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诸朝开始围观我的语文课[历史直播] 第50节(1/4)
刘禹锡品着那句“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只觉幽冷孤寒之意盈满书字,他叹了口气,拍了拍好友的肩膀:
“如水镜所述,古今文人,达者甚少,仕途翻覆亦是寻常。子厚,勿要哀毁太过。”
柳宗元回过神来,有些苦笑的摇头:郁达夫可能没有谪居之苦,但自己,是一定有的。
刘禹锡也知他心性,笑着安慰道:“你我二人是交心知己,若他日你当真遭贬,我必当上书为你言事,与你同进退。”
柳宗元感激一笑:“多谢梦得兄。”
【顺便,柳宗元的性格也比较……悲观,他和刘禹锡是好朋友,两人都因为永贞革新失败被贬,柳宗元是“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从此一蹶不振;刘禹锡是“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我胡汉三又回来了!
心性不同,所看所写也就不相同。大家平时读诗词文章的时候要细心体会,作者的情绪,通常就潜藏在字里行间。】
并没有听到楚棠的“谆谆教诲”,刚刚表示要伸手捞一捞好友并与好友同进退的刘禹锡:……
好吧!
“我二人果真是同进退了。”
第46章 故都的秋4
柳宗元苦笑,心中有些忧虑:“永贞革新,该是指时下我等同二位王大人施行的新政,新政败了?”
刘禹锡想到楚棠说的话,表情也凝重起来。二位王大人,是指王叔文和王伾,二人曾经是太子的侍读,太子登基后受到重用。二人皆有救时之心,志在革新,破除时弊。他和柳宗元是同榜进士,又与王叔文相善,认同二王的变革主张,所以也参与到了新政之中,目前形势颇好。可听水镜的意思,革新之举分明不会长久!
“王大人日前与我提起,俱文珍对他颇有微词,似是想借陛下之手,横加约束。”
刘禹锡回想着,“王大人心知宦官势大,又掌管神策军,有意收归兵权,莫非此事不顺,遭到阉宦的反扑?”
柳宗元听到这里微作沉思,“陛下龙体欠安,俱文珍难免肆无忌惮,那神策军将领大多是阉宦的亲信,王大人欲收归兵权,阻力颇大。”
这是在肯定刘禹锡的猜测了。想到这里,两人对视一眼,眼中俱是流露出几分慎重。万万没想到,听个新文学,还能听出大唐的事来!
咸阳。
嬴政眉头微动:“革新,该是变法之意?”
大秦以变法致强,然变革阻力何其大也,若非当日君臣一心,必然难以推行。君不见那楚国的吴起,国君一去,土崩瓦解,连自己的性命都无法保全。哪怕是商君……
他负手而立,对刘、柳二人的结局已是见怪不怪。
可惜了。
太极宫。
李世民微微叹罢,有些好奇道:“这刘、柳二人不知是哪朝人事,革新虽败,但投身其中可见进取之能,尤其是刘禹锡这两句诗,颇见风神。”
长孙皇后道:“是啊,那柳宗元所写,千万孤独,郁结至此,恐致哀毁骨立;还有那李贺,郁郁辞归,英年早逝,可见是忧能伤人。”
她似乎话里有话,李世民偏头看着她笑:“观音婢这是在拐着弯劝导于朕?”
长孙皇后眉眼温柔:“自从杜甫诗中知道大唐后世种种,二哥便时常忧心,长此以往恐有郁结,后世大唐我们顾及不到,但眼下的大唐,百姓还需要你。”
她说得切切,李世民心中感动,虽然确定了要亲自教导孩子,尽力为大唐留下明君,但每每想起后世种种,他还是忍不住气极哀极。
拍了拍长孙皇后的手背,他笑着应道:“朕知晓了。”
担忧无用,还是紧着时间,多为大唐、为后世筹谋吧!
