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一章《第五册》(21)(3/4)
三桂坐镇云南,平西王府你知道吧?我说知道啊,就是金殿嘛,先前去玩过。师父说,吴三桂在云南的日子里,和缅甸王勾结,弄死了朱由榔,弄死他的地方就在昆明的篦子坡。我问师父朱由榔是谁,他告诉我,就是明朝的永历皇帝,明朝的最后一个皇族。我说哦,因为我实在没听过这人是谁。师父说,据说朱由榔死的时候,身份依旧是皇帝,也就不是庶民,甚至在被绞死的时候身上还挂着皇帝的印章,这种地位尊贵的人死去,按照民间的说法,是能够调动阴兵的,所以他死后的那段日子里,吴三桂府上长期闹鬼,家丁家仆死了不少,他才意识到事情不对了。于是请了个昆明当地的高人,铸造了这把铁扇子,并在这个高人的引领下,打灭了不少“皇帝的阴兵”。但是扇子却没交给吴三桂,因为吴三桂不懂玄术,所以拿来也没有,顶多就是收藏。后来这把扇子就消失了一段时间,直到一百多年后,很多师父争相去抢,又再度失踪,直到那师父那一代。
听师父说这些,就好像在听神话故事一样。但是我了解师父,我知道他说的都是真的。师父告诉我说,那把扇子本来没有名字,但是后来见过它的人,都知道它有六根扇脊,且刻有八卦,于是就给它起名叫做“六叶八卦扇”。
我说既然有八卦的话,那位当初制造它的师父想来就是道家人了对吧。师父说,这就错了。八卦又不是只有道家才有。八卦是伏羲老祖创立的,伏羲老祖把两门绝学分别传给了黄帝和蚩尤,黄帝那一脉就衍生了如今的道家,而蚩尤这一脉,就变成了我们的祖师,也就是祝由,所以八卦道家和祝由都在用,用法也都差不多,只不过两者相互之间屡次争斗,且互有抵晤,最终道家成了大统,而我们就转入了民间。
我点头,然后问师父说,那现在那把扇子在哪?师父说,这就没人知道了。你师姐找它找了很长时间,但是最后也没找到。我说你的意思是说师姐为了一个自己找了很久都没找到的东西而把自己弄得名声不好了?师父叹气说,是啊,所以人万万不该有贪念啊。
师父说,你师姐底子好,出身也贫苦,但是很有天分,观察入微,总能够从细节上发现问题的关键,这一点你挺像你师姐的,就是根基不如她。我本来一直很得意自己能够有这么个优秀的徒弟,在你们这一辈来说,师姐算是后起之秀了。可是我怎么都没想通,她的技艺其实已经比较强了,那把扇子如果不落到别人手里,你师姐几乎能跟我不相上下,为什么就这么沉不住气,非得要去找到那把扇子不可呢。
我想了想,对师父说,师父你是知道为什么的。师父愕然看着我说,为什么?我说师姐是为了能拿到扇子,好让四相道的名声更大,也算是了了你的一个心愿。难道不是吗?
师父看了我许久,没有说话。然后把眼神转开,喝了一口酒。我知道他是明白师姐这么做的理由的,但是他不肯承认。在他拿起啤酒喝的时候,我却看到了他老眼里微微闪烁的泪光。
那天接下来,师父就没再跟我讨论这个话题。每次当我试图继续追问点东西的时候,他就刻意的把话题给叉开了。于是我也就不再问,因为我虽然跟着师父没有多少时间,但是朝夕相处,我对他的脾性还是比较了解的。他是一个固执而倔强的人,他常常说,世界上的善与恶于旁人来说或许只有大恶大善,但是对我们来说,两者之间还应当有个灰色地带。但是由于职业的特殊性,我们被不允许在这样的地带里泛滥感情。师父说,我们就像是眼睛,眼睛里是容不下一粒沙子的。区别只在于对待这粒沙子的方式罢了。
可是当天回去的路上,师父一直很沉默。自从几个月前他有一次带我坐车去郊外玩,在车上打瞌睡让人偷了钱包以后,他就发誓再也不在公车上睡觉了。但是那天回去的路上,他一直把手横抱在胸前,然后双目紧闭。我知道他没睡,只是不想睁开眼,让我有问他话的机会而已。回家以后,他就把自己锁在房间里,一整晚都没有出来。
