里的墓碑上,有431名烈士,而档案馆资料里,却有432位,而唯独缺少了侯师父的父亲。于是此刻,侯师父做了一个大胆的假设,他假设他的父亲没有死,因为在当时的战争环境下,埋葬士兵是根据士兵的军籍牌来计算人数的,而他父亲仅仅是个被强行抓来的工兵,不要说军籍,或许连个军人的名分都没有,于是侯师父决定给他的叔叔打电话,他的叔叔就是侯师父父亲的弟弟,如果父亲还活着,却没有回家,但是他总是要和人联系的,抱着万分之一的可能性,侯师父在电话亭给他叔叔打了电话。
他叔叔已经70多岁了,可幸的是,人还健在,于是在接近一个小时的电话沟通后,侯师父走出电话亭,告诉我们,他父亲当年没有战死,而是逃走了。
他这话一说,我们全都惊呆了,这是个谁都没有料想到的结果,若非侯师父当时一个大胆的猜测,或许这永远都是个谜,但是侯师父觉得有点不可原谅,既然没死,为什么不肯回家,要家里人终日为他吊唁,他却这么不负责任的在外面活得自在。说到这里,侯师父有点难以控制情绪,一个中年人,蹲在电话亭的马路边,掩面哭泣。
其实我因为没有经历过战争年代,所以我还是有点站着说话不腰疼的资本的,在我看来,逃兵固然不对,因为军人毕竟是以服从命令为天职,但是关键是他父亲并不算是个军人啊,凭什么不能跑?若说是为祖国效力那干嘛还强行抓别人上前线啊?就因为人家是个生长在中国的越南人?后来我明白了,这是我们国人情感上的不允许,就好像多年以后我看了斯皮尔伯格的《兄弟连》,以及中国的《中国兄弟连》,同样都是打仗,同样都要死人,但是为什么人家敢于表达自己怕死,不愿打仗,害怕子弹,害怕就此一命呜呼,从而躲着藏着,不到万不得已,不会冲上去送死,这难道真的是懦弱吗?而我们的战争片里,当有人满脸脏兮兮大喊一声,同志们,拿起你们的枪,跟我一起战斗吧的时候,从长官到士兵,一个个都跟打了鸡血一样兴奋?莫非是真心的不怕死吗?于是到了最后,我才恍然大悟,原来电视剧都得这么演才行。
师父走到侯师父身边,拍拍他的肩膀,然后突然好像想到了什么,于是他问侯师父,你那个叔叔住在哪里?侯师父说,在贵港,师父问他,叔叔是干什么的?他说是个皮匠。师父想了想,然后一拍大腿,对侯师父说,我知道你父亲在哪里了,他即便现在是死了,也一定是死在贵港的!
还没等侯师父反应过来,师父就拉着我们全部人再次赶往了火车站,我们又一次风尘仆仆地赶往贵港。在车上,师父说明了这次赶往贵港的理由。
在车上,师父把那口皮箱拿出来,打开给侯师父和他的弟弟看,他指着箱盖后的那张画,“广西贵县阳江皮具”,于是侯师父也明白我师父的意思了。可我还不明白啊,于是我要师父告诉我,师父说,贵县是很多年前贵港的老名字,这个皮箱出自贵港,而侯师父的叔叔又恰好在贵港住,拥有这个箱子的原来的那个主人极有可能就是贵县当地人,而且用贵县的皮箱施法困住鬼魂,而侯师父的叔叔却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