【看完庭院秋色,我们再来看下一幅:落蕊秋意。这里也典型地体现了郁达夫的个人审美趣味。请大家仔细默读第四自然段,想一想,这一段的描写是如何体现故都的“秋味”的?】
水镜上出现了一幅图,高大的槐树下层层落蕊,右侧
“如水镜所述,古今文人,达者甚少,仕途翻覆亦是寻常。子厚,勿要哀毁太过。”
柳宗元回过神来,有些苦笑的摇头:郁达夫可能没有谪居之苦,但自己,是一定有的。
刘禹锡也知他心性,笑着安慰道:“你我二人是交心知己,若他日你当真遭贬,我必当上书为你言事,与你同进退。”
柳宗元感激一笑:“多谢梦得兄。”
【顺便,柳宗元的性格也比较……悲观,他和刘禹锡是好朋友,两人都因为永贞革新失败被贬,柳宗元是“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从此一蹶不振;刘禹锡是“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我胡汉三又回来了!
心性不同,所看所写也就不相同。大家平时读诗词文章的时候要细心体会,作者的情绪,通常就潜藏在字里行间。】
并没有听到楚棠的“谆谆教诲”,刚刚表示要伸手捞一捞好友并与好友同进退的刘禹锡:……
好吧!
“我二人果真是同进退了。”
第46章 故都的秋4
柳宗元苦笑,心中有些忧虑:“永贞革新,该是指时下我等同二位王大人施行的新政,新政败了?”
刘禹锡想到楚棠说的话,表情也凝重起来。二位王大人,是指王叔文和王伾,二人曾经是太子的侍读,太子登基后受到重用。二人皆有救时之心,志在革新,破除时弊。他和柳宗元是同榜进士,又与王叔文相善,认同二王的变革主张,所以也参与到了新政之中,目前形势颇好。可听水镜的意思,革新之举分明不会长久!
“王大人日前与我提起,俱文珍对他颇有微词,似是想借陛下之手,横加约束。”
刘禹锡回想着,“王大人心知宦官势大,又掌管神策军,有意收归兵权,莫非此事不顺,遭到阉宦的反扑?”
柳宗元听到这里微作沉思,“陛下龙体欠安,俱文珍难免肆无忌惮,那神策军将领大多是阉宦的亲信,王大人欲收归兵权,阻力颇大。”
这是在肯定刘禹锡的猜测了。想到这里,两人对视一眼,眼中俱是流露出几分慎重。万万没想到,听个新文学,还能听出大唐的事来!
咸阳。
嬴政眉头微动:“革新,该是变法之意?”
大秦以变法致强,然变革阻力何其大也,若非当日君臣一心,必然难以推行。君不见那楚国的吴起,国君一去,土崩瓦解,连自己的性命都无法保全。哪怕是商君……
他负手而立,对刘、柳二人的结局已是见怪不怪。
可惜了。
太极宫。
李世民微微叹罢,有些好奇道:“这刘、柳二人不知是哪朝人事,革新虽败,但投身其中可见进取之能,尤其是刘禹锡这两句诗,颇见风神。”
长孙皇后道:“是啊,那柳宗元所写,千万孤独,郁结至此,恐致哀毁骨立;还有那李贺,郁郁辞归,英年早逝,可见是忧能伤人。”
她似乎话里有话,李世民偏头看着她笑:“观音婢这是在拐着弯劝导于朕?”
长孙皇后眉眼温柔:“自从杜甫诗中知道大唐后世种种,二哥便时常忧心,长此以往恐有郁结,后世大唐我们顾及不到,但眼下的大唐,百姓还需要你。”
她说得切切,李世民心中感动,虽然确定了要亲自教导孩子,尽力为大唐留下明君,但每每想起后世种种,他还是忍不住气极哀极。
拍了拍长孙皇后的手背,他笑着应道:“朕知晓了。”
担忧无用,还是紧着时间,多为大唐、为后世筹谋吧!
【看完庭院秋色,我们再来看下一幅:落蕊秋意。这里也典型地体现了郁达夫的个人审美趣味。请大家仔细默读第四自然段,想一想,这一段的描写是如何体现故都的“秋味”的?】
水镜上出现了一幅图,高大的槐树下层层落蕊,右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