为此我觉得还是很内疚,因为毕竟是因为我而起。假使我不说那句白痴的话,师父也学就不会触景伤情。但是能够让他这样的情绪持续了这么长时间,我相信师父对师姐除了埋怨以外,更多还是一种痛惜和爱护。但是师父没有责备的理由,一方面师姐觊觎人家的宝贝,那的确是不好,但是另一方面,她想要那个宝贝的目的,却是振兴师门。师父也自己坦诚他其实也很想要那把扇子,只不过没像师姐这样付诸行动罢了。所以这么多年来,师父一直在矛盾中反复折磨自己。我总算是明白他为什么这么大的岁数,还能如此亡命的接单工作,其实也是为了证明,即便是没有那把扇子,我姓武的也比你们强。
入门之处师父曾问我,尊严是否重要。此刻来看,对他就挺重要的。
在海
听师父说这些,就好像在听神话故事一样。但是我了解师父,我知道他说的都是真的。师父告诉我说,那把扇子本来没有名字,但是后来见过它的人,都知道它有六根扇脊,且刻有八卦,于是就给它起名叫做“六叶八卦扇”。
我说既然有八卦的话,那位当初制造它的师父想来就是道家人了对吧。师父说,这就错了。八卦又不是只有道家才有。八卦是伏羲老祖创立的,伏羲老祖把两门绝学分别传给了黄帝和蚩尤,黄帝那一脉就衍生了如今的道家,而蚩尤这一脉,就变成了我们的祖师,也就是祝由,所以八卦道家和祝由都在用,用法也都差不多,只不过两者相互之间屡次争斗,且互有抵晤,最终道家成了大统,而我们就转入了民间。
我点头,然后问师父说,那现在那把扇子在哪?师父说,这就没人知道了。你师姐找它找了很长时间,但是最后也没找到。我说你的意思是说师姐为了一个自己找了很久都没找到的东西而把自己弄得名声不好了?师父叹气说,是啊,所以人万万不该有贪念啊。
师父说,你师姐底子好,出身也贫苦,但是很有天分,观察入微,总能够从细节上发现问题的关键,这一点你挺像你师姐的,就是根基不如她。我本来一直很得意自己能够有这么个优秀的徒弟,在你们这一辈来说,师姐算是后起之秀了。可是我怎么都没想通,她的技艺其实已经比较强了,那把扇子如果不落到别人手里,你师姐几乎能跟我不相上下,为什么就这么沉不住气,非得要去找到那把扇子不可呢。
我想了想,对师父说,师父你是知道为什么的。师父愕然看着我说,为什么?我说师姐是为了能拿到扇子,好让四相道的名声更大,也算是了了你的一个心愿。难道不是吗?
师父看了我许久,没有说话。然后把眼神转开,喝了一口酒。我知道他是明白师姐这么做的理由的,但是他不肯承认。在他拿起啤酒喝的时候,我却看到了他老眼里微微闪烁的泪光。
那天接下来,师父就没再跟我讨论这个话题。每次当我试图继续追问点东西的时候,他就刻意的把话题给叉开了。于是我也就不再问,因为我虽然跟着师父没有多少时间,但是朝夕相处,我对他的脾性还是比较了解的。他是一个固执而倔强的人,他常常说,世界上的善与恶于旁人来说或许只有大恶大善,但是对我们来说,两者之间还应当有个灰色地带。但是由于职业的特殊性,我们被不允许在这样的地带里泛滥感情。师父说,我们就像是眼睛,眼睛里是容不下一粒沙子的。区别只在于对待这粒沙子的方式罢了。
可是当天回去的路上,师父一直很沉默。自从几个月前他有一次带我坐车去郊外玩,在车上打瞌睡让人偷了钱包以后,他就发誓再也不在公车上睡觉了。但是那天回去的路上,他一直把手横抱在胸前,然后双目紧闭。我知道他没睡,只是不想睁开眼,让我有问他话的机会而已。回家以后,他就把自己锁在房间里,一整晚都没有出来。
为此我觉得还是很内疚,因为毕竟是因为我而起。假使我不说那句白痴的话,师父也学就不会触景伤情。但是能够让他这样的情绪持续了这么长时间,我相信师父对师姐除了埋怨以外,更多还是一种痛惜和爱护。但是师父没有责备的理由,一方面师姐觊觎人家的宝贝,那的确是不好,但是另一方面,她想要那个宝贝的目的,却是振兴师门。师父也自己坦诚他其实也很想要那把扇子,只不过没像师姐这样付诸行动罢了。所以这么多年来,师父一直在矛盾中反复折磨自己。我总算是明白他为什么这么大的岁数,还能如此亡命的接单工作,其实也是为了证明,即便是没有那把扇子,我姓武的也比你们强。
入门之处师父曾问我,尊严是否重要。此刻来看,对他就挺重要的。
在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