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7章(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清朝。

      蒲松龄的身体微微前倾,一只手轻抖着按在书案上,颤巍巍支起身子来,他的脸上有欣喜、有动容、也有几分感怀。

      科举落败,他隐于书斋作些志怪杂说,将一腔怨愤、满怀奇思宣之于花妖狐鬼的世界,“一书而兼二体”的尴尬他不是未曾思量过,却仍执意而为,只为我口写我心,而后人不仅传他杂书,还充分肯定了那点“不伦不类”,听来怎不令人震动?

      文章或许写心,只出自个人,但它的价值却难免要他人承认。蒲松龄目光涌动,压抑着激动道:“鲁迅何尝不是我知音啊……”

      另一边。

      纪·没上教材·昀:谢邀,不用专门拿出来扎我的心,以后会谨言慎行的。

      唐朝。

      白行简等人眼前一亮:“以传奇笔法而写志怪?蒲松龄果真是个独具匠心之人!”

      文章一事,贵在推陈出新,他们的传奇之于六朝志怪,何尝不是一种新变?变则通,通则久,为文之道,亦是如此。

      另一边,传奇名家李朝威对蒲松龄的创新之举就更为欣赏了。他正作了篇柳毅与龙女的故事,其中讲龙女受难,洞庭奇异,颇具神异色彩,不似寻常人事,说不定那蒲松龄是从他这里得到了一二启发呢!

      北宋。

      接受能力极好地苏轼也跟着点头:“匠心独运,方是宗师魄力。”

      明朝。

      施耐庵面无表情地木着脸:虽然但是,一定要在这里夸《聊斋志异》么?

      有点理解上一课里杜牧的感受了。

      【章回体,是分章回叙事的长篇小说,由宋、元“讲史”话本发展而来。历史故事比较长,不能一次性讲完,就会分好几次,说书人为了留住听众,则会在最精彩的地方断开,所谓“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就形成了“章回”。

      这个手法被文人运用到小说中,即有“章回体”之称,而每章的标题则称作回目,像这一课的“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就是回目的前半,后半叫“陆虞侯火烧草料场”。】

      明朝。

      听到这里的施耐庵长出一口气:可算是绕回来了。

      北宋。

      欧阳修等人听得分明,了然道:“原是起自瓦舍说书,用楚姑娘的话说,小说可是真正的‘民间文学’了。”

      “市井杂说,亦有野趣。”梅尧臣露出几分笑意。

      时下繁盛,东京更是繁华之都,茶楼瓦舍里说书之人不胜枚举,听者甚多,场面异常火爆,许多风雅文士偶尔也会去凑凑热闹,虽则粗陋,但胜在鲜活有趣,欧、梅二人俱是亲到听过的。

      “这是否也是后世所说的,民众之力?”梅尧臣道。

      代代相传下,竟引得文人争相执笔,篇篇佳作历久弥新。

      明朝。

      朱权终于觉得耳熟了:“这林冲,不是《大宋宣和遗事》中的人物么?”

      《大宋宣和遗事》传为宋人作的讲史话本,书册则见于元代,主要敷衍的是大宋宣和年间宋江等人的旧事,在市井民间一度盛行。

      朱元璋到底出生草莽,对这些民间讲史说书较为熟悉,只是宣和遗事着重说的是宋江、杨志等人,林冲则较为模糊,是以他一时还真没往这上面想,此时听得自家儿子提醒才反应过来,当下神情便生出几分古怪:

      “这《水浒传》写的是宋江造反的旧事?”

      朱棣等人沉默了,要说宣和遗事在民间口耳相传,本没有什么所谓,大多便是听个热闹。但如此之书,被后世奉为名著?

      【《水浒传》的背景在北宋末年,本课选自小说第十回 ,我们先来看题目。】

      【林教头即林冲,原是北宋京城八十万禁军枪棒教头;风雪,是故事发生的天气环境;山神庙则是故事发生的地点……】

      楚棠娓娓道来,普罗大众听故事,文人或作点评,而某些帝王则是在眼馋“八十万”这个数字。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