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1章(1/2)
“赋中以三字句起,祖于郭璞‘岩作井,龙登天’,流于谢惠连‘岁将暮,时既昏’,又有陆之《长城》,及至樊川《阿房》,取法于前而自出机杼,也难怪崔郾一见而惊为天人了。”
“是啊!”苏辙更为叹服:“就像此文虽与《长城赋》同出一意,但文质之间俨然仙凡之别。”
苏轼对此同样也很认同,点点头忽然忍不住笑了起来:“子由啊,你说若在始皇陵前将《长城》、《阿房》两赋各诵读一遍,那始皇帝会更激赏哪一篇?”
???
苏辙表情险些裂了:“我觉得,始皇可能更想找你我二人夜谈。”
他欲哭无泪,兄长为什么总是会有这种危险的想法?!
【接着往下,从“覆压三百余里”到“而气候不齐”,这是在写阿房宫的建筑之奇。宫殿的设计很巧妙,占地面积广阔,依山势水势,亭台楼阁等等不一而足。
这里要注意这样几组描写。首先,“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我们都能看出来,他要说的是长桥似腾龙、楼阁间在空中的拱道如彩虹,但杜牧偏偏采取了一种摄像机的方式,就像在拍vlog——“哇,前面好像有一条龙!可是没有云哪里来的龙呢?诶那儿有一道彩虹!但刚刚也没下雨啊!”
走进去一看,哦,原来是河上的桥梁和空中的阁道啊!竟然做得这么精美。一下子,我们就从这几句中读到了杜牧的惊艳。
其实小杜也没见过阿房宫,但他就是写得如在目前,让人身临其境,就很像李白写《蜀道难》,还有范仲淹写《岳阳楼记》,没见过,全靠想。】
楚棠顺势一cue,被点到的李、范二人俱是露出了矜持的微笑。
【说起来,虽然杜牧和李商隐并称为小李杜,但其实杜牧诗风更像李白,李商隐则更像杜甫,他的七律句法很有老杜遗风;而杜牧七绝写得好,风神俊朗,更像白哥意态潇洒。】
“哦?”
李杜二人一听就来了兴趣,杜甫仔细看了看水镜中的《阿房宫赋》,又回想了一下楚棠曾提过的《赤壁》诗,禁不住也点起头来:“七绝凝练,赋作想象奇绝,的确有太白兄之风神。”
李白笑道:“子美律体精深,李商隐之诗能得你句法之妙,想必亦是佳篇,若能有幸一观便好了。”
对于前辈文士来说,看到诗文一道代有才人出,便是最好不过的事了。
晚唐。
一旁的妻子打着趣向杜牧道贺:“后世说夫君的七绝有太白风神,夫君可高兴了?”
杜牧扯了扯唇角:“后人谬赞我固然欣喜,但是……但是……”他神情纠结,细看还有点不乐:“怎么便让我与那李商隐并称了!”
一看到他俩的名字出现在一起,他就眼睛疼!
另一边,李商隐确实欣喜若狂:“小李杜果真是我与杜樊川!”
他高兴地上前几步,握手成拳兴高采烈:“能与杜樊川并称真乃三生有幸,我要再与他修书,共论诗文,成就大李杜那般的佳话,方不负后人盛情!”
话音刚落,他摩拳擦掌,立即回到书桌前铺纸研磨。妻子王氏见他这般兴奋的样子,忍不住道:“先时你与那杜樊川写的信他都不曾回复,这次你还要写吗?”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嘛!”李商隐头也不抬地道:“或许去信之人太多他一时忘了呢?我多去几封,又有这后世声名,杜樊川肯定会回复的!”
李商隐信心十足,一旁的王氏却没丈夫这样乐观。虽然不是很恰当,但她总觉得,自家夫君在一厢情愿。
汉魏两朝。
刘彻曹操等人不由得又眼红了起来,李白杜甫不够,又来个小李杜,你们唐朝是要上天了吗?
北宋。
早知后事的欧阳修却没有管李杜的官司,他将注意力放在了文章的解析:
“楚姑娘话说得活泼,确也得了几分意思。杜牧‘长桥’之句,俱从己之眼光起笔,如摄物之形象,一一见于读者目前,想象之奇、人情之讶尽在其中矣。”
梅尧
“是啊!”苏辙更为叹服:“就像此文虽与《长城赋》同出一意,但文质之间俨然仙凡之别。”
苏轼对此同样也很认同,点点头忽然忍不住笑了起来:“子由啊,你说若在始皇陵前将《长城》、《阿房》两赋各诵读一遍,那始皇帝会更激赏哪一篇?”
???
苏辙表情险些裂了:“我觉得,始皇可能更想找你我二人夜谈。”
他欲哭无泪,兄长为什么总是会有这种危险的想法?!
【接着往下,从“覆压三百余里”到“而气候不齐”,这是在写阿房宫的建筑之奇。宫殿的设计很巧妙,占地面积广阔,依山势水势,亭台楼阁等等不一而足。
这里要注意这样几组描写。首先,“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我们都能看出来,他要说的是长桥似腾龙、楼阁间在空中的拱道如彩虹,但杜牧偏偏采取了一种摄像机的方式,就像在拍vlog——“哇,前面好像有一条龙!可是没有云哪里来的龙呢?诶那儿有一道彩虹!但刚刚也没下雨啊!”
走进去一看,哦,原来是河上的桥梁和空中的阁道啊!竟然做得这么精美。一下子,我们就从这几句中读到了杜牧的惊艳。
其实小杜也没见过阿房宫,但他就是写得如在目前,让人身临其境,就很像李白写《蜀道难》,还有范仲淹写《岳阳楼记》,没见过,全靠想。】
楚棠顺势一cue,被点到的李、范二人俱是露出了矜持的微笑。
【说起来,虽然杜牧和李商隐并称为小李杜,但其实杜牧诗风更像李白,李商隐则更像杜甫,他的七律句法很有老杜遗风;而杜牧七绝写得好,风神俊朗,更像白哥意态潇洒。】
“哦?”
李杜二人一听就来了兴趣,杜甫仔细看了看水镜中的《阿房宫赋》,又回想了一下楚棠曾提过的《赤壁》诗,禁不住也点起头来:“七绝凝练,赋作想象奇绝,的确有太白兄之风神。”
李白笑道:“子美律体精深,李商隐之诗能得你句法之妙,想必亦是佳篇,若能有幸一观便好了。”
对于前辈文士来说,看到诗文一道代有才人出,便是最好不过的事了。
晚唐。
一旁的妻子打着趣向杜牧道贺:“后世说夫君的七绝有太白风神,夫君可高兴了?”
杜牧扯了扯唇角:“后人谬赞我固然欣喜,但是……但是……”他神情纠结,细看还有点不乐:“怎么便让我与那李商隐并称了!”
一看到他俩的名字出现在一起,他就眼睛疼!
另一边,李商隐确实欣喜若狂:“小李杜果真是我与杜樊川!”
他高兴地上前几步,握手成拳兴高采烈:“能与杜樊川并称真乃三生有幸,我要再与他修书,共论诗文,成就大李杜那般的佳话,方不负后人盛情!”
话音刚落,他摩拳擦掌,立即回到书桌前铺纸研磨。妻子王氏见他这般兴奋的样子,忍不住道:“先时你与那杜樊川写的信他都不曾回复,这次你还要写吗?”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嘛!”李商隐头也不抬地道:“或许去信之人太多他一时忘了呢?我多去几封,又有这后世声名,杜樊川肯定会回复的!”
李商隐信心十足,一旁的王氏却没丈夫这样乐观。虽然不是很恰当,但她总觉得,自家夫君在一厢情愿。
汉魏两朝。
刘彻曹操等人不由得又眼红了起来,李白杜甫不够,又来个小李杜,你们唐朝是要上天了吗?
北宋。
早知后事的欧阳修却没有管李杜的官司,他将注意力放在了文章的解析:
“楚姑娘话说得活泼,确也得了几分意思。杜牧‘长桥’之句,俱从己之眼光起笔,如摄物之形象,一一见于读者目前,想象之奇、人情之讶尽在其中矣。”
梅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